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東京總部工程師解釋 Xperia 1 V 相機技術理念,旨在思索用戶追求的拍攝效果但仍傾聽消費者想法

2023.05.11 06:05PM
照片中提到了ANOS、ANOS、O,包含了黑髮、音響器材、小工具、黑髮、頭髮

在台灣 Xperia 1 V 發表會後, Sony 安排來自東京的高橋英悟與森田徹進行產品深度介紹與媒體訪談,高橋英悟與森田徹兩位都曾參與 Sony Alpha 相機開發,其中森田徹在 2019 年 Sony 發表第一代 Xperia 1 時亦來台接受媒體深度訪談並闡述 Xperia 相機功能的設計概念; Xperia 1 V 的相機理念仍延續 Xperia 1 以來以結合 Alpha 與 Sony 專業影像技術為目的,由 Sony 團隊設想消費者使用行為進行系統調整,但也強調將會持續傾聽與參考 Xperia 用戶意見。

AI 用於輔助拍攝的過程,避免過度干涉拍攝結果

▲左為高橋英悟,右為森田徹

▲下方較大的鏡頭為 Exmor T for Mobile 元件與光學模組

▲將像素結構的二極體與電晶體分層,提升進光面積

▲相較 ToF 受有效距離限制, AI 測距更省電且全局有效

Xperia 1 V 的相機功能雖然也結合時下熱門的 AI 技術,但不同於其它品牌著重在軟體定義相機, Xperia 1 V 優先考慮的是如何利用 AI 提升拍照過程的體驗;除了 Sony 擅長的 AI 物體辨識與高速自動對焦以外, Xperia 1 V 就將測距與曝光的任務由先前的獨立 3D iToF 與 RGB-IR 感測器改由 AI 進行,尤其是透過 AI 測距不僅不受 3D iToF 感測器的有效距離限制,同時也減少約 10% 的執行能耗。

Exmor T for Mobile 元件全時合併旨在任何情況的照片都有出色細節

▲ Exmor T for Mobile 雖有 48MP 有效畫素,但 Xperia 1 V 全時進行 12MP 畫素合併

另外,雖然 Xperia 1 V 的主鏡頭為原生 52MP 、有效 48MP 的 Exmor T 元件,不過卻是採全時畫素合併模式,並未有 48MP 輸出的選項, Sony 的回答是他們優先考慮的是拍攝的便利性與在任何場景都有出色的細節,而畫素合併後能夠有效提升動態範圍與精緻度,同時 Sony 認為 12MP 輸出的影像品質是合乎消費者使用所需,但他們也在思索若消費者是否有需要 48MP 拍攝的需求,會在產品上市後持續觀察。

希望消費者不須思考是否需開啟夜景模式,故交由手機判斷

▲夜景拍攝無法強制開啟,須手機判讀是否有必要

筆者也留意到, Xperia 1 V 雖然提供夜景拍攝,但僅有關閉與自動兩個選項,並無強制啟動或獨立的夜景模式, Sony 的說法是希望消費者不需要思考是否需要開啟夜景拍攝功能,認為透過自動判斷啟用,使用者只要專注在拍照即可,不過若消費者認為夜景拍攝是有必要使消費者自行啟用, Sony 也會傾聽這樣的意見。

高反差情境希望較接近 Sony 相機拍攝效果,而非過度美化

▲ Sony 希望在高反差的情境拍攝結果較接近 Sony 相機,而非一味美化

由於筆者已經搶先體驗過 Xperia 1 V ,在一些高反差情境, Xperia 1 V 的高光有相對明眼的過鋪導致細節缺失,但其它近期的旗艦相機則會透過自動 HDR 方式設法使高反差情況較為清晰; Sony 的說法是相機團隊在 Xperia 1 V 追求近似 Alpha 專業相機的自然效果,希望不要修飾畫面。

六種創意外觀來自 Sony 相機受歡迎且適合拍人的風格,命名也沿用 Sony 相機

▲創意外觀是取自 Alpha 相機當中六項適合拍人的熱門色彩風格

此次 Xperia 1 V 也加入稱為創意外觀( Creative Look )的色彩風格,並能在拍照與短片時套用, Sony 表示這些色彩風格是從 Alpha 相機的色彩風格挑選,以受歡迎且適合拍人的濾鏡中選出 6 項,同時保有 Sony 相機用戶熟悉的命名方式,但被問到這些名稱對喜歡 Sony 卻不見得熟悉 Sony 相機的用戶較難理解時, Sony 團隊表示會思索後續是否會透過其它方式使一般消費者能理解六個色彩風格的意義。

3 則回應

  • 2023-05-20
  • 明明硬體規格到位卻又限制使用者不能用實在令人難以理解,例如48MP和夜拍模式,讓使用者自己選擇開關有很難嗎
    2023-05-13
  • Sony XPERIA專注於小眾
    不是小眾不要說不熟悉
    最根本是你不會買 所以不要亂給意見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