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Intel 在 2023 CES 宣布第 13 代 Core 的 65W 級桌上型處理器,也同步公布主流的 Intel 700 系列主機板晶片,華碩在第一時間推出多款主流級主機板;此次華碩提供一張 M-ATX 規格的中高階主機板 ROG Strix B760-G D4 ,主打具備充裕的供電以及能夠裝進如 Prime AP201 等緊湊的中型機殼,並具備許多 DIY 友善設計。
▲ Intel 700 系列晶片組比較
目前 Intel 的主機板晶片系列當中, Z790 是唯一具備 CPU 與 GPU 超頻功能且保有最完整 I/O 通道的晶片,而次一級的 H770 則是除了無法進行 CPU 超頻以外相當趨近 Z 系列, B760 系列是具備新世代通道特色但 I/O 相對精簡的系列,且由於 700 系列與 600 系列晶片皆可使用第 12 代與第 13 代 Core ,是故 Intel 並未更新最入門級晶片組,仍以 H610 作為最入門等級主機板晶片,但 H610 基本上除了功能相當陽春以外,也取消新世代通道的支援。
B760 透過 4 路 DIM 4.0 通道與處理器連接,並提供最多 14 路的 PCIe ,以及提供 12 個 USB 、其中包括最多 2 個 USB 3.2 Gen 2 x 2 ( 20Gb/s )、最多 4 個 USB 3.2 Gen 2 x 1 ( 10Gb/s )與 6 個 USB 3.2 Gen 1 x 1 ( 5Gb/s )與 12 個 USB 2.0 ,還有最多 4 個 SATA 6 Gb/s 介面與支援 Wi-Fi 6E AX211 ( Gig+ )無線網路晶片,並可自處理器提供一路 x16 與 1 路 x4 供顯示卡與 M.2 SSD 使用。
▲ 700 系列晶片組與第 12 代 Core 、第 13 代 Core 皆保有對 DDR4 記憶體與 DDR5 記憶體的相容性
由於 Intel 第 12 代 Core 「 Alder Lake 」與第 13 代 Core 「 Raptor Lake 」在支援 DDR5 記憶體的同時,也保有對 DDR4 記憶體的支援性,使得消費者在系統搭配組合較具彈性;當然 DDR5 記憶體有其省電、高時脈與具備簡易除錯功能的特性,雖然歷經一年市場推廣價格開始有下降,但門檻仍高於 DDR4 記憶體,同時入門級的 DDR5 記憶體延遲也較高,並未能有壓倒性的優勢,加上應該還有不少消費者手中持有 DDR4 記憶體,對精打細算的消費者選擇採用 DDR4 的主機板也是不錯的選擇。
▲ M-ATX 在尺寸、功能完整性與散熱能力皆較 ITX 更均衡
雖然筆者本身偏好 M-ITX 的主機板,但考量到現實問題,追求極致化緊湊的 M-ITX 機殼裝配不易,其次隨著近年 GPU 效能與耗電雙雙提高的同時,許多 GPU 早已超過 2 槽設計與 30 公分以上,導致許多 M-ITX 機殼直逼 M-ATX ,若以現實考量 M-ATX 主機板不僅能保有緊湊特性,後方 I/O 也更為完整,元件也更不易聚熱,加上市場上越來越多類似 ASUS Prime AP201 設計的緊湊 M-ATX 機殼,使得 M-ATX 不失為理想緊湊系統的基礎。
▲主機板有許多逗趣的點陣圖案
華碩在在 B660 世代並未於 ROG STRIX 系列提供支援 DDR4 記憶體的產品,故最接近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D4 定位的是 ROG STRIX B660-G GAMING WIFI ,不過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D4 採用黑色 PCB 搭配銀色散熱片設計,同時在許多地方加入逗趣的點陣圖案,使主板視覺更為活潑且營造出遊戲玩家的特色。
▲利用遮罩掩蔽散熱片與 I/O 之間的元件
▲電競之眼具備 AURA SYNC 光效
▲ 晶片散熱片採用藍色漸變處理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D4 在 I/O 與 CPU 的供電散熱片之間加上一塊遮罩,下方的電競之眼具備同步光效,右下方的大型晶片組散熱片的 STRIX 施加銀色色轉向銀藍色的漸層,使主機板跳脫僅有黑色與銀色的單調,也使 STRIX 字樣變得更為顯眼。
▲ Q-RELEASE 在替換顯示卡時更為便利
▲ SSD 插槽皆採用 Q-LAUCH
此外除了兩條板載的 M.2 記憶體插槽具備方便的 Q-LAUCH 免螺絲扣具以外,第一條 PCIe 插槽亦加入 Q-RELEASE 按鍵,使得搭配大型顯示卡時,在卸除顯示卡不須擔心標準 PCIe x16 固定器難以按壓的問題,只要透過 Q-RELEASE 的按鈕即可解開卡榫取下顯示卡;此外如四色 LED 的除錯燈 Q-LED 以及免 CPU 的 USB BIOS 更新設計也一應俱全。
▲配有 12+1 相功率級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D4 為了應對新世代處理器的瞬間能耗,配有 12+1 相、最大 60A 的功率級,以及 2+4 Pin 的 CPU 供電,記憶體則可藉由 OPTIMEM II 技術使 DDR4 記憶體超頻致最大 5333MHz 以上。
