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io G-Shock GBD-H2000智慧手錶評測:太陽能充電搭配超長續航力、6感應器與內建GPS、售價14000元

by Tandee
2023.03.29 08:03PM

Casio上一款智慧手錶GBD-H1000已經是2020年的產品,今年終於迎來全新G-Shock旗下G-Squad系列產品GBD-H2000。這次GBD-H2000內含光學心率感應器、加速度計、陀螺儀、磁性感應器、氣壓感應器、溫度感應器共計6種硬體配備,另外也內建GPS等衛星定位,可記錄戶外運動的軌跡。此外,手錶除利用充電器充電外,平時錶面的太陽能充電板會替手錶涓流充電,即便在日光燈環境下也有效果,當電力不足時利用太陽能就能維持基本的運作。這次我們借來了顏色較特殊的GBD-H20001A9,要來看看老牌Casio的智慧手錶有什麼能耐。

2023年智慧型手錶評測懶人包:售價、電池續航力以及每款手錶的特色

不太像智慧手錶、始終如一的硬派G-Shock

G-Shock是Casio旗下風格強烈的品牌,講到它應該都會想到防水、耐衝擊、電池耐用等等要素。那麼智慧手錶時代的G-Shock是怎樣呢?其實還是那個熟悉的粗曠感。碩大的防水防撞錶殼、硬派的大按鍵、英文的操作介面,對於老用戶應該都很熟悉,即便到了GBD-H2000這樣的新產品也沒有走味,就連那充電器都是出乎同級產品的巨大,恩,這是熟悉的硬派G-Shock。

對於未曾接觸過G-Shock的用戶可能會很不適應,智慧手錶怎麼只有中文顯示但沒有中文操作介面?怎麼沒有觸控螢幕?我認為這是產品定位跟品牌風格的取捨,對於這樣的老品牌要相當謹慎,如何在新舊用戶之間取得平衡,Casio選擇的是偏向老用戶,因此在產品上顯得不這麼「現代化」,但對老用戶來說卻多了「熟悉感」。

▲多了陀螺儀與SpO2監測算是賣點,外觀仍是那熟悉的G-Shock。

▲熟悉的外殼、亮眼的配色,這次還有搭載陀螺儀增加運動辨識強度,單論外表算是很有代表性的產品。

▲手錶共有5個實體按鍵,錶面可吸收太陽能或日光燈的能量轉換成基礎運作的電力。

▲左側有3個按鍵,中間較大的是確認、進入的按鍵。

▲左側有2個按鍵,中間則是氣壓等感應器,按鍵上還有紋路強化止滑性。

新增陀螺儀、SpO2血氧濃度量測 大幅減重至63公克

GBD-H2000相較於GBD-H1000除了外型差異外,重量從101公克大幅減重到剩下63公克,讓用戶在運動或日常使用上減少負擔。硬體方面增加了陀螺儀、SpO2血氧濃度偵測,陀螺儀有助於提升游泳時划水與轉身的偵測,而光學心率感應器部分增加紅光LED用於偵測SpO2血氧濃度。

實際在50公尺長的標準泳池不停頓連續游1500公尺,手錶偵測到的距離是1850公尺。測試時可以感覺到手錶感測較為靈敏,動作停頓、降速時可能會觸發換趟計算,因此游泳時定速、穩定泳姿可以讓測量更準確。至於SpO2偵測方面可主動量測,暫時沒有24小時背景量測的功能,然而目前App部分功能仍在開發中,或許後續會有對應功能如睡眠血氧、背景血氧記錄等功能。

▲背面金屬接點是充電介面,中間像是貓掌圖案的是光感應器模組,左上方3個小圓圈左右是綠光LED用以量測心率,中間小圈是光感應器,右下較大的圓圈則是紅光LED用於量測SpO2。

