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日本軟體銀行收購的 Arm 由於與 NVIDIA 的合併案失敗,最終不得不啟用 B 計畫進行上市,並在 2023 年 4 月拒絕英國政府在倫敦上市的計畫後策畫在美股上市,根據彭博社引述業內人士說法, Arm 計畫在 2023 年 9 月的第一週於美國那斯達克進行 IPO ,估值據稱會落在 600 億美金至 700 億美金之間,如此一來將成為僅次於 2014 年的阿里巴巴與 2012 年的 Meta ( Facebook 名義)的科技公司。
▲ Arm 希望能以 800 億美金估值 IPO ,不過最終可能落在 600 億至 700 億美金之間
在 2023 年 Arm 的估值約落在 300 億至 700 億之間,不過 Arm 的高層則希望能夠達到 800 億美金的估值,然而 800 億的目標並不容易實現,據稱 Arm 將在首次進行 IPO 時籌措超過 100 億美金的資金。雖然多家使用 Arm 授權的產業夥伴、包括蘋果、高通甚至想爭起晶圓代工的 Intel 都有意在 Arm 上市後入股,然而目前還未知最後會呈現甚麼樣的狀態。先前也傳出 Arm 為了展現自身價值,有意在上市前展示自行設計的完整處理器作為火力展示。
雖然 Arm 在產業的需求極大,不過特殊的無晶圓、無製造的純 IP 授權模式對外界而言較難以理解其商業模式,同時由於智慧手機帶動產業對 Arm 技術授權的需求, Arm 也將野心從以往的 CPU 、 MCU 授權擴大到 GPU 、 AI 架構,然而由於產業變動速度快使得研發仍需持續、擴張版圖也意味著更多的總體支出,加上原本的產業夥伴亦有意減少 Arm 架構授權的使用量, Arm 過往偏向薄利多銷的商業模式難以維持,後續也才會被軟體銀行併購;然而原本看好 Arm 產業需求的軟體銀行也錯估 Arm 的獲利模式,加上中國的安謀之亂、中美貿易戰等的影響, Arm 才會在前幾年求脫手給 NVIDIA ,現在走向 IPO 之路則是在軟體銀行無法脫手後的另一種模式。
1 則回應
www.poxet.tw/goods-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