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為協助非自願離職之勞工重返職場,並且保障勞工在失業期間的基本生活,2023年失業補助將可提供符合指定資格之失業勞工最長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60%的補助金額。而在疫情趨緩後,失業補助也回到以臨櫃為主的申辦方式,勞工可以準備非自願離職證明、身分證明等文件親自前往各地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完成失業認定手續。本篇介紹2023年勞動部失業補助申請資格、流程、金額、以及申辦地點,其他更詳細的資訊民眾可以參考勞動部網站,或是直接洽詢各地就業服務處與就業中心。
2023失業補助:失業給付、職訓津貼、提早就業津貼
就業保險之失業補助提供非自願離職勞工一定的生活保障,而雖然統稱為「失業補助」,不過失業補助可以詳細劃分為「失業給付」、「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提早就業津貼」共3種類型。其中「失業給付」就是一般民眾認定的失業補助,提供給失去收入來源且符合資格的民眾申請,讓失業民眾能夠維持一定的生活品質。在一般情況下,失業給付最長可以請領6個月,不過若是勞工已年滿45歲,或是領有身心障礙證明,將有最長9個月的失業給付請領時間。
「失業給付」和「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無法同時申請,二者最大的差異就是民眾是否有參與政府舉辦的各項職業訓練課程。如果沒有參加職訓課程,則請領的是失業給付,而若是參加了職訓課程,民眾就會一邊上課、一邊領取職訓津貼,領取金額與失業給付相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職業訓練有課程參與的限制,如果民眾中途自行離開訓練或遭到退訓,政府可以撤銷或是廢止補助。
至於「提早就業獎勵津貼」則是鼓勵民眾提早就業,當民眾在請領失業補助,或是正在職訓期間中找到工作,同樣可以將剩下的失業補助金額領完。提早就業津貼讓民眾可以領取50%未領完的失業補助,也就是未領完的失業補助金,民眾仍然可以領取其中的50%。
- 失業給付:符合失業給付資格時可申請。
-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符合失業資格,有參加職業訓練時可申請。
- 提早就業獎勵津貼:在失業補助期間找到工作後可申請。
▲雇主依法需要替勞工加保就業保險,當勞工遇到非自願離職的失業情況時,就業保險將提供勞工失業給付、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等相關補助,若是勞工提早完成就業也將發給提早就業獎勵津貼。圖片來源
▲在失業給付以外,如果民眾有參與職業訓練,則可以請領「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而若是民眾在失業給付請領期限額滿之前提早就職,則可以請領「提早就業獎勵津貼」。圖片來源
2023失業補助:誰可以申請?失業給付申請資格、非自願離職條件
並非所有失業勞工都符合失業給付的請領資格。首先,勞工必須要投保就業保險,且在離職退保當日前3年內,保險年資合計滿1年以上。白話來說,勞工在失業之前的3年內,必須擁有合計至少1年的工作資歷。若勞工沒有就業保險的投保資歷、或是僅投保勞工保險卻沒有就業保險,則勞工將不符合失業給付的申請資格。
申請失業給付的另外一項重要條件是「非自願離職」,換句話說勞工如果是主動離職、自願離職則同樣無法請領失業給付。非自願離職之情況包括勞工因投保單位關廠、遷廠、休業、解散、破產宣告離職,或是符合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之情事,詳情可參考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最後,在申請失業補助時,職訓局人員會先協助勞工辦理求職登記、或是安排職業訓練。當勞工在14日內無法就業或安排職業訓練者可申請失業給付,若是接受職訓者則申請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如果勞工沒有嘗試就業,或是沒有參與課程訓練,則同樣不符合失業給付的請領資格。
失業給付申請條件:
- 非自願離職。
- 離職退保當日前3年內,保險年資合計滿1年以上者。
- 具有工作能力及繼續工作意願。
- 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14日內仍無法就業或安排職業訓練者。
-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何謂非自願離職?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申請條件:
- 非自願離職。
- 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
- 經安排參加全日制職業訓練。
提早就業獎勵津貼申請條件:
- 符合失業給付請領條件。
- 失業給付請領屆滿前受僱,並依規定參加就業保險滿3個月以上。
▲申請失業給付之勞工必需滿足非自願離職、保險年資、有工作意願、以及求職登記等條件。圖片來源
▲勞工保險、就業保險是各自獨立的社會保險制度,而失業給付為就業保險的給付項目,因此僅有參加就業保險之勞工可以請領。不過事業單位無論雇用人數多寡,依法都需替勞工加保就業保險,因此勞工只要就職就會擁有就業保險年資。圖片來源
2023失業補助:失業給付領多少?可以領多久時間?