▲採用 SUPERMEFX 音效方案
此外提供一條 PCIe 5.0 x 16 、一條 PCIe 4.0 x16 以及勢必會被高階顯示卡擋住的兩條 PCIe 4.0 x 1 ,同時提供兩條 PCIe 4.0 的 M.2 2280 插槽,此外也提供四路的 SATA 6 Gb/s 插槽。 M.2 插槽的散熱片皆為單面式,不過預留的高度則以搭配市場上常見的雙面 M.2 SSD 散熱片。音效 SUPREMEFX 軟硬體技術則是由 S1220A 解碼器搭配輸出至前面板的 Savitech 擴大晶片構成,可支援最高 32bit 192kHz 的 PCM 格式。
▲後面板設計
後方則提供一個 HDMI 、一個 DisplayPort 、四個 USB 2.0 連接埠、兩個 USB 3.2 Gen 1 (藍色)連接埠、一個 USB 3.2 Gen 2 Type-A 與一個 USB 3.2 Gen 2 x 2 Type-C 以及一個 USB 3.2 Gen 1 Type-C ,此外還有 Intel 2.5G 乙太網路。前方面板則提供一個 USB 3.2 gen 2 Type-C 、一個 19 Pin USB 3.2 Gen 1 以及一個 USB4 ( Thunderbolt ) Type-C 的擴充埠。
▲使用高階 360 水冷搭配 65W 級處理器有點殺雞焉用牛刀了
▲搭配的是 i9-12900 ( 65W )
▲主機板的識別資訊
▲搭配高階 360 水冷全核滿載約 71 度
▲可透過 Armoury Create 監控各項數據與功能設定
此次搭配測試的硬體為 Intel Core i9-12900 ( 65W TDP ),金士頓 FURY DDR4 3,600MHz x 2 記憶體,金士頓 FURY Renegade 2TB PCIe Gen 4 SSD ,顯示卡為 NVIDIA RTX 3070 FE ,散熱器則使用華碩 ROG STRIX LC II 360 ARGB 一體式水冷,不過以此次搭配的處理器搭配高階 360 一體式水冷多少還是有些「殺雞焉用牛刀」,滿載下 CPU 約落於 71 度。
▲基本效能測試
▲遊戲效能測試
筆者這樣的搭配組合是希望能夠模擬約新台幣 4 萬至 5 萬級系統的配置,不過若要更貼切實際組合,處理器應該會替換成 Intel Core i7 13700 , SSD 則改選用 1TB 的 PCIe Gen 4 或是頂級的 PCIe Gen 3 ,散熱器應該會選用能支撐 200W TDP 的風冷散熱器;以這樣的規格,對於 2K 解析度執行主流與熱門遊戲幾乎可順暢達到 60fps 以上。
▲ Q-RELEASE 在需要拆卸顯示卡時就會感受到便利性
以華碩當前 B760 系列的產品,同樣支援 DDR4 與 Wi-Fi 的 M-ATX 還有一張規格相當接近的 TUF GAMING B760-M-PLUS WIFI D4 ,不過仔細比較雖然二者都有相同的 12+1 相功率級,但扣除散熱片設計外,相較之下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D4 少了一條 PCIe 4.0 ,也未有免 CPU 的 USB BIOS 更新功能,音效方案也略降一階,同時僅有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D4 具備 Wi-Fi 6E ,兩者報價則為 600 元。
▲兩條 M.2 SSD 插槽對主流玩家也算綽綽有餘
雖從價格比較,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D4 的報價足以購買入門級支援 DDR4 記憶體的 Z790 ,但畢竟用料與設計仍是一分錢一分貨,作為冠上 ROG Strix 系列的中高階主機板,相較定位更低的 TUF 、 Prime 仍有更完整的 I/O 配置、供電與貼心的易安裝設計,舉例來說像是 Q-LATCH 與 Q-RELEASE 對於安裝過程與日後升級擴充可省下許多麻煩。
其次雖然 B760 晶片的規格不及 Z790 ,但也別忘了僅有一定等級的 Z790 主機板才會提供完整的 I/O 通道,考慮到現在一般消費者 PC 組裝型態,除非有更大量的儲存裝置與 USB 孔需求,否則中高階的 B760 主機板所提供的功能已經相當充裕;當然若要搭配可超頻的 K 系列處理器仍需搭配 Z790 主機板,但入門級 Z790 的供電恐怕也不適合進階的超頻。
▲若要搭配 i7 與 i9 等級處理器,完整的供電以及豐富的 I/O 也是需要考量的重點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D4 對於沒有超頻需求,手邊有可沿用的 DDR4 記憶體,同時希望處理器搭配 i7 或是 i9 等級處理器的玩家而言,是一張功能完整且設計優良的 M-ATX 主機板,除了顯眼的銀色散熱片, I/O 遮罩還帶有 RGB 光效,對搭配透明側蓋機殼或是密集網孔機殼都是錦上添花的設計。
華碩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D4 市場零售價為 6,29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