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look 公布 2022 年度 Whoscall 的電話與簡訊詐騙報告,呼籲商家共用號碼容易成詐騙偽裝對象

2023.02.16 12:55PM
照片中提到了whos、call、Whoscall,跟轉到MyPC有關,包含了功能手機、呼喚、欺詐罪、電話、移動電話

Gogolook 走著瞧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刑事局公布旗下陌生來電辨識軟體 Whoscall 相關的「 2022 年度詐騙報告」,以 Whoscall 服務觸及的國家數據與六大詐騙情境公開相關數據,其中與電話以及簡訊的剖析報告指向一些新的詐騙趨勢,包括簡訊詐騙比例增加的原因,注音文詐騙簡訊的崛起,還有商家共用號碼近期成為詐騙溫床。

▲由於相較電話簡訊具有更高的到達率,故相較手機詐騙大幅增長

根據 Whoscall 統計數據, 2022 年共為服務開通地區的使用者辨識出超過 4 億 540 萬次的詐騙電話與簡訊,雖乍看下較 2021 年減少 13% ,不過仍是相當可觀的數字;尤其簡訊的高到達率與低成本,使得簡訊詐騙的比例逐年攀升至 76% ,其中台灣、韓國與馬來西亞的詐騙簡訊更高達八成。

在台灣除了詐騙簡訊外, Whoscall 還攔阻達 46 萬通透過短碼撥打的詐騙電話,較前一年激增三倍,同時透過 VoIP ( +886 )撥打的變造詐騙號碼則偽裝成知名書店(如博客來、誠品、金石堂)與社福機構(世界展望會、伊甸基金會、華山基金會)等,由於個資外洩難防,消費者也更須留意此類詐騙模式。

▲亞洲各國對於詐騙的類型與應對措施

同樣是電話與簡訊詐騙,由於各國民情與文化流行差異,詐騙的模式也進行在地化的模式,例如台灣近期就以稅收超徵為億提出現相關簡訊詐騙,泰國則由於 TikTok 盛行做為詐騙的鋪陳話術,香港出現假冒中國公安的檢警詐騙;同時根據 Whoscall 數據,泰國的詐騙情況最為嚴重,而香港由於較晚出現詐騙簡訊潮,詐騙數較以往倍增,但台灣相對趨緩。各國也因應詐騙由官方主導設立專門組織,像是泰國與馬來西亞出現與刑事局 165 防詐諮詢專線相同的報案系統,韓國則是由檢調體系成立跨部門防詐查緝小組,日本由一線藝人宣導防詐等,而 Whoscall 也在多國防詐體系成為重要合作夥伴。

▲注音文的原因是用於逃避偵測

▲ iMessenge 由於傳統詐騙簡訊源頭被防堵而成為詐騙集團的新寵

值得注意的是詐騙簡訊近期吹起一股注音文風潮,從 Whoscall 整理的詐騙簡訊文字雲可看到注音文在 2022 年詐騙簡訊的極度增長,主因是詐騙集團希冀透過注音文能夠逃避偵測,並可偽裝成其它文字, Whoscall 呼籲民眾在看到可疑的注音文簡訊或是利用相似形狀的數字取代文字要提高警覺;此外詐騙集團近日由於警政署刑事局主導、聯合 Whoscall 與電信商、簡訊服務商積極阻斷詐騙簡訊傳遞,詐騙集團也轉向蘋果裝置內建的 iMessenge ,先前官方也呼籲使用者關閉 iMessenger 降低受詐騙的可能,但蘋果已在 iOS 16.2 為 iMessenge 導入垃圾訊息過濾,日後應可降低 iMessenger 成為簡訊詐騙樂園的機會。

▲共用號碼容易被詐騙集團偽裝

雖然隨著 VoIP 服務與通訊軟體盛行,一般民眾使用電話與簡訊的機率降低,但對於服務申辦、銀行、業務推廣、面試通知至餐廳訂位仍多仰賴電話,同時簡訊也常作為 OTP 認證等服務;然而一些企業與政府機關為降低誠,會使用非固定節費電話與大宗簡訊發送系統,使得多個商家與服務共用相同門號,根據數據分析有超過 6 成以上由兩間商家共用號碼,甚至最高有達 8 家共用號碼,但也因此會遭受詐騙集團冒用, Whoscall 也呼籲企業與政府應申辦或註冊認證門號,避免遭有心人士假冒影響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