▲螢幕對比很舒服,強光下也能有很好的辨識度,適合用於戶外運動等強光環境。

▲手錶可支援運動監測,支援的運動有跑步、走路、開放水域游泳、泳池游泳、越野跑、自行車、健身、間歇訓練。

▲若運動項目支援GPS軌跡記錄,則會先偵測衛星訊號。

▲偵測成功就能開始監測運動狀態,運動時顯示螢幕可自行設定項目、頁面。

▲室內泳池游泳的部分記得要先設定水道長度才能增加準確度,實際測試也發現手錶感應較為敏感,因此動作最好穩定且標準,能減少誤判的狀況。

▲主選單的部分則是有心率、SpO2、通知、活動記錄等項目。

▲手錶可量測SpO2,但僅限於手動量測且無24小時背景量測功能。

▲Life Log指的是近期的活動步數紀錄,包括每天、每周、每月的數字以及當天的完成度。

▲點選進入Life Log後,可以看到圖示與消耗熱量活動時間等資訊。

▲這項目可以幫你評估休息的狀態,像是電池一樣顯示當天睡眠補充多少能量、活動消耗多少能量。

▲Activity Log顯示的是你主動運動的項目,像是跑步、自行車、游泳等。

▲點選進入後會顯示運動紀錄,還能再點選進入看細節內容。

▲以游泳來說,紀錄內會顯示運動日期、活動時間、運動距離、每100公尺配速。

▲頁面還能向下捲動,第二頁顯示的是消耗熱量。

▲第三頁顯示趟次、最佳Swolf、平均Swolf等數值。

▲第四頁則是配速項目,有最佳配速與平均配速。

▲第五頁顯示的是趟次,我實際游了30趟,但因為初次使用還抓不準反應特性,或許是因為這樣才導致誤判率較高。

▲在自行車紀錄方面,同樣會顯示時間、距離、時速等資訊。

▲水下運動不支援心率量測,但自行車項目可以紀錄心率變化。

▲除了消耗熱量外,還會跟你說消耗熱量的分布狀況。

▲速度方面有最高速度與平均速度。

▲由於有GPS協助記錄,因此可記錄海拔變化。

▲磁性感應器可做為電子羅盤使用,初次使用會顯示8字符號,代表需要揮動一下校正,接著就會顯示正確的方位。

▲手錶也有壓力感測器用於計算海拔高度,使用前也需要透過GPS或是手動校正。

▲這是氣壓計畫面,另外也可以開啟24小時的劇烈氣壓變化通知。

▲通知頁面會顯示最新10則通知,雖然手錶介面為英文,但仍可顯示中、英、韓、日文。

▲訊息最多顯示5行,雖然不多但也可以看到重點資訊。

▲長壓左上角的按鈕就能進入設定頁面,介面為全英文。

太陽能輔助電力充電 關閉心率與睡眠監測電池可用2個月

GBD-H2000使用的是MIP(Memory in Pixel)反射式螢幕,是高階運動錶款常用的顯示技術,省電是它的優勢之一,其次是在環境光源很強的戶外,當光源越強螢幕越清晰,不會有AMOLED螢幕那種陽光下完全看不清楚的困擾。

此外,手錶仍具備太陽能輔助充電功能,雖說僅具備涓流充電但仍足以做為GBD-H2000時間等基礎資訊運作之用。其太陽能板在500勒克斯的日光燈下照射8小時,就足以維持Low等級以上的電量,當然若在大晴天下只需要照射9分鐘的太陽就足以供應手錶基礎電力。

然而雖然有太陽能電力,但智慧手錶仍需要大量電力用於感應器、無線傳輸之用,太陽能僅能維持手錶運作,因此仍需要不定時透過充電線材充電。不得不說GBD-H2000的續航力真的非常出色,電池電力沒有百分比顯示,採用的是Low、電池1格、電池2格、電池3格、電池4格、電池5格、High作為量表。

從我取得手錶當天充滿電直到文章撰寫完成,電力從High掉到電池1格,總共已經過了13天。且這是在心率功能全天開啟、睡眠時配戴、每天幾十次訊息通知且包含3次運動的情況,推估電池約14天以上才會沒電。根據官方資料顯示,若開啟心率量測功能並且睡眠時配戴,電池續航力約7至14天不等,另外若關閉心率與睡眠功能,電池約可使用2個月。在電池續航力表現上,GBD-H2000是目前智慧手錶的前段班,若非常在意戶外使用與電池表現,那麼Casio錶款的確有其獨到之處。

MIP(Memory in Pixel)技術省電的秘訣

MIP(Memory in Pixel)顯示技術是由細小的像素(Pixel)構成,當畫面更新時,每個像素會變換成對應的顏色。但畫面更新時若每個像素都要更新就會很耗電。MIP技術則是讓像素配置獨立記憶體,畫面更新時若該像素不需要變色,那就維持原狀,藉此降低消耗電量。

舉例來說,你想像電子錶的錶面,每1分鐘內只有秒數會變動,此時螢幕只需要讓負責顯示秒數的像素變化,其餘則是維持原樣,就能達成隨時顯示但又能省電的目標,若在靜止畫面下,幾乎不會耗電。

▲MIP反射式螢幕由大量像素構成,當像素維持當下狀態時耗電量極低,加上反射式設計適合強光源下使用,常見於戶外用品上。

▲GBD-H2000的充電器相當巨大,有多大裝上去你就知道。

▲這麼大的充電器也算少見,還好GBD-H2000很省電大概每2個星期才需要充電。

▲GBD-H2000電池僅有格數變化,由低至高分別是Low、電池1格、電池2格、電池3格、電池4格、電池5格、High作為量表,圖中Low視為0格、High視為6格,電量變化如上,直至截稿前電量依舊沒掉到Low等級。當電池掉到Low電量時將會關閉智慧手錶與監測功能,僅保留時間、碼錶等傳統手錶功能,此狀況可透過太陽能來維持最低運作狀態,或是大量照射太陽光來回復電量至正常運作,透過太陽能充電最多只能充到電量5格的狀態。

