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坑輕軌試營運搭乘心得:大坪林環狀線轉乘、1個月免費、無人車站自助開門

2023.02.10 05:16PM
照片中提到了K05、景文科大站、Jinwen University of Science,包含了電車、快速運輸、電車、汽車、運輸

安坑輕軌今日開始試營運,轉乘時可搭乘環狀線至十四張站並出站,重新刷票進站才能搭乘。安坑輕軌共有9站,起站K01在雙城站,9站中有4站為平面車站,包含雙城站、台北小城站、耕莘安康院區站和景文科大站,可以直接過馬路就進站搭車。車廂座位和淡海輕軌相似,設計有大片車窗可以看到乘車風景,車速也不快搭乘起來和環狀線也很相像。安坑輕軌從2月10日開始至3月12日每日早上10點至晚上18點,都可以持一卡通、悠遊卡和iCash愛金卡免費搭乘。

2023安坑輕軌通車懶人包:日期時間、路線圖、車票票價、環狀線轉乘、試營運1個月免費搭乘

環狀線轉乘需出站 轉乘站為十四張站

要搭乘安坑輕軌需先搭乘環狀線抵達十四張站後刷票出站,經過連接的天橋後再次刷票才能搭乘安坑輕軌。安坑輕軌採用無人車站形式沒有站務員,由乘客進出自行刷卡。

列車進站後也是採取由乘客自行按下閘門按鈕來開門,在燈號熄滅之前都可以按鈕開門進出。優點是進出無乘客車站時可以有效減少開關閘門時間,缺點是當人潮較多閘門可能會開開關關。目前列車門手動開啟後一段時間後會自動關門,當有人要進入時可再按開關開門,直至閘門燈號熄滅為止。


▲安坑輕軌捷運路線圖,K01為雙城站、K09為十四張站,十四張站同時為轉乘捷運環狀線的轉乘車站。


▲搭乘安坑輕軌從環狀線十四張站出站後,可以過刷票卡右側的天橋抵達安坑輕軌。


▲2月10日正式開通首班車在一早就額滿,後面陸陸續續開始累積排隊人龍。


▲中午12點整時隊伍已經繞了4、5圈,大概要下午16點才能搭上車。


▲安坑輕軌除了連接環狀線的天橋之外,下方也有入口可以進入。


▲從正式開通日至3月12日每天早上10點至晚上18點,都可以持一卡通、悠遊卡、iCash愛金卡免費搭乘。

平面車站列車會等紅綠燈 用路人會穿越軌道

安坑輕軌9站中的雙城站、台北小城站、耕莘安康院區站和景文科大站平面車站,輕軌行駛於平面道路時會依照紅綠燈等燈號行駛,用路人駕車或行走時可能會需要穿越軌道,候車或鄰近車輛與軌道時就需要特別注意路況。行人到車站搭車時也會需要等候紅綠燈才能前往月台,感覺和搭乘公車十分相像。


▲安坑輕軌9站中有4站為平面車站,過馬路就可以進入月台。


▲站在月台上可以清楚看到列車進站,冬季在這裡候車應該會非常冷。


▲車站採用無人車站形式,月台設有進站與出站刷票機,由乘客自行刷卡進出站。


▲用悠遊卡搭乘安坑輕軌線,到3月12日前可免費搭乘。


▲景文科大站在安坑輕軌站的正中間,搭到新和國小站時可能是車輛調度或是閘門頻繁開關讓列車在站內等了約10分鐘才發車,從景文科大站回到十四張站時總計花了約25分鐘。


▲月台設有加值機,要搭安坑輕軌需事先準備電子票證,若要買單程票需先進入站體於站內售票機買票後,再返回入口閘門處刷卡搭乘。

卡其色系的安坑輕軌車輛與配色

安坑輕軌列車共有5節車廂,車體外觀和車廂內座椅設計都採用卡其色色系,座椅擺放模式和淡海輕軌類似,有與車窗平行的座椅ㄝ也有面對面的4人座位,位子不算多但是等到開通後平時搭乘應該是都可以坐得到位子。車廂設計有大片車窗,可以欣賞沿途風景,不過搭乘時發現窗外多是草皮樹林以及墓園,晚上搭乘可能會是一片漆黑。


▲列車到站後等到燈亮時就能按鈕開門,燈滅後按鈕就會無效。


▲車廂座位採用卡其色設計,呼應車體外觀的卡其色。


▲座位配置類似淡海輕軌,有面向車窗也有4人對坐的座位。


▲車廂設計有大片的車窗可以欣賞戶外風景,首班車在同時間抵達景文科大站。


▲車廂內部的冷氣空調也很舒適,走道寬敞,人潮恢復正常後搭乘應該會舒服許多。

車速不快但舒適 安坑地區通勤時間不會再遇到塞車

安坑輕軌搭乘起來和淡海輕軌非常相似,都是採用無人車站形式自己刷卡進出站,另外開關車門需要自己按鈕開門,操作上很像搭乘電梯。車速不快但是搭乘起來很舒適,但是到達終點站時的煞車力道過猛讓車上的乘客都嚇了一跳。以往居住在安坑地區的居民通勤時有高機率會遇到塞車,現在有搭乘安坑輕軌的選項,可讓通勤時間不會塞在路上有助於當地居民上下班。


▲抵達十四張後列車煞車過猛,不知道是否日後會改善。


▲從安坑輕軌十四張站下車後,就可以利用天橋前往環狀線轉車。


▲搭乘首班車會贈送的通車紀念卡,限量只有120張。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