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Walkman NW-A306 數位音樂播放器評測,為串流世代打造的全新音樂專用機

2023.02.13 01:23PM
照片中提到了Prototype-not for sale.、Not type approved、SONY,跟了索尼有關,包含了了索尼、功能手機、電話、蜂窩網絡、手機

Sony 在 2023 年公布兩款 Walkman 產品,其中對消費者較意外的是 Sony 公布新一代的 Walkman A 系列機型 Walkman NW-A300 ,雖然外型設計與前一代機種 Walkman NW-A100 系列相似,但硬體平台經過升級,並主打符合新世代串流音樂聆聽習慣所策劃的音樂聆聽專用機定位,定位在著重聆聽音樂的本質的入門級 Walkman 。

▲台灣此次引進單一 32GB 版本,可用儲存容量約 18GB

雖然前一世代 Walkman A100 系列在台引進 16GB 與 32GB 兩種儲存容量,另外還有隨附主動降噪耳機的版本,但此次台灣在 NW-A300 僅引進 32GB 版本,同時也沒有附贈有線主動降噪耳機的版本,一方面是現在 Android 系統就已經占用許多儲存空間, 16GB 恐怕不敷使用,像是此次推出的 32GB 版本也僅剩 18GB 可用空間,雖然可以透過插卡擴充,考慮還需安裝串流服務與預留儲存, 32GB 已經是底線。

▲與右邊的 NW-A35 比起來尺寸差異不大

至於此次取消隨附有線主動降噪耳機的版本也不意外,畢竟現在市場已經有許多平價且支援主動降噪的真無線耳機,相較有線耳機更為便利,同時隨附等級耳機的音質恐怕消費者也不會滿意,與其預留複雜的線路, Sony 在開發階段就決定不再提供支援有線耳機降噪功能,故此次台灣當然也不會有這樣的版本項目。

▲雖然 WM Port 已成歷史,但 A 系列必備的吊飾孔依舊在

▲機背從過往平整變成類似浪板

Walkman NW-A306 承襲 NW-A30 以來的設計風格,採用相較主流智慧手機更為小巧的尺寸,雖然乍看下與前一代 NW-A100 相當類似,然而機背設計使用波浪風格, Walkman 的標誌則採用雕刻,此外側邊框也自圓潤改為帶有稜角;做為一款新世代的機種, NW-A306 採用 USB Type-C 介面提供通用傳輸與充電介面,但仍保有歷代可吊掛手機掛繩的吊飾孔設計。

▲機身側邊改為待有稜角的設計

▲機身結構

▲強調數位類比最佳化的線路設計,同時採用鍍金焊錫

NW-A306 雖然由於產品定位與機身小型化設計,仍繼續沿用 S-Master HX 作為音訊的數位類比轉換與放大架構與延續數位類比分離的電路板,不過藉由使用與高階機型相同的含金音響焊錫、低電阻電池等提升聲音的細節,雖然這些細節可能不足以說服規格控,不過熟知音響設備特性的消費者應該會理解電路板的傳導效率、改善電源傳輸等對整體表現的差異。此外雖然 NW-A306 不支援平衡端子,不過其 3.5mm 插槽與老旗艦機 NW-ZX2 同樣具備四極地極分離模式,搭配對應的耳機可減少干擾與提升分離度。

▲處理器自飛思卡爾 i.MX 改為高通 Snapdragon 630 同級平台

NW-A306 不再使用 NW-A100 的飛思卡爾 i.mx 平台,改高通系的 Snapdragon 630 系平台,同時作業系統也升級到 Android 12 ;借助改為趨近主流的高通平台, NW-A306 也獲得體驗的全方位提升提升,其中包括搭配 W,Music 可提供長達 36 小時的電力,以及可支援包括 LDAC 與 aptX Adaptive 等編碼規格,另外在待機模式也有更好的電池管理能力,不像先前機型不得不使用閒置關機避免電池異常消耗問題。

▲ W.Music 介面與高階機種略有不同

由於 Walkman NW-A306 仍追求攜帶的便利性並未加大螢幕尺寸,相對於現在 Android 手機螢幕動輒 6 吋以上, Walkman NW-A306 使用的 3.6 吋 HD 螢幕簡直是小的不可思議, Sony 團隊雖然未更改基本使用介面,不過針對 W.Music 的使用體驗調整 app 主畫面的配置,透過更適合在小尺寸螢幕辨識的圖標提升使用者體驗。

▲使用 USB DAC 時也記得將系統連接模式改為 USB DAC 模式

相較 Walkman NW-A100 系列, NW-A306 雖然並未加入藍牙雙向傳輸功能,但卻具備 USB DAC 模式,只要在系統中啟用,即可連接到電腦主機或是手機充當 USB DAC 使用,若有進一步使用 WASAPI 或 ASIO 驅動的需求,也記得連接後至 Windows 更新當中的選用更新安裝 Sony 官方版本的驅動才能啟用,否則預設僅會使用 Windows 的 USB Audio 2.0 通用驅動;另外若搭配手機使用時,也請留意使用的雙向 USB Type-C 與手機是否支援 OTG 模式。

