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 PC 市場由於 Intel 與 AMD 陸續宣布支援 PCIe Gen 5 技術,市場亦有不少品牌宣布推出 PCIe Gen 5 的計畫,然而也有部分品牌選擇在 PCIe Gen 4 進入成熟期的時間推出新款的 PCIe Gen 4 SSD 產品,三星在 11 月公布的 990 Pro SSD 系列就是在這樣的氣氛推出的產品,此次台灣三星提供當中的 2TB 無散熱片版本進行評測。
▲三星 990 Pro SSD 強調效能接近 PCIe Gen 4 極限,並較前一代大幅強化隨機存取效能
先回到當前為何消費性儲存產業還未積極推出 PCIe Gen 5 SSD 的原因,雖然從帳面 PCIe Gen 5 能提供更快的存取性能,但撇除專業級的巨量資料處理與高解析度影音內容剪接,若一般日常使用常見的內容與遊戲加載,則多數受限傳統以 CPU 進行資料解壓縮處理的程序無法發揮完整效能,縱使 Direct Storage 技術普及,也會由於當前世代 GPU 仍為 PCIe Gen 4 而無法發揮。
▲ PCIe Gen 5 雖已在裝置有介面,但包括顯示卡、儲存等組件仍未在消費市場普及
回到更實際層面,以還未正式於消費市場推出的 PCIe Gen 5 SSD 首先面對的就是散熱問題,就如同當初 PCIe Gen 3 過度到 PCIe Gen 4 的初期,由於高速傳輸造成的高發熱就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縱使是目前的 PCIe Gen 4 高階產品也同樣在滿載時出現顯著的發熱,考慮到當前整體條件, PCIe Gen 5 在消費性市場仍偏向重度科技用戶嘗鮮。
▲ 990 Pro 採用三星的 V-NAND 顆粒與控制器
三星在 PCIe Gen 4 世代率先推出的是 980 PRO ,也由於上市時間較長,如今的價格也使 980 PRO 成為相當熱門的高階 PCIe Gen 4 SSD ,畢竟即便在今日 980 PRO 的效能雖非攻頂,但與最高效能的產品的差異已不大,加上比起先前部分使用第一世代控制器的平價高階 PCIe Gen 4 SSD 溫度管理更為出色,乍看甫上市的 990 Pro 好像不是那麼吃香。
▲背面的標籤實為輔助顆粒散熱的金屬貼片,沒有特殊需求切勿移除
確實,如果只看帳面數據, 980 Pro 已經具備 7,000MB/s 的讀取與 5,000MB/s 的寫入性能, 990 EVO 相較之下進一步提升寫入表現,達到 7,450MB/s 讀取與 6,900MB/s 的寫入,然而真正的關鍵差異則是在隨機存取部分,相較 980 Pro 的 1,000K IOPS 讀/ 1000IOPS 寫, 990 Pro 則達到 1,400K IOPS 讀/ 1,550K IOPS 的表現。
▲位於靠金手指的控制器採用鍍鎳強化散熱
這次測試主角為三星 990 Pro 2TB SSD 無散熱器版本,採用單面電路配置,僅在正面帶有儲存顆粒、快取與控制器,反面則無任何元件,不過卻貼有一張金屬材質的散熱標籤,做為傳導 NAND 顆粒反側的輔助手段,同時控制器也進一步使用鍍鎳塗層,使其能將發熱更快速導出,當然三星也強調透過 Dynamic Thermal Guard 動態散熱保護技術維持運作的穩定。
▲從側面可看到反側的金屬散熱片有些許厚度
此次搭配的測試平台為 Intel Core i9-13900K ,搭配華擎 Z790 TAICHI CARRARA 主機板與 32GB RAM ,僅使用內建顯示卡,主系統安裝在第二條 SSD 插槽上,將 990 Pro 2TB SSD 安裝在第一條插槽進行測試,同時 SSD 散熱片以 12 公分 800rpm 低轉速風扇固定在 60% 協助散熱。
▲效能測試表現
▲待機約 34 度
▲在有主動風扇持續吹拂版載散熱片,寫入時僅提升至 42 度
可看到 990 Pro 的整體表現相較 980 Pro 顯著改善寫入效能,同時隨機寫入的表現也提升相當多;另外縱使是使用主機板上的 SSD 鋁質散熱片,但藉由外部主動風流的輔助,在寫入高負載時的發熱也控制得宜,縱使是滿載也僅自 34 度提升至 42 度,不過由於平台未安裝獨立顯示卡,故安裝顯示卡後溫度可能會因為鄰近顯示卡導致更高一些,顯見若要搭配高效能的 PCIe Gen 4 SSD ,解決主動對流問題仍是重要的關鍵。
▲前一代的 980 PRO 正處價格甜蜜點,但考慮到追求更極致效能 990 PRO 則在隨機存取與熱管理更為出色
如果僅以日常使用,三星 980 Pro 的表現就相當出色,品質也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若考慮的是更專業的使用情境,例如內容創作、高解析度影片剪輯等等,更出色的隨機存取表現以及更低的發熱與能耗則是 990 Pro 的優勢,滿足現階段追求頂規效能的客群。
3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