手錶細部功能可由App設定 通知能個別設定更好

GBD-H2000搭配的手機App是Casio Watch,我們測試的是Android手機使用的3.6.0-265版本。由於GBD-H2000操作需要使用按鈕且為英文介面,對於不熟悉的用戶使用App來設定會比較方便。像是按鍵聲音、震動,或是心率偵測模式、錶面、介面排序想到的功能大多可以利用手機來設定。

使用下來,我個人認為GBD-H2000在手錶上的表現較為完整,App功能相對不成熟或是較不友善。舉例來說手機通知方面,多數智慧手錶都可自由設定要顯示的App,GBD-H2000只能選擇是否接收手機通知,不能逐一設定像是簡訊要通知、FB訊息略過。手機的通知即便設定為靜音狀態即手機通知列不顯示,也會跳通知訊息。

最讓我困擾的是播放音樂,透過YouTube Music播放音樂,每當切到下一首歌就會跳通知,讓我無法確認是重要資訊還是僅為不重要的內容。但也因為這麼頻繁的通知讓我見識到GBD-H2000的超強電池續航力,每天通知震動幾十則、上百則都還是很有電。

其次像是UI設計部分則是較不友善,舉例來說打開App時多數產品都會顯示該手錶的整合資訊,如心率、SpO2、步數等資訊讓你盡快找到資訊。但Casio Watch打開的「首頁」顯示的卻是整頁面各式「G-Shock廣告」,監控數據則是位於最右邊我的頁面之中,這是一部分我認為可以改善的內容。

▲打開App,首頁顯示的整頁面都是廣告訊息,要點選下方我的手錶或我的頁面,才能設定手錶或看到監測資訊。

▲在我的頁面中會顯示每日的活動資訊、個別運動項目資訊,都可以點選進入看細節。

▲點選每日的活動,可以看到當日步數、消耗熱量,若有開啟心率則會顯示當日心率變化圖,另外右邊則是評估當日能量的狀態。

▲向下滾動還會有睡眠資訊,4個睡眠階段、時間、比例都會顯示。另外你也可以將紀錄以每星期、每個月的區間來檢視。

▲在個別的運動項目中,以游泳來說會紀錄配速、划水次數、趟次等資訊,左圖左上角的距離顯示有問題,最高只能顯示999公尺,但實際游了1500公尺。

▲手錶也會記錄每趟次的監、配速資訊,實際測試50公尺時間約1分30秒,超過這數值太多或太少有些是偵測失誤。

▲像是自行車之類的戶外運動可記錄GPS軌跡,另外也能看到平均速度、海拔變化等資訊。

▲向下滾動還能看到心肺負荷、熱量消耗比利、心率變化等資訊。

▲在我的手錶頁面中,可以個別設定每種運動的監測細節、顯示內容,運動前先設定完畢能增加監測準確度。

▲運動時頁面、顯示項目都能自行設定。

▲此外App還能設定手錶的功能,若不習慣手錶的英文介面,透過App設定一樣可行。

▲通知的部分只能設定來電與來電以外的所有手機通知,無法設定個別App通知較為可惜。

▲你可以設定24小時劇烈氣壓變化通知,另外手錶能選擇5種錶面,部分錶面的顯示項目可自行設定。

出色有傳統的運動手錶 電池續航力真的不錯

一路連續使用2個星期的GBD-H2000,我雖不是G-Shock老用戶但對於手錶硬體與設計的部分可以認同且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做。GBD-H2000算是在先前GBD-H1000的基礎上進化,使其成為能與同級產品競爭的產品,或許在功能面沒這麼花俏,但勝在那血統與歷史感,對老用戶來說應該倍感親切。比較可惜的是App服務方面還有進步的空間,若能加入一些實用的細節功能,會讓產品表現更上一層樓。

整體而言,GBD-H2000具備同級產品該有的硬體規格,且還有不錯的電池續航力、太陽能充電加持讓它更有特色,加上過往G-Shock的歷史更是加分。如果你只是要手機通知功能、電池續航力,又喜歡G-Shock的設計,那麼GBD-H2000可以考慮看看。手錶已經在台灣發售,售價為14000元,共有4種配色可選。

▲G-Shock是很有傳統的錶款,在智慧手錶時代除了延續傳統也要引進新功能,雖然改變較慢但仍可看到進步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