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年可說是華人最重要的民俗節日,習俗上這一段日子裡不僅要迎神、送神、開工拜拜、慶祝天公生日,家家戶戶也要祭拜祖先、地基主、財神、土地公等,並且注意相關習俗和禁忌避免影響到未來一整年的運勢。2023年春節過年時間為除夕1月21日、大年初一1月22日,到底春節過年有哪些日子要拜拜?該如何拜、要拜誰、要準備哪些供品?2023春節過年有哪些習俗和禁忌需要注意呢?本篇將依序解答。
開工拜拜吉日、吉時整理: 開工拜拜與禁忌
在了解家家戶戶的拜拜流程之前,如果是公司行號的負責人,在春節過年期間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當年的開工拜拜時間。2023年的開工吉日可以選擇1月26日初五、1月29日初八、或是2月2日初十二,其中又以選擇1月26日初五者為多,吉時為上午5點至11點。
開工日祭拜財神、土地公、地基主,一說祭拜玉皇大帝、五路財神、土地公。開工拜拜的供品可準備三牲五果,還有發糕、甜湯、福金等帶有祝福意義的供品,種類最好3種以上,數目以3、5、7等單數為宜。如果是小公司,供品也可以簡單辦理,不過需注意蘋果有「貧」的諧音,因此可以避免,還有鳳梨酥、桃酥等,因為酥諧音「輸」,也較不適合做為開工的供品。
開工拜拜供品:
- 三牲。
- 清茶或酒3杯。
- 3或5種水果,如鳳梨、橘子、蘋果、梨子、柚子。
- 3或5個發糕或蛋糕。
- 甜湯圓、紅豆等五榖,象徵五穀豐收。
- 餅乾、糖果。
- 香爐可以使用米杯代替。
- 可準備鞭炮於祭拜後施放。
- 各地祭拜的紙錢不太相同,可至金紙店詢問。
▲在開工拜拜結束後,許多公司行號會發送發財金。開工紅包也有「開工見紅」的象徵。
除夕送舊:除夕拜拜、習俗、禁忌整理
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是為「除夕」,有不少家庭會在這一天祭拜眾神,感謝過去的照顧。除夕的拜拜對象包括神明、祖先、地基主,其中神明可以包括天公與家神,通常會在子時祭拜天公、太陽升起後祭拜家神、下午在廚房拜地基主、傍晚團圓飯的時候祭拜祖先,簡化版本則是將天公與家神一起於子時祭拜。
除夕最常見的習俗就是守歲,傳說守歲是防止年獸的侵害,因此人們要在除夕夜裡穿紅衣、點紅燈,徹夜不眠。年夜飯也是除夕的重要習俗之一,菜色會有具有吉祥意義的年糕、不可咬斷的長年菜、有招財涵義的水餃,而「魚」不能夠吃完,要留一點代表「年年有餘」。
在除夕當天晚上也有發紅包的習俗,需注意紅包內的鈔票需要以新鈔、新的紅包袋為主,象徵全新的開始。在發送紅包時,切記紅包袋不能夠將封口貼死,封口就代表「最後一次」,不適合用在新年紅包。若是想了解2023紅包行情、紅包該包多少,可以參考「2023年春節過年紅包怎麼包」文章介紹。
除夕拜拜:
- 對象:神明、天公、地基主、祖先。
- 時間:神明於子時祭拜、地基主於中午祭拜、祖先於傍晚祭拜。
- 拜神明供品:三牲五果、年糕、酒或清茶3杯。金紙為天公金、壽金、四方金。
- 拜地基主供品:飯菜、雞腿、酒或清茶3杯。金紙為四方金、刈金。
- 拜祖先供品:三牲、家常飯菜(團圓菜)、年節食品。金紙為四方金。
除夕禁忌:
- 忌在外逗留。
- 忌曬衣,不可讓衣服濕過年。
- 忌說不吉利的話,會厄運一整年。
- 忌拿剪刀,代表會把財運剪掉。
- 忌打碎器物,代表破運、破財。
- 忌打開箱子、櫃子,傳說在天亮前不可開箱櫃,才能守住上天給的錢財。
- 忌亂倒污水、倒垃圾,會倒出家中的財運和福氣。
