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USB Type-C 線材已是歐盟官方接下來強制要求的消費性電子統一充電介面,不過以往由 USB IF 所制定的規格標是相當複雜,且對於許多消費者而言也難以分別同樣是 USb Type-C 線材為何會有差異,不過隨著 USB IF 在邁入 USB 4 協定後與 USB PD 2.1 充電規範後,重新制定官方認證標章,未來經過 USB IF 認證的現才將採用更易理解的標記方式,此次也取得台灣電子周邊品牌 Avier 經過 USB IF 認證的三款不同規格的線材解釋如何分辨傳輸規格與速度。
▲雖然 USB Type-C 成為歐盟欽定的消費性電子通用充電介面,不過市面上的 USB Type-C 線材當前品質參差不齊
雖然以往消費者多半認為 USB 線材只要連接器形狀對了就能通用,不過實際上制定 USB 規範的 USB IF 仍針對不同的規格版本設有規範與認證計畫,但以往消費者不易感受差異的原因是由於一般的 USB 傳輸線多能承受 2A 功率,然而隨著 USB 3.0 規格推出後,以及 USB Type-C 連接器推出, USB 的規格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尤其隨著 USB PD 規格使高功率 USB 充電設備,也傳出許多由於使用不合龜的 USB 傳輸線或充電線的意外。
再回到由 USB IF 所制定的通用充電規範 USB PD , USB PD 的全稱是 USB Power Delievery ,是作為以 USB 端子為介面的供電與充電規範,自最初的 PD 1.0 至 PD 3.0 皆把最大功率限制在 100W 的範圍,而最新的 PD 3.1 規格藉由納入 28V 、 36V 與 48V 電壓擴展到最高 240W 功率。
▲ USB IF 公布全新的標示方式,不再強調版本而是提供更容易理解的速度規格與充電功率
從 USB PD 的規格的演進即可看到現行最高達 240W 的 USB Type-C 傳輸線與最高 60W 的 microUSB 在功率要求的最大差異,即是所需承受的電流自 3A 進一步提升至 5A ,這也意味著若是僅以過往製造 microUSB 傳輸線的規格所生產的 USB Type-C 傳輸線,極可能由於在 60W 以上功率超過 3A 電流導致過載進而引發起火意外。
此外,也由於考慮使用 100W 功率充電與功率裝置實際使用需求可能不需要包括數據傳輸,故世面上亦有部分 USB PD 線材僅提供充電功能,但許多未經過認證的線材不見得會註記為純充電線材,造成許多消費者使用這類線材試圖傳輸數據資料時誤認線材損毀或瑕疵,然而若是經由 USB IF 認證的線材,即會在包裝上移除對傳輸規格的標示,例如此次 Avier 三款線材當中的 Uni Line PD3.1 240W USB-C 高速傳輸線 2M 就是一款僅有充電功能的認證線材。
▲ USB-IF 認證的字樣是不能隨便亂印的, USB 雖是開放規格但牽涉到認證還是有嚴謹的規範
雖然市面上有許多便宜的線材,不過一般多未具備認證標章,或是印上 USB IF 的標誌企圖混水摸魚,然而 USB IF 對於線材的規範與認證有嚴謹且完整的流程,僅有進行認證的線材才有資格在盒裝印上 USB IF 認證字樣以及認證對應的規格標章,是故若要使用的安心,最好仔細檢查盒裝是否具有正式的認證規格標誌。
▲三款線材當中其中一款為單純的充電線,另兩款為具備數據與充電功能的線材
此次的三款線材皆為符合 PD 3.1 擴充規範、可承受 48V 5A = 240W 功率的 USB IF 認證線材,包括資料傳輸規格為 USB 2 合規的充電線 Uni Line PD3.1 240W USB-C 高速傳輸線 2M ,支援 USB4 數據傳輸的 20Gbps 傳輸速度的 Uni G2 USB4 Gen2x2 240W 高速資料傳輸充電線 2M 與 40Gbps 的 Uni G3 USB4 Gen3x2 240W 高速資料傳輸充電線 1.2M 。
▲通過認證計畫,從盒裝就可看到明確的規範標章
其中 Uni G2 USB4 Gen2x2 240W 高速資料傳輸充電線 2M 為符合 USB 4.0 20Gbps 傳輸速度規格的產品,而 Uni G3 USB4 Gen3x2 240W 高速資料傳輸充電線 1.2M 則符合 USb 4.0 40Gbps 規格,這也意味著這兩款線材受惠 USB 4 的技術相容性,也同時相容 Thunderbolt 4 、 DisplayPort 1.4 規格,不過 Uni G2 USB4 Gen2x2 240W 高速資料傳輸充電線 2M 的影像輸出最多為 4K@60Hz , Uni G3 USB4 Gen3x2 240W 高速資料傳輸充電線 1.2M 則進一步達 8K@60Hz 。
▲最右方的純充電線線徑明顯比另兩款細,主要是資料訊號傳輸僅提供 USB 2.0 合規等級
說到這裡也許還是不少人會覺得一頭霧水,但如果從這三款連接線的包裝與連接器的認證標誌,就能輕鬆分別這三款傳輸線所具備的數據性能與 PD 充電規格;其中僅有充電能力的 Uni Line PD3.1 240W USB-C 高速傳輸線 2M 在盒面與連接器僅有標示 240W 認證標誌;而 Uni G2 USB4 Gen2x2 240W 高速資料傳輸充電線 2M 與 Uni G3 USB4 Gen3x2 240W 高速資料傳輸充電線 1.2M 的盒面與連接器則使用兩列分別標示傳輸速度與充電功率。
▲連接器也印有明確的認證規格
對於消費者而言,藉由 USB IF 全新的識別標誌推出,從盒面也更容易辨別 USB 4.0 與 USB PD 3.1 合規線材的規格,且由於數據線基於 USB 4.0 規格產品,故必須相容 Thunderbolt 3 規格,等於亦可視為 Thunderbolt 3 規格線材與 DisplayPort 1.4 線材使用;雖說目前市面上可提供 100W 以上大功率的 USB Type-C 通用充電器還不算普及,不過若有超過 60W 以上功率的充電需求,筆者仍強烈選購經過 USB IF 官方認證的線材確保安全。
▲為了確保使用的安全性仍強烈建議使用經過認證的線材,至於保護層已經破損的線材也不要再用膠帶貼補使用了
雖然 Avier 品牌對一般消費者可能較為陌生,不過 Avier 早期是以生產電腦連接線相關線材的台灣積中盛公司的自有品牌,也由於母公司以往為知名品牌代工的經驗,相當重視官方組織的認證,故此次也在第一時間推出經過 USB IF 官方認證的傳輸與充電線材,目前除了官方與台灣主要電商通路以外,亦在超商通路上架,相較來路不明的便宜線材,若重視安全與可靠, Avier 的線材產品皆有明確的相關認證與規格標示。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