失業給付、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的補助金額相同,皆是依據「申請人離職前6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的60%來計算,也就是以工作最後6個月的投保薪資平均為計算基準。若是勞工有扶養之眷屬,例如無工作收入的父母、配偶、未成年子女或身心障礙子女,則每1名眷屬可加給給付10%,最多加計至20%。
一般人最多可以領取6個月的失業給付,如果申請人失業時年滿45歲,或是領有身心障礙證明,則可以請領9個月。不過如果是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則無論申請人的年齡和資格,皆最多發放6個月。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將依照申請人實際參與訓練的起迄時間,以30日為1個月的區間發放,因此申請人需先參加訓練,後才能領取補助金。
失業給付補助金額、補助時間:
- 申請人離職退保當月的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60%。
- 請領期間,有扶養眷屬者,每1人按10%加給給付,最多至20%。
- 最長發給6個月,年滿45歲或身心障礙者最長9個月。
- 失業給付給付標準及期間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補助金額、補助時間:
- 受訓期間,按其離職退保當月的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60%。
- 請領期間,有扶養眷屬者,每1人按10%加給給付,最多至20%。
- 最長以發給6個月為限。
- 依照申請人實際參訓起迄時間,以30日為1個月核算發放。
- 中途離、退訓者停止發放。
-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給付標準及期間
提早就業獎助津貼補助金額:
- 於失業給付請領期限屆滿前受僱,依規定就保滿3個月以上。
- 尚未請領之失業給付金額(以最後一次失業給付金額為基礎)之50%。
- 一次性發放,無期間限制。
-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給付標準
▲失業給付的請領金額將依照勞工的月投保薪資計算。如果有扶養眷屬,則每名眷屬可加給給付10%,最多加計至20%。圖片來源
▲失業給付的請領時間以6個月為標準,若是勞工已年滿45歲、或是領有身心障礙證明,則最長可以請領9個月。圖片來源
2023失業補助:該如何申請?可以線上申辦嗎?
雖然失業補助曾經開放線上申請管道,不過隨著疫情趨緩,失業給付、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將以臨櫃申辦為主,至於提早就業獎助津貼則是可以前往勞工保險局網站線上申辦。
符合失業給付請領條件之申請人,應於離職退保後2年內,檢附相關證明文件親自前往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申請失業認定及接受就業諮詢。在申請時需準備的文件包括身分證、失業給付申請書、離職證明書、最高學經歷證明影本、存摺影本、以及身心障礙或是撫養眷屬證明文件。若是離職證明書取得有困難,可以在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同意之後,以書面註明理由代替。離職證明文件或書面內容應載明申請人姓名、投保單位名稱及離職原因。
在就業服務處申辦時,民眾將會填寫失業認定書,並且由承辦人員協助新工作媒合,或是安排職訓課程。在遞交失業給付申請書後的14日內,民眾需前往填寫的工作進行面試,14日後仍未找到工作則需攜帶文件回到就業服務處,由承辦人員協助完成失業認定,補助金將於15日內發放。未來申請人需每月提供求職紀錄,才能持續領取失業給付。
失業給付申請時間、準備文件:
- 需於離職退保後2年內,親自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
- 國民身分證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影本。
- 失業認定、失業給付申請書及給付收據。
- 離職證明書,或定期契約證明文件。
- 被保險人本人名義之國內金融機構存摺影本。
- 身心障礙證明。
- 受扶養眷屬之戶口名簿影本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影本。
- 為安排推介就業與職業訓練,申請人可準備最高學歷及經歷證書影本、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證照或執業執照影本、曾接受職業訓練之結訓證書影本。
- 失業給付請領手續
- 就業服務據點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申請時間、準備文件:
- 需於離職退保後2年內,親自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
- 國民身分證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影本。
-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申請書及給付收據。
- 離職證明書,或定期契約證明文件。
- 國民身分證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影本。
- 被保險人本人名義之國內金融機構存摺影本。
- 受扶養眷屬之戶口名簿影本或其他身分證明文件影本。
-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請領手續
- 就業服務據點
提早就業獎助津貼申請時間、準備文件:
- 於符合請領條件之日起2年內,向勞保局申請。
- 也可前往勞保局「個人網路申報及查詢作業」網站線上申辦。
- 提早就業獎助津貼請領手續
▲疫情間失業給付開放線上申辦,不過目前以臨櫃申辦為主,並且將視疫情情況調整。
失業給付不影響退休金、無申請次數限制
申請失業給付並不會影響退休金,這是因為老年給付屬於勞工保險,而失業給付則是屬於就業保險,二者是不一樣的社會保險制度,不會互相影響。因此,就算民眾申請失業給付並且請領到期限為止,也不會影響老年給付時勞保年資之計算,未來民眾退休時的相關資格、請領金額仍然是以勞工保險年資為準,而非就業保險。
民眾在經過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完成失業認定後,勞保局在審核完畢後將於10個工作日內核付,並且於核付後的3至5個工作日匯入款項至民眾之指定帳戶裡。另外失業補助並沒有申請次數的限制,因此民眾如果3年內累積了1年的就保資歷,又再次遇到非自願離職的情況,則同樣可以申請失業補助,失業補助也同樣不會影響勞保退休金。
如果民眾對於失業補助、失業給付等還有更多問題,可以前往勞保局官方網站查詢、撥打電話(02)23961266轉2862,以及實際前往「各地就業服務據點」尋求協助。而若是民眾在受領失業給付期間另有工作,則總額低於基本工資者不予扣除,但若是收入加上失業給付的總額超過平均月投保薪資80%,將自失業給付中扣除。詳細說明可參考勞保局問答集。
失業補助專區:
▲失業補助領取與失業期間打工收入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