- 忌串門,亦即年夜飯不能讓人打擾,「踩年飯」會讓家人不得安寧。
- 忌早睡,除夕守歲替長輩添壽、迎好運。
- 圍爐時不可直接咬斷長年菜。
- 圍爐時需留下魚頭魚尾。
- 玄關大門春聯不倒貼,避免倒光福氣。
▲除夕的禁忌五花八門,不只包紅包,貼春聯也有一些習俗需要注意。
初一迎新年:初一拜拜、習俗、禁忌整理
大年初一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天,傳統上會從去年的年末開始一系列的送神祭祀,直到新年的迎神拜拜到元宵節為止。因此大年初一也是拜拜的日子,通常大年初一會拜天公,也就是玉皇大帝,時間落在大年初一的子時,為此有不少民眾會選擇除夕熬夜,直到年初一子時祭拜完畢後再去就寢。
初一的習俗包括穿新衣、戴新帽等,穿著新的衣飾也象徵著全新的開始,有「除舊」的意涵。而大年初一最重要的習俗莫過於「拜年」,親朋好友互相拜訪、說吉祥話,彼此祝福對方未來的一年能夠平安順利。
大年初一拜拜:
- 對象:天公、祖先。
- 時間:天公於子時祭拜,祖先於午後或下午時段祭拜。
- 拜天公供品:齋菜6碗、年糕、發糕、鮮花、酒或清茶3杯。金紙為天公金、壽金。
- 拜祖先供品:三牲五果、年節菜色6碗、酒或清茶7杯。金紙為刈金、大銀。
大年初一禁忌:
- 不可以催促別人起床。代表對方整年都會被他人催促。
- 不可以和還在睡的人拜年。代表對方整年都會躺在病床上。
- 不可以早餐吃稀飯。早期稀飯是窮人家的食物,習俗認為初一吃稀飯會導致未來一年也都會窮困潦倒。亦有一說是往後遠行會碰到大風雨,是不好的徵兆。
- 不可以睡午覺。代表接下來一整年都會過得懶散,也就是沒有事業。
- 不可以使用刀具。剪刀等刀具有「破」的意涵,將來會發生許多紛爭或破財。
- 不可以借錢。代表財產外流,或是未來一整年都要靠別人援助。
- 不可以討債。代表雙方未來一年都會為金錢所苦。
- 不可以打掃家裡。初一到初四的垃圾為「財氣」,打掃會讓家裡財運被掃出去。
- 不可以洗頭。財運和財運會被洗掉。
- 不可以洗衣服。傳說初一、初二是水神的生日。
- 不可以打破東西。打破東西向來有破財破運的說法,若真的發生要說「碎碎平安」。
- 不可以回娘家。傳說初一回娘家象徵婚姻不睦,或是把娘家吃窮。
▲農曆新年第一天有許多禁忌,例如不可以說髒話、盡量穿亮色的衣服、也有人認為年初一不可以吃麵,因為吃麵運勢會「糊掉」。
初二回娘家:初二拜拜、習俗、禁忌整理
大年初二回娘家,在習俗上出嫁的女兒會在這天回娘家探望父母。同時農曆的初二、十六都是土地公「做牙」的日子,因此大年初二是農曆年的第一個初二,有人會將大年初二視作每一年的「頭牙」,相較於「尾牙」進行祭拜。此外民俗上還有「初二拜月老,明年回娘家」的說法,所以初二這天月老廟會人潮滿滿,許多信眾認為初二這天拜月老會特別靈驗。
早期初二是女兒與女婿一年一度回娘家的日子,又稱「回門」或「迎婿日」。而在回娘家時,女兒女婿在習俗上需要攜帶伴手禮表示孝敬父母,伴手禮又俗稱「回門禮」、「伴手」或「等路」,象徵女兒在夫家過得很好,父母可以放心。
初二拜拜:
- 對象:土地公。
- 時間:上午8點後,最晚19點前。一說下午15點至17點為宜。
- 拜土地公供品:葷或素三牲、水果、酒或清茶3杯、零食。金紙為壽金。
- 刈包、潤餅有「包錢」的象徵,有吉祥富貴的涵義。一說可以準備湯圓,讓土地公「呷甜甜」說好話。
- 若有求姻緣的需求可前往月老廟祭拜月老。
初二禁忌:
- 不可以睡午覺。代表接下來一整年都會過得懶散。
- 不可以使用刀具。剪刀等刀具有「破」的意涵,將來會發生許多紛爭。
- 不可以打掃。過年的垃圾代表「財氣」。另有說法女兒出嫁後是客人,不應打掃。
