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正式公布 2023 年旗艦 Galaxy S23 系列機型後,台灣三星也在第一時間提供 Galaxy S23 Ultra 的測試機供快速體驗,雖然單看外型與規格 Galaxy S23 Ultra 相較於 Galaxy S22 Ultra 沒有全面性的改變,然而採用 Snapdrgaon 8 Gen 2 for Galaxy 特別版平台後,輔以全新的 200MP 主相機元件,使 Galaxy S23 Ultra 有更出色的使用體驗。
從結論來說,筆者認為 Galaxy S23 Ultra 的體驗升級關鍵在於更低的發熱、更好的續航力、更出色的夜拍、更方便的指紋辨識功能。
Snapdragon 8 Gen 2 for Galaxy 帶來的大幅體驗升級
▲盒裝亦強調採用再生紙進行印刷
▲一些處理器與平台的基本規格
三星 Galaxy S22 系列最為消費者詬病的,恐怕還是由於搭載 Snapdragon 8 Gen 1 後,由於考慮平台在持續高負載使用的體驗,初期在進行較重負載的內容會鎖定時脈使效能可維持在可靠階段,但也因此引發不少爭議;其次由三星半導體代工的 Snapdragon 8 Gen 1 普遍也有容易發熱、耗電等惡評,處理器可說是 Galaxy S22 最主要惡評的來源。
▲效能表現較 Snapdragon 8 Gen 1 更出色
不過今年三星除了採用高通新一代的 Snapdragon 8 Gen 2 平台以外,也強調是與高通深度合作的 Snapdragon 8 Gen 2 for Galaxy 特別版本,將 Prime Core 自標準版本的 3.2GHz 提升至 3.36GHz ,此外亦把主要感光元件更換為可發揮 Snapdrgaon 8 Gen 2 完整影像功能的型號,包括率先啟用 Snapdragon Sight 的認知 ISP 功能。
筆者要補充的是雖然會有媒體認為 Snapdragon 8 Gen 2 for Galaxy 相較標準版本除了時脈以外還有部分功能性差異,不過實際上這些功能仍為 Snapdragon 8 Gen 2 原有的功能,只是要啟用這耶功能需滿足使用合乎規格的感光元件(例如夠大的影像快取、寫入通道頻寬等),另外部分功能也需要額外進行解鎖。
回到此次 Galaxy S23 系列在相機主打的 Snapdragon Sight 的認知 ISP 功能,該功能是透過語意認知 AI 進行畫面中的物件構成,同時再把不同的物件拆解後,再依照物件類別分別進行處理,例如一張逆光人像的用餐照片,就會至少拆解成人物、餐點、餐桌與背景等,再以 AI 增強方式將拆解的物件進行處理後重新合成影像。
看似相近但更為方正的設計語言
▲機身線條看似與前一代相近,不過更為方正
▲玻璃彎曲的面積更小、曲度更陡峭
回到 Galaxy S23 Ultra 本身, Galaxy S23 Ultra 的設計語言與 Galaxy S22 極為類似,同樣是延續 Galaxy Note 系列上下平直以及採用前後雙曲面玻璃的設計,再搭配鏡頭獨立圓點機背設計,同時今年機背設計語言也成為 Galaxy S23 全產品的共通設計語言,加上統一的機身色調,三款機型也更有隸屬同一家族的設計感。
▲螢幕正面的玻璃變得更平整
雖然 Galaxy S23 Ultra 乍看下與 Galaxy S22 Ultra 酷似,不過細看就會發現側邊的設計仍有變化,相較前一代機型, Galaxy S23 Ultra 更趨近方正,這是由於 Galaxy S23 Ultra 雖與 Galaxy S22 Ultra 同樣使用前後曲面玻璃,且螢幕對角線尺寸也完全相同,但兩者的關鍵差異在於前後玻璃的凹折設計不同。
