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sung Galaxy Watch 6 Classic智慧手錶評測心得:20秒量血壓、旋轉錶圈回歸、搭WearOS

by Tandee
2023.08.23 06:55PM

我們測過不少Samsung智慧手錶,去年推出的Galaxy Watch 5取消了經典的旋轉錶圈有點讓人遺憾,不過日前推出的Galaxy Watch 6 Classic重現了這項經典的設計,如果你對於旋轉錶圈無感,也可以選擇沒有該設計的Galaxy Watch 6版本。而Samsung一貫優秀的身體監控功能,包括身體組成、血壓、心電圖也都仍然保留,這也是台灣市面上少數獲認證能夠量測血壓的智慧手錶。

2023年智慧型手錶評測懶人包:售價、電池續航力以及每款手錶的特色

旋轉錶圈回歸、2種錶面尺寸

如果你問我Galaxy Watch系列最有特色的點是什麼?我認為是那智慧手錶少見的旋轉錶圈設計。雖然智慧手錶能夠觸控、按鍵操作,但用錶圈操控是種不太一樣的感覺,且要快速翻轉頁面或是選項,實體錶圈的速度比起觸控或按鍵更為精準且可靠。這次推出的產品中,Galaxy Watch 6 Classic是有旋轉錶圈的版本,Galaxy Watch 6則是延續上代無旋轉錶圈設計,或許也是因為經典錶圈回歸才冠上「Classic」之名。另外尺寸則是分為47mm與43mm,而Galaxy Watch 6則是尺寸略小,分為44mm與40mm。

▲雖然是健康取向的智慧穿戴裝置,但外型上算是低調好看。

▲右側有2個實體按鍵,測量部分身體數據時手指需要輕觸它,從圖中也可以看出旋轉錶圈的紋路。

▲錶帶為快拆設計,按壓銀色的按鈕就能快速卸下錶帶。

▲錶帶有縫線設計,看起來像是皮革錶帶,但實際上仍是防水的運動型錶帶。

16秒測量身體組成、20秒量血壓

在功能方面,Galaxy Watch系列最有賣點的莫過於測量身體組成、量測血壓與繪製ECG心電圖。其中身體組成量測前需要先測量體重,接著測量時左手配戴手錶、右手中指與無名指輕觸手錶右側的按鍵,約莫16秒就能得知你的骨骼肌、脂肪重量、身體含水量,並測出體脂肪、BMI(身體質量指數)、BMR(基礎代謝率)相當方便。

接著在血壓量測的部分,使用前你需要先用手臂式血壓計校正手錶3次,其後一段時間才需要再次校正。測試時我們使用歐姆龍HEM-8712校正與對照,在不同時間5次的測試中,兩者的誤差都在正負5mmHG之內。雖然智慧手錶提供的血壓量測功能並不能做為醫療之用,但可透過較為方便的穿戴裝置長期追蹤與觀察血壓變化,即便在外也能快速在20秒內量測,便利性是傳統血壓計所無法取代。

至於在ECG心電圖的部分,一樣只要配戴手錶並將右手食指放在按鍵上就能量測,並且會繪製出心電圖PDF。ECG心電圖可量測出正常的竇性心率或是心跳不規則的心房顫動狀況,有助於了解你的身體狀況。

▲透過外型與錶框的修飾,手錶錶面顯示區域近乎滿版。

▲開啟手電筒可以看出螢幕的顯示區域,因為被旋轉錶框遮蓋,沒有智慧手錶常見的粗大邊框。

▲轉一下旋轉錶框,右上方會顯示指示點,讓你知道目前的頁面位置。

▲首頁上滑會顯示各應用程式的快捷圖示,用法就跟手機相同。

▲快速連按右上角按鍵5次,會啟動緊急撥號,你也可以開啟跌倒警示,偵測到跌倒後會自動開啟此功能。

▲手錶可以安裝Google Maps,你能利用手錶來導航。

▲你能透過手錶來量測身體組成,能顯示體脂肪、骨骼肌等數據。

▲你只要搭配血壓計校正後,就能透過手錶獨立量測你的血壓。

▲心電圖功能較為少用,但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性。

▲手錶上也有Google Play,你能夠自行安裝App。話雖如此,目前WearOS能安裝的App仍遠不如手機版本。

▲畢竟能安裝App,在應用面自然彈性較高,音樂、支付等功能也都能使用。

▲不少功能都要搭配手機進行設定,像是較為複雜的行動支付。

▲這是Samsung常見的三環圖,代表步數、運動時間與消耗熱量,讓你快速評估當天的運動狀態。

▲常見的運動項目大多有支援,也能支援水下運動,若運動支援GPS則會在上方顯示定位訊號。

▲手錶上還有讓你快速掌握當下狀況的頁面,像是當下的心率、步數、壓力與睡眠時間。

▲手錶上亦可查詢當天的睡眠資訊,包括時間與評分。

▲睡眠頁面往下滑動會看到更多資訊,像是各階段的睡眠時間。

▲手錶上也可以顯示睡眠的各階段時間與圖形。

▲若開啟SpO2血氧偵測,睡眠時會偵測血氧狀態,另外也可以搭配手機偵測鼾聲時間。

▲比較少見的是睡眠時還可以記錄體溫狀態,這是一般智慧手錶較少提供的功能。

睡眠時綠光LED改為紅外線LED

有些人不喜歡睡覺戴錶,除了不舒服外,主要是智慧手錶晚上量測心率與血氧時,那用於量測心率的綠光LED與SpO2血氧的紅光LED,經常會產生光害而影響用戶睡眠。這次Galaxy Watch 6 Classic則是改善了這種狀況,睡眠時先將模式切為睡眠模式,用於心率量測的綠光LED會關閉改為不可見光的紅外線LED來量測,可減少睡眠時的光害。