- 不可以洗頭。財運和財運會被洗掉。
- 不可以洗衣服。傳說初一、初二是水神的生日。
- 回娘家時需攜帶伴手禮,不可以空手回家。
- 回娘家時準備之禮金、禮品不可以贈送單數。單數代表不吉利。
- 回娘家時盡量早去早回,傍晚前離開。
- 回娘家時女兒女婿不要留下吃晚餐,早期認為會把娘家「吃窮」。
- 若在初二以外的時間回娘家,可攜帶一桶食油,代表「遊」不算數。
▲在傳統上已出嫁的女兒不能夠隨意回娘家,因為會分掉娘家的福氣。不過現代人觀念開放許多,在回娘家的時間上已經沒有太多的限制。
初三赤狗日:初三拜拜、習俗、禁忌整理
傳說女媧在初三當天捏出了赤狗,赤狗又名「赤口」,是熛怒之神,也就是憤怒之神,會帶來不吉利。初三是春節過年中的大凶之日,且因「赤」的台語發音類似「窮」,在這天容易與人爭執得面紅耳赤,或是導致貧窮。因此,初三赤狗日不宜和親朋好友拜年,也不適合宴客,如果民眾想要在初三這天外出安排行程的話,可以選擇到附近的廟宇拜拜,只要簡單攜帶3、5樣水果即可。
民間有傳言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因此大年初三有「早睡」與「老鼠分錢」的習俗。早睡是為了避免打擾老鼠娶親活動,但也有一說是用黑暗阻止老鼠娶親,以減少其繁殖的速度。而「老鼠分錢」則是指在廚房等老鼠常經過的地方,放置一點穀物、糕餅,用意在與老鼠分享一整年的豐收,將來可以減少鼠害。
初三拜拜:
- 廟宇祭拜,攜帶水果數量以三、五為佳。
- 出嫁的女兒可回娘家祭祖。
- 睡前在家中角落灑米、鹽巴、糕餅,作為老鼠娶親的嫁妝。
初三禁忌:
- 不宜外出、拜年,容易與人爭執。
- 不宜宴客,「赤」有「窮」的意義,宴客容易招來貧窮。
- 不宜熬夜,因夜晚老鼠娶親。
- 不宜吃米飯,傳說初三為穀物的生日。
- 不宜打掃,或是需要由外向內掃。因初一至初三的垃圾代表財氣。
▲俗話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飽」,在繁忙的春節過年後,初三終於可以稍微放鬆休息,也避免外出與人發生口角。
初四迎財神:初四拜拜、習俗、禁忌整理
大年初四迎財神,相傳初四是眾神回到人間的日子,因此初四最重要的習俗就是迎神、接神,舊時稱此為「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行神,後演變為接五路財神。早期迎神的流程非常複雜,不過因為現代人生活繁忙,初四迎神的流程簡化許多,基本上只需要準備壽金、刈金、土地公金、五路財神金、甲馬金,以及一些供品祭祀即可,也不妨多準備一些點心,因為傳說中財神喜歡吃甜食,吃了甜食才會回天庭說好話,是為「食甜嘴甜」。
大年初四有「吃折羅」的習俗,「折羅」就是過年的剩飯剩菜做成的大雜燴,可以使用各種方式烹煮,帶有「勤儉持家」的涵義。初四也是打掃家裡的日子,俗稱「扔窮」,將家裡打掃乾淨,丟棄垃圾,趕跑窮神。另外,初四時眾神回到人間,其中灶神會在初四這天清點戶口,因此初四這天全家人都要待在家中,準備豐富的供品迎接。
初四拜拜:
- 對象:財神爺。
- 時間:中午12點過後。一說上午就要完成。
- 拜財神供品:清茶3杯、鮮花、水果、甜品、盥洗用具。金紙可準備甲馬金。
- 可擺放「錢母」讓錢滾錢。
初四禁忌:
- 不可以出遠門,因為要待在家迎神,灶神也要清點戶口。
- 不可以小氣。小氣會讓神明遠離,把財氣帶走。
- 不可以使用針線。代表未來也會縫縫補補,或是矛盾不斷。
- 不可以吵架、說髒話。對神明不敬。
- 廚房要保持整潔。以免觸怒灶神。
▲初四除了前往廟宇拜拜之外,也可以注意家中的環境,吸引財氣上門。
