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 ROG 選在 4 月 1 日當天公布名為 ROG Ally 的電競 PC 掌機產品,由於選在愚人節當日,不少玩家認為 Ally 並非真正要發表的產品,不過後續華碩多次強調 ROG Ally 是玩真的;華碩在 4 月舉辦一場小型的產品拍攝活動,在正式公布上市計畫前讓媒體能夠針對產品外觀設計進行拍攝;同時,華碩也預告 ROG Ally 將於台灣時間 5 月 11 日晚間 10 點正式發表,屆時會公布完整的規格與上市計畫, AMD 也在同時公布為掌機規劃的 Ryzen Z1 系列處理器,並於新聞稿提到 ROG Ally 將採用 Ryzen Z1 Extreme 。
ROG Ally 線上發表活動官網: ROG Ally
看準 PC 掌機市場而來的 ROG Ally
▲ ROG Ally 是一款瞄準 Steam Deck 一類的 PC 型掌機市場的電競產品
▲螢幕規格據稱也為電競級的面板
ROG Ally 是一款採用 x86 處理器與 Windows 系統的掌機型遊戲 PC ,預計搭載 AMD 還為公布型號的 APU 處理器但同時相對使用 AMD 輕薄比電級 Ryzen 的其它相近產品在能耗與效能取得更佳的平衡點,此外螢幕也強調採用 ROG 電競筆電等級的高規格面板。
採用 Xbox 按鍵布局、有稜有角但符合人體工學
▲按鍵布局與 Xbox 相仿
▲扳機鍵與手指接觸的地方有止滑紋路
▲左右的類比控制器底下皆有 RGB 光效
ROG Ally 的設計為橫向掌機設定,按鍵配置採用在 PC 較主流的微軟 Xbox 型配置為基準,左右的類比搖桿底部各有一圈 RGB 光效,另外在後方如同 ROG Raikiri 控制器一樣具備一對後方鍵,除了後方採用止滑的密集紋路以外,肩鍵與扳機鍵與手指接觸的地方也同樣有止滑紋路;雖然 ROG Ally 外型看似有稜有角,不過強調機身線條也符合人體工學,包括握持時掌心所接觸的外側偏下方有著符合人體工學的斜切。
雙風扇強化散熱表現
▲後方還有一對額外的按鍵,另外斜紋也同為 RGB 光效
此外,在先前的 ROG Ally 預告短片就可看到 ROG Ally 具備雙風扇設計,亦可在機背與頂部看到應該是風扇風道的設計,機背的右側(左手握持處)的開口也做成電競之眼的造型;同時機身後方的 #Slash 斜紋也具備 RGB 光效。
支援 XG Mobility 外接顯示卡
▲確定頂部為 ROG Flow 超輕薄電競筆電相同的專用連接埠
▲另有 microSD 卡插槽
先前從官方的短片中即可看到頂部有著疑似 ROG Flow 電競筆電專用的連接埠,在會場可確認 ROG Ally 能夠搭配 ROG Flow 系列的 XG Mobility 外接顯示卡使用, XG Mobility 外接顯示卡透過專用的高速連接埠,能提供比 Thunderbolt 技術更高的頻寬,但由於高階 GPU 也需搭配高階 CPU 才能發揮完整效能,故屆時也令人好奇 ROG Ally 的客製化處理器的 CPU 能發揮到多少 GPU 的性能。
▲更多產品資訊待五月公布
由於會場展示的機器仍為工程機,尚未開放媒體進行較深度的體驗與測試,此外若以筆者想知道的部分,包括使用的 SSD 、 RAM 能否擴充,以及能否支援 SteamOS 與雙系統開機等也還是未知數,同時也僅限公開主機本身,更多的資訊還待 5 月 11 日正式發表後才會提供更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