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陽 Ionex 邁入 3.0 系統後記取前車之鑑,重新以台灣消費者對普通重型與輕型電動車的使用模式重新建構換電系統,相較 Ionex 1.0 與 Ionex 2.0 獲得顯著的進步,也在 2022 年數度站上台灣普通重型與輕型電動車的第二名;而在 2022 年 12 月藉由價格更平易近人的 i-One 都會版上市取得成功,光陽亦發出速報歡慶 i-One Air 奪下 12 月綠牌電動車銷售冠軍的殊榮,然而 Gogoro 也不甘示弱拿出銷售數據回擊 Gogoro VIVA 才是 12 月綠牌電動車霸主;但仔細看就是「一個車款銷售冠軍、各自解釋」的單一車型 vs 單一車系的比較差異。
▲單一車型 VS 單一車系,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從 Gogoro 提供的 12 月銷售數據,光陽 Ionex i-One Air 都會版確實以單一車型 EB10BA 的 592 輛奪下冠軍,然而 Gogoro 的 Gogoro VIVA 則由於分為 GSF3ABAKT 的 BASIC 與 GSF3BCAKT 的 KEYLESS 版本居次,但雖然掛牌識別是兩個車型,本質仍是相同的車系,故加總之下仍有 944 台的車系總量。
▲筆者認為電動機車只要一日未能擺脫這樣的刻板印象就仍稱不上成熟產業
不過若從消費者的立場,恐怕電動機車哪天能真正擺脫大眾冠上「沒有補貼就沒有銷量」的刻板印象標籤才能真的算成熟,畢竟不少消費者仍主觀認定當前的鋰電池電動車並非真正環保,同時商業模式也由於不同於傳統燃油車有較多的爭議,至少筆者身邊就有死忠的油車愛好者認為電動車不過就是一場官商勾結的騙局。
雖然筆者並沒有極端的排斥基於鋰電池技術的電動機車,但從筆者個人的使用需求以及長期被燃油車騎乘特性建立的習慣,至少目前檯面上的白牌電動機車都還沒有真正打動筆者的車款,只不過台灣市場上多數的新世代燃油機車也同樣沒有讓筆者覺得心動,相對鋰電池技術,筆者則更希望日後能有成熟的替代性永續燃料或是氫燃料技術誕生,除非迫不得已否則筆者應該還是不會輕易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