初五開工:初五拜拜、習俗、禁忌整理
農曆正月初五又稱為「破五」或「隔開」,代表春節結束,百工百業在今天起重新開始營生。初五拜拜的祭拜對象為玉皇大帝、五路財神,而因為土地公也兼職當財神,所以初五也有祭拜土地公的習俗。在供品上,拜拜時可以準備和生意有關的供品,例如鳳梨代表「旺來」、橘子代表「吉利」、棗子有「招」的諧音,象徵「招財」。另外傳說財神爺喜歡吃甜食,因此發糕、紅湯圓、糖果等也都可以作為拜拜的供品。
初四眾神回歸人間,初五開始工作,在這天人民會祭拜財神,同時也要把窮困趕走。過年累積的垃圾在初五這天會累積成「窮氣」,因此初五需要有一場大掃除徹底清潔環境,是為「送窮出門」。而在初五過後,所有春節的規矩都會被破除,人們會在初五這天格外努力工作,俗稱「恨窮」,代表著休息結束,新的一年會勤奮工作。
初五拜拜:
- 對象:玉皇大帝、五路財神、土地公。
- 時間:吉時。
- 供品:酒或甜茶3杯、三牲、甜品、發糕。金紙為土地公金、天金、壽金、刈金。
- 可參考開工拜拜流程。
初五禁忌:
- 不可在家中留下垃圾。垃圾代表窮氣,需把窮神送走,財神才會進屋。
- 不可拜訪他人。容易將晦氣帶到別人家裡。
- 不可睡午覺。早期認為不動代表窮,且初五需「恨窮」,不可懶散。
- 不可罵人窮字。初五是財神生日,說窮會冒犯財神。
- 不可將舊春聯放過初五。破舊的春聯容易吸引窮神。
▲民俗上認為初五是武財神視察人間的第一天,因此公司行號會在這天拜拜,希望能讓財神留下印象。
初九拜天公:初九拜拜、習俗、禁忌整理
初五後人們回歸正常生活,不過仍然要記得初九拜天公。相傳初九是「天公生」,也就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傳說玉皇大帝會在初九下午返回天宮,接受各路神仙的祝賀。而因為天公是道教中位階最高的神明,因此在拜拜時,供桌和一般祭拜不同,需要分為奉獻給玉皇大帝的「頂桌」,以及獻給玉皇大帝部屬神明的「下桌」。需要注意頂桌的供品必須是素食,而下桌的供品則以葷食為主,也可以使用麻荖等傳統甜食點心。
至於初九這天的禁忌包括不可以殺生、不可口出穢語、不可在外曝曬女性的內衣褲等。初九這天有許多廟宇會舉辦隆重的祭祀典禮,也會發送平安麵、平安湯圓等食品,和信徒分享天公生日的喜悅和祝福。
初九拜拜:
- 分為頂桌、下桌。
- 頂桌桌腳下墊置壽金,奉獻給玉皇大帝,下桌則是奉獻給其他神明。
- 供桌可放置於天公爐下,或是大門門口、中庭等,需面朝門外。
- 頂桌供品:鮮花、蠟燭、清茶3杯、水果5種、齋菜12碗或24碗、壽麵、壽桃等。
- 下桌供品:茶或酒,雞豬魚三牲、水果3或5種、紅龜粿、年糕、壽桃、糖果等。
- 需注意頂桌必須擺放清茶,不可用酒。可用桂圓茶代替,象徵圓滿。
- 需注意頂桌必須擺放齋菜、素牲禮。
- 獻給天公的紙錢必須要是特製的「天公金」,又稱「玉皇金」。
初九禁忌:
- 不可向天公祭拜葷食。
- 不可曝曬女性內衣褲。習俗上天公被視為男性,因此曬女性內衣褲被視為不敬。
- 不可口出穢語。大年初九天公下凡,口出穢語會導致不幸。
- 不可發毒誓。因為天公下凡,因此誓言可能會特別靈驗。
- 不可說「死」字。初九天公生象徵喜慶,不該談死。
- 不可以手指天。代表冒犯天公。
- 不可催促其他信眾。會讓神明認為祭拜潦草,沒有誠意。
- 初八晚上22點後不可喧鬧或製造噪音,避免打擾到祝壽的神明。
▲早期民間拜天公的儀式包括齋戒沐浴、三跪九叩等等,現在多簡化流程,剩下部分廟宇會舉辦大型的祭祀典禮,民眾也可以前往參與分享喜氣和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