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手機品牌而言,能夠自研晶片進一步主導生態絕對是終極大夢,但扣除軟硬體一手掌握的蘋果以外並不容易, Android 陣營最接近能夠成功的華為海思敗於本身背景導致在中美貿易戰首當其衝,至於三星雖挾有曾幫蘋果代工平台的經驗成立團隊但成果仍不敵高通;現在 OPPO 也公開宣布關閉旗下晶片設計公司哲庫( ZEKU ),終結長遠自研晶片的大夢;在宣布公開解散哲酷的記者會,哲庫執行長劉君把原因歸咎在大環境與手機市場前景不樂觀、公司整體營運未達預期。
自研基頻與 SoC 胎死腹中
OPPO 旗下的哲庫是 OPPO 為了自研晶片而成立的公司,也挖來前聯發科的朱尚組擔任技術長,根據報導指稱,哲庫是接手 Intel 前基頻部門研發團隊,並陸續招攬其它業界人士,包括 NPU 、基頻晶片、Wi-Fi 與藍牙等三大業務,在 2021 年公布應用於影像的 MariSilicon X NPU ,並於 2022 年公布藍牙音訊晶片 MariSilicon Y ,在原本的規劃當中應該會在 2023 年量產基頻晶片,並在 2024 年投入 SoC 開發。
▲ MariSilicon Y 是一款藍牙晶片
畢竟乍看下 Android 市場仍佔智慧手機市場大宗,但多個品牌彼此競爭,加上主要獲利集中在中低價位機型,諸多中國品牌表面出貨風光,但探究銷售構成就不難看到是靠低獲利的機型稱場,但研發手機關鍵晶片的投資絕對是相當高額的花費,同時沒有量就難以制價,等同 OPPO 需要設法透過夠多的自家產品搭載晶片去分攤研發與生產成本,但如 MariSilicon X NPU 主要使用在旗艦機上,下放到全產品線似乎也不合理,自然需求多少受到限制。
自研晶片需有龐大的自主使用量支撐
另外,雖然 OPPO 的市佔表現看起來似乎不錯,不過出了中國市場與東南亞市場後就大幅縮水,尤其歐洲現在也面對 Nokia 專利訴訟成功,恐怕不得不面對是否退出歐洲市場的抉擇,至於美國市場則有另一層中美貿易戰的隱憂,現在業界也盛傳 OPPO 可能會成為繼中美貿易戰下一個制裁對象。
▲高通透過與影像處理演算法、影像感測器供應商深度合作省下合作夥伴許多麻煩事
考量到現實問題,高通現在直接與像是 Sony 、三星等相機感光供應商、軟體定義影像公司 Ernst Leitz Labs 合作,直接針對感光元件的特性、處理器的 ISP 等進行預先的最佳化,對裝置業者而言雖然相較重新進行撰寫可能效果不見得那麼好,但卻是相對省時省力、尤其多半 Android 品牌一年推出的手機總量是遠高於蘋果。
基頻市場技術、專利大不易
▲乍看下 MariSilicon X 比同時期的 SoC 強,但若沒持續投入研發很快就會被隔一年的 SoC 的 ISP 超越
另一個手機晶片產業的問題則是哲庫接下來的目標是涉及基頻與 SoC ,相較 NPU 與藍牙晶片,基頻除了技術門檻較高以外,專利授權一直是新晶片業者投入基頻領域最困擾的問題,包括 NVIDIA 、 Intel 最終都在基頻領域鎩羽而歸, OPPO 得面對技術研發與後續專利授權或是規避專利問題,獲得授權需要高額的費用,規避專利難保哪天專利擁有者忽然出手收割進行專利戰攪局,尤其看到 OPPO 與 VIVO 接連在歐洲受 Nokia 專利訴訟,恐怕也成為 OPPO 不想面對更多基頻專利問題。
OPPO 終究不可能如蘋果將旗下的產品線大幅精簡提升自研晶片導入率,也難以像蘋果採用高利潤的產品結構還能有那麼龐大的銷售量,比起持續投入但不知何年何月才會看的到成果、且還有著不知何時會受中美貿易戰制裁的自研晶片之路, OPPO 選擇高通與聯發科晶片平台反而是相對減少成本支出的做法。
2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