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要把資料中心送上太空 以攝氏零下 157 度低溫太空環境解決發熱問題

2022.11.21 05:31PM

將資料中心送上太空,透過太空真空、未被太陽直接照射時可達攝氏零下157度低溫的特性,讓資料中心能更穩定運作。

歐盟執行委員會委託總部位於法國的泰雷茲阿萊尼亞航太公司 (Thales Alenia Space)主導一項名為「歐洲淨零碳排放與資料主權的先進太空雲」 (Advanced Space Cloud for European Net zero emission and Data sovereignty,ASCEND)的可行性研究,計畫將資料中心放在太空軌道繞行地球運作,藉此降低資料中心設置造成地球氣候影響。

過去不少業者如微軟、Google、Intel、蘋果、亞馬遜等,已經先後著手研究如何降低資料中心運作時的碳排放問題,甚至構思將資料中心放進深海,或是透過寒帶地形減少資料中心需要電力驅動冷氣進行散熱的問題。

而構思將資料中心送上太空,透過太空真空、未被太陽直接照射時可達攝氏零下157度低溫的特性,讓資料中心能更穩定運作。此項計畫是歐盟以7年投入高達955億歐元的Horizon Europe科學研究計畫其中一部分,將由泰雷茲阿萊尼亞航太公司著手研究此項計畫面臨挑戰,以及所需花費成本,藉此評估是否可行。

在相關規劃中,資料中心將送上太空軌道,並且透過太陽能發電繞行地球運作,至於資料傳輸連結則是透過具備高吞吐量表現的光通訊技術實現。若此項計畫順利實現,將能減少歐盟境內資料中心數量,並且協助歐盟在2050年以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同時也能推動歐盟地區太空發展。

51 則回應

  • 太陽風暴磨刀霍霍
    2022-11-24
  • 太陽能效率差,供電量只能供給小容量資料中心?
    2022-11-22
  • 提出這個方案的人,物理可能是體育老師教的,真空是良好的絕緣層,打算怎麼散熱?
    2022-11-22
  • 你沒玩過oxygen not included 在接近真空下散熱跟你在地面環境差很多
    2022-11-22
  • 光是如何保證資料的完整性就夠你搞了,你要設多少容錯才能抵擋得了宇宙射線的影響?
    2022-11-22
  • 外星人:诶,以後要下載音樂不用跑去地球上偷用WIFI了耶。
    2022-11-22
  • 只有輻射散熱效率夠嗎?
    2022-11-22
  • 走火入魔了
    2022-11-22
  • 離恆星越遠 溫度越低 而同時力場越強 則熱越容易被帶走
    所以…丟在黑洞的事件視界的極限奇點或許是好方法
    2022-11-22
  • 離恆星越遠 溫度越低 而同時力場越強 則熱越容易被帶走
    所以…丟在黑洞的事件視界的極限奇點或許是好方法
    2022-11-22
  • 信號真空多那段慢啊?
    2022-11-22
  • 真空那段係無介質傳輸?
    2022-11-22
  • It has to assume that transmission power is lower than processing power. Shall be still true though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is large.

    Another problem is the transmission rate is far lower than processing speed. Also causing a huge latency.

    Last but not least is the source of energy. Solar is not enoug. need nuclear?
    2022-11-22
  • 沒空氣沒辦法散熱啊… 夠冷有什麼用?
    2022-11-22
  • 這個降溫系統的成本也太貴了
    2022-11-22
  • 電磁波更麻煩吧
    2022-11-21
  • @@lBMlx
    2022-11-21
  • @@BapZc
    2022-11-21
  • @@9EUo2
    2022-11-21
  • @@snAHD
    2022-11-21
  • @@koZvv
    2022-11-21
  • @@wf1pV
    2022-11-21
  • @@0qd5s
    2022-11-21
  • @@w4ykT
    2022-11-21
  • @@sNWS4
    2022-11-21
  • e
    2022-11-21
  • 電力?
    傳輸?
    維護?
    2022-11-21
  • 「真」雲端
    2022-11-21
  • 太陽風暴,隕石,輻射,然後變成墜落的流星雨
    2022-11-21
  • 被外星人玩家拿走就不妙了
    2022-11-21
  • 真的在雲端
    2022-11-21
  • 上去就回不來了.. 回來就是最毀報銷?
    2022-11-21
  • 太空沒比較好散熱呀。保溫杯怎麼保熱的
    2022-11-21
  • 吳彥澤來看看又沒把熱力學當一回事的歐洲人
    難怪當時牛頓都覺得其他人是白痴

    (外太空要怎麼對流或傳導)
    2022-11-21
  • 這就是元宇宙嗎
    2022-11-21
  • 這是不是代表以後量子電腦也能送太空?
    2022-11-21
  • 這個出問題很難救吧
    除非不需要存太多資料
    2022-11-21
  • "宇宙暖化"
    2022-11-21
  • 維護相關產業又是一波炒作。
    2022-11-21
  • 耶,愈靠近太陽,應該會愈熱才對啊~~~~
    ……
    ……(反串註明
    2022-11-21
  • 可能會被外星人擊落!
    理由是汙染太空....XDD
    2022-11-21
  • 說不能照到太陽 要低溫
    還說要用太陽能?
    2022-11-21
    • 曾管雨 不衝突啊,太陽照太陽能板。
      2022-11-21
    • 曾管雨 太陽能又不是靠熱能發電的
      2022-11-21
  • Vincent Chu可以送去你家讓你降溫嗎
    2022-11-21
  • 我怎麼覺得送海裡比較簡單粗暴,送太空有太多需要花錢的地方
    2022-11-21
  • 維護成本呢?
    2022-11-21
  • 那怎麼傳輸資料 😑 骨幹等級的wireless network嗎
    2022-11-21
  • 真的在雲端
    2022-11-21
  • 上去就回不來了.. 回來就是最毀報銷?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