▲鏡頭模組呈現三高二低的布局
Galaxy S23 Ultra 邊角凹折的角度相較 Galaxy S22 Ultra 更大、凹折的面積縮減,使得側邊框的面積增加,從機身底部往上看,不同於前一代側邊近似三角形, Galaxy S23 Ultra 呈現梯形的形狀,筆者相對之下更喜歡 Galaxy S23 Ultra 的手感。此外也由於凹折面積變小,使正面的螢幕面積增加,更貼近傳統平面螢幕的視覺,但保有雙面曲面螢幕的無邊際感。
▲筆者個人相當喜歡這次的綠色
雖然螢幕規格看似未變,不過 Galaxy S23 Ultra 加入全新的 Vision Boost ,這項技術是依據環境光源色溫的螢幕調整功能,可依照三種種環境色溫與環境亮度進行包括螢幕色調與對比的調整,盡可能維持在不同環境的螢幕閱讀舒適性與肉眼所見顏色的一致性。
指紋辨識感應面積更大、反應更快
同時, Galaxy S23 Ultra 的螢幕還具備一項筆者覺得相當重要的特色,即是採用高通新一代 Snapdragon 3D Sonic Sensor Gen 2 超音波指紋辨識技術,雖然這項技術公布已久,不過三星至 Galaxy S22 世代仍使用上一代技術,相較先前的技術 Snapdragon 3D Sonic Sensor 最大的優勢是有更大的感應面積與辨識速度。
雖然 Snapdragon 3D Sonic Sensor Gen 2 還未達到隨便按都能辨識的面積,但只要手指大至落在螢幕中軸下方接近桌面換頁圖示的位置即可解鎖,不會如先前須按壓較精確的位置;然而由於先前 Snapdragon 3D Sonic Sensor 搭配保護貼後會有觸控辨識度下降的情況,目前手邊沒有保護貼可搭配,還未能確定新一代技術是否有所改善。
續航力大幅提升、發熱亦更低
▲高亮度 1440P 120Hz 續航力
▲高亮度 FullHD 120Hz 續航力
▲低亮度 FullHD 90Hz 續航力
▲ FullHD 60Hz 低亮度續航力
▲低亮度 720p 60Hz 續航力
▲高亮度設定在瀕臨紅色警告線前
此外,雖然 Galaxy S23 Ultra 的電池容量並未提高,仍維持 5,000mAh 的額定容量,然而由於 Snapdrgaon 8 Gen 2 for Galaxy 的能源效率提升,在亮度拉至安全警告線前以及使用 FullHD 120Hz 流暢模式時,續航電力自原本近 9 小時提升至近 10 小時,同樣高亮度 1440P 120Hz 則為 8 小時,低亮度下 FullHD 120Hz 為 12 小時, 60Hz 為 17 小時,若調整為 720P 60Hz 與低亮度則可達到 19 小時電力。在類似的情境下約比前一代機型高出 20% 續航力,然而由於電池容量相同,螢幕規格也沒有明顯變化,表示處理器的能源效率與平台電力管理亦有明顯提升。
至於 Snapdragon 8 Gen 2 for Galaxy 的效能也是有感升級,除了單次測試的數據更漂亮以外,關鍵在於進行 3DMark 壓力測試的持續效能補僅下滑幅度較低,且效能開始下滑的曲線相當趨緩,未出現斷崖式衰竭,至於發熱則與日前在 2022 年 Snapdragon 峰會的工程機類似,約略在 43 度至 44 度,除了處理器以外,據稱三星也強化 Galaxy S23 Ultra 的均溫版設計,不過據稱三星的功率調度仍預設以穩定性優先。
相機主鏡頭升級對焦更快、夜拍更強的 200MP 元件
▲雖然鏡頭規格僅有主鏡頭升級,不過全新的 ISP 引擎與語意切割影像增強技術使影像品質獲得提升
