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發科技舉辦一場針對旗下產品的技術說明活動,筆者將其中個人比較有興趣的藍牙音訊產品技術進行彙整介紹,畢竟達發的藍牙音訊產品也廣泛出現在目前市場上的中高階耳機產品,是與高通搶占中高階藍牙音訊平台的重要晶片商;達發在此次的說明會聚焦在兩大特性,一為低延遲、高音質,另一項重點則是結合 AI 的先進混合降噪技術。
同時,達發科技新一代的藍牙音訊平台也為全新的通用藍牙音訊標準做好準備,已具備與 LE Audio 低功耗音訊(包括 LC3 編碼)、 Auracast 藍牙廣播等技術的支援。
低於 10ms 超低延遲以及足以傳輸無損音質的高頻寬與自適應技術
▲達發科技的新一代藍牙音訊平台結合不到 10ms 的 ULL2 低延遲技術,同時還具備每秒 1,000 次的主動降噪演算性能(照片提供:達發科技)
當前的真無線耳機( TWS )已成耳機市場相當主流的技術,然而面對使用者情境多元、手機遊戲盛行以及對音質的需求,達發科技也在新一代平台持續為這幾項屬於當前主流的 TWS 耳機需求進行強化;達發科技新一代的藍牙音訊平台具備第三代 ULL3 超低延遲音訊技術,兼具低延遲、無損音質兩大特性;相較前一代 ULL2 進一步將延遲縮減至 10ms ,直逼有線耳機的延遲,對於無法透過影音軌對齊同步的遊戲音訊體驗能進一步提升玩家的要求。
此外,當前新一代藍牙低功耗( Bluetooth LE )BLE技術亦為節能與高音質之間帶來全新的可能性,在最新的藍牙低功耗技術標準當中,傳輸的頻寬大舉擴充,自 300k 提升至與經典藍牙( Bluetooth Classic )趨近的 1.5M ,也使得需要近 1MB 頻寬的無損( Lossless )音質傳輸得以在更節能的藍牙低功耗技術實現;另外透過新一代低延遲編碼技術與自適應音訊碼流控制技術,達發的新一代藍牙音訊平台也能在各種環境維持出色的抗干擾與音樂播放能力。
結合 AI 與高性能演算實現出色的深度主動降噪技術,針對人耳敏銳頻段能再減少 10dB
▲達發科技借助 AI 與演算法解決通用耳機反饋麥克風並非位於耳膜的問題,並透過每秒 1,000 次演算性能在不同配戴條件提供穩定的噪音消除
目前主動降噪( ANC )技術也從高階藍牙耳機逐漸下放至主流藍牙耳機,然而相較於依據不同耳型量身訂製的客製化耳機,一般通用設計耳機會因為各種因素影響主動降噪的性能;其中為了要進一步提高通用耳機抑制噪音的能力,現在往往透過結合前饋與反饋的多麥克風混合降噪系統;然而由於位於內側的反饋麥克風並非處在耳膜真正的位置,達發科技借助獨有的 ANC 演算技術,結合 AI 算法,針對人耳最敏感的 500Hz 至 1kHz 區間頻段,能夠額外提升 10dB 環境噪音降噪。
另外,由於通用型真無線耳機產品的密合情況會取決於使用者的耳型、當天配戴的角度與位置產生變化,達發科技透過自適應主動降噪技術消弭這些配戴密合的差異,借助超越市場主流每秒 200 次的運算性能,達發藍牙音訊平台具備每秒達 1,000 次的自適應演算法效能,能夠透過多麥克風及時感知耳內與耳外的噪音,提供不同配戴條件下穩定的噪音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