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手機在市場需求起飛的年代,市場細分的狀況當明顯,以產品定位命名原則較容易掌握的高通為例,從最早的 Snapdragon 2 、 4 、 Snapdragon 5 系列向上追加 Snapdragon 8 系列,再從 6 與 8 系列中間插入準旗艦級的 Snapdragon 7 系列;然而隨著市場需求改變,作為入門級的 Snapdragon 2 系列已多年未更新,多挪作 Nokia 功能機或以相同的架構轉戰智慧錶平台,現在連 Snapdragon 4 、Snapdragon 6 與 Snapdragon 7 系列更新的速度也大幅放緩,同時近期隨著 Android 市場成熟、消費者因為多重因素減少智慧手機的汰換,從近期的狀況來看, Android 市場接下來將出現將前幾代旗艦平台作為中高階平台的趨勢。
高通在 2021 陸續公布兩款以舊旗艦更名而來的平台,分別是 Snapdragon 865 更名的 Snapdrgao 870 ,以及 Snapdragon 855 更名的 Snapdrgaon 860 ,雖然名稱仍隸屬 Snapdragon 8 系列,不過終端裝置幾乎都是瞄準原本 Snapdrgaon 7 系列的價格帶;雖然高通在 2023 年終於公布 Snapdragon 7+ Gen 2 ,但市場上反而看到更多採用 2022 年旗艦 Snapdrgaon 8+ Gen 1 的中高階機。
▲高通 Snapdragon 870 與 Snapdragon 860 兩款平台的成功,也更凸顯 Snapdrgaon 7 系列的存在意義岌岌可危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原生中高階平台反而不及前一代旗艦平台受歡迎的情況,基本的原因就是無論對晶片商或是裝置商整體成本的問題;對晶片商而言,中高階晶片使用的架構勢必較旗艦平台精簡,旨在與旗艦平台做出差異化,但等於需要額外的研發成本與生產成本,反而使用前一代的旗艦平台不需要再負擔額外的成本,只要繼續量產即可。
對裝置開發商而言也是類似的情況,使用前幾代的旗艦平台等於把使用過的旗艦機設計進行調整即可,包括電路設計、散熱設計等等都可以沿用,也少了繁雜的系統調校,如果考量導入新款中高階平台產生的各式額外成本,使用前幾代旗艦平台更能夠減少軟硬體設計複雜度。
另一個較現實的問題就是新款中高階平台與舊世代旗艦平台的整體使用體驗不見得吃香,因為這會牽涉到平台規劃時的差異化問題,包括運算效能、圖形遊戲娛樂效能、相機 ISP 增強功能、 AI 算力等等,多半前一年的旗艦平台有明顯勝出的性能,中高階平台僅在發熱與能耗表現較為出色。
同時也由於前幾年中國手機品牌也把使用旗艦平台的手機價格壓到與中高階平台手機相近,雖然實際上這些低價旗艦平台手機勢必犧牲了一些地方,例如記憶體與儲存使用較低速的版本,相機硬體規格較為貧弱,螢幕面板等級較低,裝置厚度較厚等等,然而從市場消費者反應來看還是不錯的(不過也因此搞得近年幾家中國手機品牌試圖打造高規高價旗艦但市場反應不佳,不過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2022 年中公布的 Snapdrgaon 7 Gen 1 在市場的導入狀況只能說慘淡
對於會選擇 Android 的消費族群而言,只要透過一些方式包裝(如晶片重新命名),他們也許不會那麼在乎買到的是舊平台,因為 Android 的消費者對於價格較為敏感,只要帳面規格看起來有一回事,定價策略正確,自然就會成為熱銷機種。同時,雖說是舊款平台,但以現在智慧手機市場的技術成熟度,即便是前一代的旗艦平台的使用體驗也不會太差,唯獨需擔心的只有系統升級的後續維護,但通常 Android 旗艦機以外的消費者對是否提供長期的系統升級與維護不是那麼敏銳。
如果長期觀察整個大環境的需求,雖然市場上有多種層級的市場需求,但考量到市場需求與需要投入的各式成本,今後恐怕晶片廠商會將研發資源聚焦在旗艦與中階兩個產品線,中高階與入門級產品則從前一代的旗艦與前一代的中階下放,藉此減少研發與生產成本。如果今年 Snapdragon 7+ Gen 2 的市場接受度還是如 Snapdragon 7 Gen 1 一樣沒有起色,恐怕高通更樂於將前一代 Snapdragon 8 平台視為未來的中高階平台候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