在軟體的部分,前代產品測試時也有發現,Galaxy Watch系列最好還是搭配自家品牌的手機能獲得較佳的支援度,像是身體組成、血壓、心電圖等功能。此外Galaxy Watch 6 Classic使用時,仍是要搭配Galaxy Wearable、Samsung Health才能使用。前者用於調整手錶的設定,後者則是整合所有量測到的數據,不能整合在單一App內使用是我認為比較麻煩之處。

▲Galaxy Watch 6系列建議還是搭配Samsung自家手機才能有最完整的功能支援。

▲背面有用於偵測紅光與綠光LED的光感應器,另外還有銀色的膚電感測器,比較特別的是這次新增紅外線LED,夜間替代綠光LED進行心率量測,避免綠光光害影響睡眠。

▲Galaxy Wearable、Samsung Health是使用手錶時必備的App,此為Samsung Health介面,首頁顯示目前量測的數據紀錄。

▲首頁每個項目都能點進去看細節,此為每日活動的項目,會顯示步數、活動時間與消耗的熱量,另外也能看到活動的分布狀況。

▲步行測量是滿基本的功能,會顯示步數之外,還會顯示每個時段的步行數量,以及與同齡人相比的活動狀況。

▲手機上也會同步你的運動狀況,並且可以看出當月的運動強度。

▲以游泳來說,Galaxy Watch 6 Classic的偵測較為敏感,換趟時若動作不標準或是速度忽快忽慢較容易偵測錯誤,實際游泳1600公尺量測的數據則是1850公尺。

▲如果是能記錄軌跡的運動,則會顯示運動的GPS軌跡。

▲你可以查詢每天的睡眠狀況,儲存的紀錄十分豐富,包括睡眠階段、評分、血氧濃度分布,甚至連生理與精神的復原狀況都能評估。

▲睡眠紀錄中還有睡眠時間的體溫,若搭配手機還能記錄鼾聲,此外,你也可以透過週期選項來看7天、30天、12個月的睡眠變化。

▲手錶會在背景自動偵測心率變化,非運動狀態下會間隔10分鐘為基準來偵測。

▲身體組成是Galaxy Watch 6 Classic的特點,你先輸入體重後,就能測量你的骨骼肌、脂肪、含水量等數據相當實用。

▲手錶會在睡眠時主動量測血氧濃度。

▲透過手臂式血壓計校正後,你就能利用手錶來量測血壓,好處是能夠隨處測量增加監控的頻率,而不需要受限於血壓計。

▲ECG心電圖也是手錶的特色之一,但畢竟不是醫療器材,因此數據僅供參考。

▲Galaxy Wearable介面如上,主要是用來設定手錶的錶面、通知、App等功能。

▲手錶的快捷功能或App都能自行調整順序。

▲設定頁面中可以調整螢幕、聲音等功能,另外也可以在這個頁面設定手錶的監控資訊。

▲Galaxy Watch 6 Classic同樣支援緊急服務,會在跌倒或是自行快速按壓按鍵後迅速播號給指定求救號碼。

▲手錶可以自行設定監控項目與頻率,這些設定都會影響到電池續航力。

電池續航力約2天 但仍有進步空間

Galaxy Watch 6 Classic在電池續航力的部分,我們在日常使用環境下測試,開啟所有偵測功能、心率偵測頻率設定為10分鐘,在螢幕亮度最高但關閉Always on display的情況下約可使用2天6小時,若同樣的情況下,將螢幕亮度調整為50%,則可使用2天12小時。以智慧手錶來說個人認為僅達及格門檻,畢竟市面上續航力10天以上的智慧手錶比比皆是,是其比較可惜之處。

此外在充電的部分,手錶支援快速充電,實際測試在電池電量5%的情況下,充滿電需耗時1小時16分。官方數據顯示,無電量的情況下充電到45%只要30分鐘,足以應付1天的使用量。

▲充電介面為USB Type-C,手錶端採用磁吸式無線充電。

▲手錶為無線充電設計,接頭靠近就會自動吸附上手錶。

▲在功能近乎全部開啟的狀態下,螢幕亮度最高時續航力約2天,螢幕亮度減半則增加到2天半。

健康監控是難以取代的賣點 尤其是血壓量測 

中高階智慧手錶現在差異越來越小,是否能夠提供差異化功能是重要的關鍵。Galaxy Watch 6 Classic維持系列傳統,提供身體組成、血壓、心電圖量測功能,是多數智慧手錶無法提供的特色,尤其是血壓量測僅有極少數產品有取得認證可以在台灣銷售。另外在心率、SpO2血氧、壓力、睡眠等監測自然也有提供,是目前我認為市面上較為完整的健康取向智慧手錶。

最後在價格方面,Galaxy Watch 6 Classic共有2種連線方式與2種尺寸,首先在藍牙版本的部分,43mm售價為12990元、47mm則是13990元。至於在LTE版本的部分,43mm售價為14990元、47mm則是15990元。

▲市面上能量測血壓的智慧手錶選擇不多,能夠隨時監控多種身體狀況是這產品的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