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前華為在展示利用手機長焦鏡頭拍攝清晰月亮時,就引發清晰的月亮照片實際上是透過手機內建的月亮影像進行合成而來;事隔多年,三星 Galaxy S23 Ultra 也同樣由於利用長焦拍攝清晰的月亮引起爭議,一位 Reddit 的用戶指稱他在螢幕上放了一張模糊的月亮照片,結果 Galaxy S23 Ultra 把照片演算成清晰的影像;三星也為此次的月亮拍攝爭議做出解釋,簡單地歸納結果,只要在開啟場景優化功能,當手機在超過 25 倍焦段下辨識到月亮,就會透過超解析結合 AI 影像增強技術進行強化。三星也在最後允諾將持續改善場景優化功能,避免拍攝假月亮與真月亮的照片產生混淆。
▲三星強調月亮影像增強並非單純進行合成,而是利用大量月相照片訓練的 AI 模型強化真實拍攝照片的月亮細節
三星解釋,在手機開啟 25 倍以上的焦段並透過場景辨識發現被攝體當中包含月亮,即會透過超過 10 張的多幀影像進行合成,同時進行噪點消除與清晰增強,使月亮從模糊逐漸變成有更為完整的細節;在獲得初步的影像後, Galaxy 手機的 AI 深度模型將會涉入影像增強處理,不過三星並非單純使用固定的月亮照片進行合成,而是利用三星蒐集到的大量月相照片、從滿月到新月等資料進行 AI 模型訓練,再利用 AI 增強技術把細節透過 AI 增強方式補上拍攝的照片;然而可能是受限於訓練素材或是手機的 AI 演算力,一旦月亮受到如雲層遮蔽或是刻意拍攝地球原本就看不到的一面,此時 AI 增強就不會發揮作用。
▲若不想被 AI 增強月亮影像,只需關閉場景優化功能
此外,過往使用相機拍攝月亮時往往會由於對比過高導致月亮在預覽時成為光球,現在 Galaxy 手機在辨識到月亮後,會控制手機螢幕的亮度,使月亮能更清晰的被呈現,同時若在傍晚拍攝月亮,則會調整物體背景亮度強化月亮的可視性,同時也會在辨識到月亮後將焦點鎖定在月亮上。在拍攝的過程中,只要把月亮維持在取景畫面內超過 1.5 秒, 手機將會利用結合 OIS 與 VDIS 的 Zoom Lock 技術,藉此降低手持在 25 倍拍攝的晃動,此時螢幕右上的縮放參考取景的邊框將變成黃色,並把月亮固定在畫面當中(畢竟 25 倍以後都是屬於長焦裁切的數位變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