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eria 1 V 的香港街頭看板已經提前預告將搭載次世代雙倍低噪感光元件與機背設計, Sony 在稍早的官方頻道釋出 Xperia 1 V 的前導預告片「 Our next-gen sensor is coming... 」,從短短 20 秒的影片透露 Xperia 1 V 將具備畫素合併技術與繼續與蔡司合作使用 T* 鍍膜光學鏡片。
▲從這張示意圖可確認 Xperia 1 V 的元件將具備畫素四合一技術
Sony 在這部短片並未有太多的文字敘述,但由於短片當中的感光元件結構呈現常用於介紹畫素合併的單色矩陣示意圖,可視為 Sony 的 Xperia 1 V 將不再使用原生 12MP 元件,依照示意為 4 合併的情況,至少是 48MP 以上的感光元件,也符合先前傳聞將採用 50MP 元件的說法。最新的傳聞指稱 Xperia 1 V 將採用 50MP 1/2.51 吋的 IMX 858 元件。
▲雖然示意圖是四個鄰近同色畫素,但主要是為了便於向消費者解釋畫素合併的特色
不過以實際的運作原理,感光元件畫素合併的方式與示意圖並不相同,感光元件的畫素點仍為 2 x 2 矩陣的 4 色矩陣,而非四個同色的 2 x 2 矩陣,合併時透過數位演算排列將鄰近 4 個 2x2 矩陣共 16 個畫素相同顏色的共 4 個畫素點進行排列組合,但一般為了方便與消費者解釋,才會畫成同色的 2x2 矩陣結構。
至於繼續與蔡司合作使用 T* 鍍膜倒也不令人意外就是...
2 則回應
這幾年手機流行的是叫做Quad Bayer Structure(www.sony-semicon.com/en/technology/mobile/quad-bayer-coding.html)
的確如同其動畫所示的是鄰近4個2 x 2 都是同樣的顏色,這是為了在取樣的時候能夠把子像素的類比訊號在類比領域直接加起來,而需要高解析度的時候可以透過remosaic生出4倍解析度的Bayer陣列給ISP處理,當然缺點就是顏色的解析度就沒有那麼高,但是顏色解析度人眼辨識沒有亮度來的靈敏。除此之外好處就是可以把四個同樣顏色的子像素分成不同的曝光強度然後在ISP用同一個Frame合併成高HDR照片
這幾年手機流行的是叫做Quad Bayer Structure(www.sony-semicon.com/en/technology/mobile/quad-bayer-coding.html)
的確如同其動畫所示的是鄰近4個2 x 2 都是同樣的顏色,這是為了在取樣的時候能夠把子像素的類比訊號在類比領域直接加起來,而需要高解析度的時候可以透過remosaic生出4倍解析度的Bayer陣列給ISP處理,當然缺點就是顏色的解析度就沒有那麼高,但是顏色解析度人眼辨識沒有亮度來的靈敏。除此之外好處就是可以把四個同樣顏色的子像素分成不同的曝光強度然後在ISP用同一個Frame合併成高HDR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