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23 :為什麼聯發科與 NVIDIA 雙方是在車載領域合作,而非在手機或 Arm PC 合作

2023.05.29 03:00PM
照片中提到了AUTOMOTIVE、MediaTek Dimensity Auto、Flagship Automotive Platform,包含了產品設計、設計、產品、儀表

NVIDIA 與聯發科於 Computex 2023 正式舉辦的前一日下午重磅宣布雙方攜手,聯發科將於車載產品線 Dimensity Auto 以小晶片方式導入 NVIDIA 的 GPU 與 AI 技術;然而雙方合作的領域與先前傳聞大為不同,外界原本認為 NVIDIA 與聯發科的合作會選擇在手機平台或是 PC 領域合作,畢竟手機領域高通原本就握有自身的 GPU ,蘋果亦從與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合作轉為自研,三星則宣布強化與 AMD Radeon GPU 的合作,而在 PC 領域先前 NVIDIA 亦與聯發科示範 Kopaino 1200 晶片搭配 NVIDIA 獨立顯示的組合,雙方最終卻是在車載平台合作令人跌破眼鏡。撇開雙方在檯面上的說法,筆者從聯發科當前的合作關係、產業的現況分析為什麼雙方會優先在車載平台合作。

聯發科目前與 Arm 的合作模式暫時難以改變

▲聯發科是當前唯一導入 Arm Immortalis-G715 頂級 GPU 的手機平台廠商 

從目前多家智慧手機平台製造商與 Arm 的合作關係,聯發科是現階段少數在頂級平台仍選擇使用完整的 Arm CPU 與 GPU 微架構 IP 方案的廠商,甚至 Arm 於 2022 年公布第一款支援光線追蹤的 Immortalis-G715 後,聯發科仍是唯一一家在頂級平台採用的手機晶片商。以筆者個人的看法, Arm 與聯發科雙方在 Android 手機圖形領域可說是相依共生:聯發科天璣是唯一一家採用 Arm 頂級圖形方案的客戶、 Arm 也需要靠聯發科天璣進行火力展示。

如果從目前 Android 產業的開發環境與生態,高通的 Adreno 與 Arm 的 Mali GPU 仍是最大市佔的兩大圖形架構。雖然 NVIDIA 在多年前也曾跨足手機與平台平台,但最終考慮到產業生態現況選擇從手機與平板產業撤退,是故目前 NVIDIA 也較難將在 PC 的圖形市佔優勢與開發環境再度複製到 Android 。雖然 NVIDIA 的 Jetson 平台理論上與手機、平板相似,然而 Jetson 更著重在 Linux 系統環境,同時使用的方式亦與 Android 重視的遊戲娛樂較無關。

Arm PC 領域仍須看微軟臉色,遊戲級 Chromebook 仍看不到明確需求

▲遊戲級 Chromebook 暫時還看不到明確的前景

雖說聯發科在多年前曾展示 Arm 架構 Windows PC ,不過畢竟 Windows 生態系仍掌握在微軟手中,目前微軟在 Arm PC 仍選擇以高通作為目前唯一的合作夥伴,加上微軟雖然宣布發展 Arm 架構 Windows PC 多年,不過截至目前為止整個 Arm 架構 Windows 生態仍有許多未解決的問題,恐怕也無力兼顧兩個架構略有不同的平台的調校,且即便微軟願意放行支援聯發科平台,意味著聯發科與 NVIDIA 還需分心解決 Windows 自驅動、開發環境等的問題。

NVIDIA 雖也曾與聯發科示範遊戲級 Chromebook ,但目前 Chromebook 仍著重在商用與教育市場,同時雖然日前雖推出號稱遊戲級的 Chromebook ,但卻是著重在串流遊戲的裝置型態,對高效能獨立顯示的需求並不高;縱使 Google 有意打造高效能遊戲級 Chromebook , Google 還有說放棄就放棄 Stadia 串流遊戲服務的前車之鑑,恐怕短時間遊戲開發者投入原生 Chromebook 遊戲的意願也不高。沒有內容就沒有需求,自然聯發科也不會為了前景不明確的市場打造產品。

車載電子相對消費電子更為藍海, NVIDIA DRIVE 也率先鋪好環境

▲ NVIDIA DRIVE 相較 NVIDIA 在手機或 Windows on Arm 都更為強勢

不同於競爭激烈且世代更迭快速的手機與 PC 市場,環境相對封閉、供貨週期長的車載是個較為獨特的生態,一旦成功切入供應鏈,就會達成一個長期的供需,聯發科本身亦握有車載所需的通訊相關技術,但就如同切入任何產業一樣,聯發科要切入車載娛樂系統與數位駕駛艙,聯發科除了確保晶片業能合乎車規在可靠性與安全性的要求,也需要提供對應的開發環境。

與 NVIDIA 的合作,對聯發科就是個相對能省事的模式;一方面,聯發科並非直接在晶粒的設計導入 NVIDIA 的 IP ,而是透過小晶片方式將自己設計的運算與通訊晶粒透過高速通道結合 NVDIA 的 GPU 晶粒,能夠減少架構設計的複雜度,同時聯發科天璣 Auto 又能透過與 DRIVE 軟體開發環境相容,一方面不需重新規劃車載的開發環境,一方面又能使有 NVIDIA DRIVE 開發經驗的開發者直接轉移其成果, NVIDIA 亦在車載娛樂、數位駕駛艙的顯示以及透過 AI 進行駕駛行為檢測提供支援且別忘了相較與手機與 Arm PC , NVIDIA DRIVE 平台與環境在車載是相對強勢的,。

聯發科與 NVIDIA 在車載領域仍將具相當的差異化

▲ NVIDIA 與聯發科合作有助擴大 NVIDIA DRIVE 勢力,然而聯發科能爭取到哪些汽車產業客戶才是關鍵

雖然聯發科與 NVIDIA 共同合作,不過雙方仍將在車載領域進行相當程度的差異化,縱使聯發科目標市場是 NVIDIA 亦有切入的車載娛樂平台,但聯發科的優勢在於握有各項通訊 IP 技術, NVIDIA 則著重在先進駕駛輔助與自動駕駛,以及透過容器化方式使單一平台提供智慧座艙與輔助駕駛功能。

對於 NVIDIA 而言, NVIDIA 能藉由與聯發科的合作擴大 NVIDIA DRIVE 的生態,同時也能一併分攤開發與生產 GPU 晶粒的成本;對於聯發科,借助與 NVIDIA 合作,能簡化其運算晶粒設計的複雜度並取得強大的圖形與 AI 性能,同時也能降低進軍車載應用需要投入的軟體開發資源。不過畢竟聯發科的天璣 Auto 要至 2027 年才會問世,屆時聯發科能夠爭取到那些車廠採用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