Sony 公布日常全片幅相機 A7C II 與 A7C R 在台售價, 59,980 元起強調具 A7 相機精華規格

2023.09.12 03:52PM
照片中提到了輕巧全片幅數位相機、075 X71、動靜全能 · 輕,包含了下一個5、索尼NEX-5、產品、美女、索尼阿爾法NEX

Sony 在 2020 年公布以日常拍攝客群為主的 A7C 全片幅數位相機,旨在取代關鍵零組件逐漸停產且造價相對高昂的 A7 II ,也在當時吸引不少希冀以更輕巧且平價入手全片幅相機的玩家; Sony 在 2023 年 8 月 29 日公布新一代日常全片幅產品,包括延續 A7 IV 重點規格的 A7C II ,以及具有 A7R V 高畫素特性的 A7C R ,希冀藉由兩款有著相對 A7 系列更輕盈、但保有重點規格的新機提供日常攝影玩家新選擇,台灣 Sony 也宣布將於 2023 年 9 月 26 日正式推出這兩款新相機。

▲台灣提供三種銷售組合,皆可選銀、黑二色

▲早鳥註冊加贈相機包

▲ GP-X2 擴充握把是 A7C R 盒裝標配, A7C II 需另購

▲ GP-X2 不須卸下也可更換電池

A7C II 與 A7C R 皆提供黑色與銀黑兩款配色, A7C II 單機建議售價 59,980 元, A7C II 搭配 SEL2860 沉胴標準變焦鏡為 68,980 元, A7C R 僅提供單機銷售,含 GP-X2 擴充握把建議售價為 89,980 元;自即日起至 2023 年 10 月 22 日購入 A7C II 與 A7C R 、並於 2023 年 10 月 29 日完成註冊加贈 Sony 多功能斜背相機包, A7C R 再額外加贈金屬熱靴蓋。

▲ A7C II 與 A7C R 共享機身框體設計

▲握柄手感較 A7C 提升不少,不過以筆者的手掌大小的舒適臥姿兩指會懸空

▲維持單 SD 卡槽配置

▲雖然外觀看似類似 A7C ,不過除了電子觀景窗升級以外也改善握柄手感與增加前轉盤

▲ A7C II 強調有近似 A7 IV 的規格但體積縮減達 60%

▲ A7C R 有著 A7R V 的相近規格但體積僅 53%

▲較 A7C 加入前轉盤設計

▲機身部分塑料使用再生材質

A7C II 與 A7C R 延續 A7C 類似 A6000 系列的旁軸風格機身設計,維持外翻轉多角度螢幕、單 SD 卡槽設計,在外型比較大的變化是採用更符合人體工學以及新觸感的握柄設計,並在握柄加入前轉盤,使操作性更趨近高階機身,電子觀景窗的規格也獲得提升,尤其放大倍率提高到 0.7 倍對使用者更為友善,此外受惠搭載全新的 BIONZ XR 引擎,機身的 UI 設計亦與當前新一代 A7 相機有著同樣的觸控式新操作邏輯。

▲ A7C II 比起上一代產品性能大幅提升且手感更好

▲使用介面採用新一代設計

▲支援觸控點選

▲ A7C II 搭載 A7 IV 同級感光元件

▲ A7C R 搭載 A7R V 同級感光元件

A7C II 與 A7C R 的電子性能分別可視為 A7 IV 與 A7R V 的近同級版本,在連拍寫入、錄影功能稍受限制,但靜態影像品質則有相同表現,同時也搭載創意外觀濾鏡功能,使日常拍攝與錄影可直接套用,同時機身防手振也提升至等效 7 級;同時新一代機身較目前 A7C 最大的升級感應該在於對焦系統的提升, A7C II 與 A7C R 分別具備 33MP 、 94% 覆蓋率與 759 個相位對焦點以及 61MP 、 79% 覆蓋率與 693 個對焦點的感光元件,同時具備包括人、動物、車輛、火車、飛機的 AI 辨識對焦技術,此外 A7C R 也支援 A7R 系列的連拍高解析合成,不過同樣須利用外部軟體合成而非機身合成。

▲ A7C R 強調輕巧但具備與 A7R V 相同的高畫素 61MP 元件

▲ A7C II 僅在 Super35 支援 4K 60p

▲ A7C R 的 4K 60p 需進行 1.2 倍裁切

錄影則是 A7C II 與 A7C R 相對高階機型可惜的地方,兩款相機雖在帳面規格都支援 4K 60P ,不過 A7C II 僅限 Super35 格式, A7C R 則需裁切 1.2 倍,不具全畫素 4K 60P 錄製能力,但考慮到與高階機型的價差與產品定位則仍可理解;此外兩款新機皆具備 S-Cinematone 電影色調等,同時支援 S-Lg3 、 HLG 與 LUT ,同時內建機身防手振進一步自 5 級提升到 7 級,然而兩款相機的錄影格式皆被鎖定在最高 4K60p 4:2:2 10bit ,但仍高於 A7C 的 4K30p 4:2:0 8b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