對一般消費者體驗較直接的相機功能部分, Galaxy S23 Ultra 將前鏡頭與後主相機模組換上全新的元件;雖然相較前一代使用 40MP 元件,此次前相機降為 12MP 規格看似變差,但實際上這張新元件卻具備 60fps 的 SuperHDR 技術,同時輔以處理器 ISP 的新一代影像處理與辨識功能,反而有更好的自拍品質。
▲各種情境拍攝的照片
主鏡頭則採用三星自家的新一代 200MP 感光元件,這張感光元件不光只是比先前的 108MP 元件畫素更為提升,同時也具備畫素 16 合併、畫素 4 合併模式提升日常與夜拍表現,另外也借助全新的 Quad Pixel 四畫素相位對焦技術使大片幅元件也具備更好的對焦速度。此外雖然光學模組維持與前一代相同的 85 度 f1.7 ,不過防手振模組擺幅提升一倍,也進一步提升手持拍攝的成功率。
▲ 30X 的表現比先前機型更為出色
▲ 100X 的畫面還是只有堪用的表現
在實際拍攝的體驗部分,最有感的是全新的 200MP 主鏡頭相較先前 108MP 主鏡頭在連續追蹤對焦的時候產生焦點拉風箱的情況變小,同時在結合語意切割後的影像處理也更為細膩,針對不同的拍攝物件的效果更出色,唯獨拍攝食物題材的食物主體曝光值似乎偏高;而長焦鏡頭雖然模組雖然硬體規格未變,不過借助 Snapdragon 8 Gen 2 for Galaxy 提升的 ISP 與 AI 影像處理,在 30 倍的可用度也較前一代顯著提升,不過拉至 100 倍還是沒那麼好用。
夜景拍攝更出色
在夜景拍攝部分, Galaxy S23 Ultra 透過夜景合成技術能夠輕鬆拍出清晰且曝光對比正確的低光源照片,在手持拍攝時,受惠基於高速連拍的多重曝光合成,在標準夜景主鏡頭僅須手持 1 秒即可進行合成,而其它三個鏡頭則需要 2 秒的時間,但仍比早期動輒 5 秒以上方便許多,也顯見新一代感光元件搭配持續提升的處理器 ISP 帶來更便利的效果。
▲可藉由天文指示引導支到天上的星系
▲ Lightroom for Galaxy 的功能畫面
▲使用 ExpertRaw 輸出的 DNG 轉 JPG ,顏色與對比較為原始
▲夜拍的 JPG 相當出色
另外,對喜愛拍攝星空題材的朋友, Galaxy S23 Ultra 的 Expert Raw 模式加入星空指南功能,除了具備多次曝光星空合成以外,更重要的是還加入結合定位系統與陀螺儀的星空位置提示功能,只要打開後對準夜空,即會在畫面顯示各星系與星座的位置,無論是作為拍攝特定題材,或是幫助認識星空都相當方便。
難以用規格反應的體驗有感升級
▲系統各項設定細節
至於基本使用部分,由於三星後續也會陸續將 OneUI 5.1 推播到旗下旗艦機種,故除部分功能以外恐怕與前一代機型不會有太顯著的功能差異,畢竟單純就效能的角度,近年旗艦機在系統層對一般使用者都有些效能過剩的跡象,除非處理器架構設計瑕疵影響基本體驗,否則主要的差異多半在於如影像處理、能源管理等層面。
▲雖然外型與規格看似變化不大,然而使用體驗則使 Galaxy S23 Ultra 較前身更值得購入
整體而言, Galaxy S23 Ultra 相較前一代產品改善處理器的功耗管理表現,帶來更好的整體效能與續航力,同時主相機不單只是帳面上的數據提升,影像品質、夜拍效果、對焦速度與防手振也隨之強化,此外搭載高通 Snapdragon 3D Sonic Sensor Gen 2 指紋辨識也能更容易透過指紋進行解鎖,雖然光看規格感覺變化不大,但實際體驗卻提升不少。
1 則回應
看完整個滅火,是不是我螢幕壞掉啊?
還是這篇文章沒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