▲各項音質功能,其中黑膠唱片處理與 DC 相位器無法套用到藍牙輸出

畢竟受限產品定位、尺寸、電池容量等因素, Walkman NW-A306 的表現雖然優於前一代 NW-A100 ,然而扣除聲音的清晰度以外,聲音的深度與高低兩頻的延伸感仍不及更早期的高階機 NW-ZX300 ,雖然開啟 ClearAudio+ 技術能夠使聲音聽起來較為愉悅,不過並不能改變先天聲音體質較差的物理限制。

▲比起一般手機的耳機孔, NW-A306 的輸出仍具更多細節與分離敢

此外, NW-A306 還具備來自高階機型的音訊強化技術,包括 DSEE-Ultimate 、 DC 相位線性器與黑膠唱片處理器等,不過筆者比較一輪之下仍認為 ClearAudio+ 是相對能改善 NW-A306 聽感的數位處理功能;然而聽感的差異也是由於筆者長時間使用 NW-ZX300 、近期購入 NW-WM1AM2 與具一定水準的耳機才覺得一聽就有感差異,對一般使用者則仍感受到優於手機的 3.5mm 孔輸出表現。

相較於直接作為搭配中高階有線耳機使用,筆者認為 Walkman NW-A306 另一個使用價值則是搭配藍牙無線耳機,因為 NW-A306 不只支援 aptX 與 LDAC 高音質格式,同時在啟用藍牙連接模式時,還可一併啟用 DSEE-Ultimate 將音樂升頻至 24bit 96kHz (受限 LDAC 格式極限)或使用 ClearAudio+ 強化聆聽體驗,同時使用第三方應用程式也同樣可套用。

雖說藍牙技術相較有線輸出已經減少搭配不同裝置的變因,然而對支援包括 aptX Adaptive 與 LDAC 的耳機而言,若透過連接到 NW-A306 不僅能夠發揮高音質格式的優勢(畢竟並非所有手機都支援這兩項格式),縱使是聆聽非無損內容,亦可透過 DSEE Ultimate 提升傳輸訊號的資訊量,進一步提供較好的藍牙無線聆聽細節。不過稍微可惜的是 NW-A306 的 360 Reality Audio 僅支援音樂模式,無法觀看支援 360RA 格式的影片。

▲仍可選擇模擬卡帶的 W.Music 播放畫面

雖然 NW-A306 的產品特質不同於針對發燒友的 NW-ZX707 ,但卻給與希望不要占用手機電力,或是想獲得較好藍牙音訊體驗的現代音樂愛好者容易攜帶且專注於音樂播放的裝置,同時還可提供一天以上的音樂播放續航力,使用藍牙亦有超過 18 小時的電力。同時也承襲前一代產品在 W.Music 下可選擇模擬錄音帶轉動的畫面,增添音樂播放的娛樂性。

▲雖然內建空間不大,但插卡治百病

雖然相近的價格不少中國品牌有規格更好、螢幕更大的機型,但尺寸與重量完全不是同一個等級,續航力也相對更低,且 Sony 的 Android 系統經過 Google 服務框架完整授權,不須擔心因為 Play Store 改版影響第三方 app 的安裝;雖然音樂播放器現在已經是小眾、 NW-A306 則又是更小眾的追求輕盈與續航力高於音質規格,但也讓追求聆聽音樂樂趣的消費者仍有合適的選擇,不須屈就將手機充當音樂播放器的不方便。

▲只要透過支援 OTG 模式的手機與線材, NW-A306 還是可充當 DAC

相似的情境另一種選擇是用手機搭配俗稱「小尾巴」的無電池式小型 USB DAC ,以筆者的經驗確實這類小尾巴產品的聲音表現也相當出色,不過一方面需要消耗手機的電力(而且表現越好耗電越快),另一方面除非有獨立音量控制,否則以一般智慧手機的音控有時難以搭配入耳式耳機達到合宜的音量,尤其像筆者平時聆聽音量偏低,經常調到最低音量還是偏大聲;且別忘了獨立播放機不僅可獨立運作,還可藉由記憶卡進一步提升儲存容量,同時 NW-A306 也是可以充當小尾巴 DAC 使用。

▲ NW-A306 的目的是將手機從兼用播放音樂的重擔解放出來,同時也支援最新的高音質藍牙編碼與數位補正技術

如果以筆者個人的需求, NW-A306 恐怕不會是筆者首選,畢竟筆者還是希望音樂播放機能明顯壓倒性的優於手機的耳機孔輸出; NW-A306 的目標客群是希望能將手機從兼差音樂播放主機的身分釋放出來,除了搭配有線耳機外還可搭配高音質無線耳機使用的使用者, NW-A306 僅需比小尾巴 DAC 多一點空間,就具備獨立音樂播放與支援主流高音質藍牙標準以及長續航力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