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三角 ATH-TWX9 真無線耳機評測,鐵三角清澈之聲與 Snapdragon Sound 降噪與無線技術的旗艦之作

2022.10.21 12:43PM
照片中提到了audio-technica,跟圖書館文化有關,包含了頭戴式耳機、頭戴式耳機、產品設計、音響器材、耳機

鐵三角 Audio Technica 雖已推出多款真無線耳機,不過多集中在入門與主流市場價格,直至 2022 年下半年才正式公布首款頂級真無線耳機  ATH-TWX9 ,強調為實現旗艦級的表現,開發全新的單體與腔體設計,同時也攜手高通導入 Snapdragon Sound 技術,實現從音質到降噪等全面的表現,此次也向台灣鐵三角借得 ATH-TWX9 進行評測。

▲ ATH-TWX9 是鐵三角首款高單價的頂級真無線耳機

▲盒裝採用紙包裝

隨著多款高階智慧手機取消 3.5mm 耳機孔,迫使許多耳機品牌不得不把藍牙耳機作為主流市場的主要產品布局,不過也隨著藍牙技術提升以及消費者逐漸也對真無線耳機的音質挑剔,不少品牌也紛紛投入萬元級的高階真無線耳機;鐵三角雖然在高階真無線耳機的布局相較其他傳統耳機品牌來不算快,不過 ATH-TWX9 確實也令人感受到鐵三角的企圖心。

▲ ATH-TWX9 的充電盒

▲蓋上一段時間後會進行紫外線殺菌

ATH-TWX9 做為主打高階真無線耳機的產品,其充電盒設計也不同於主流市場產品繽紛的配色,而是採用類似精品般的黑色皮革表面設計與暗棕色電鍍條點綴,掀開上蓋的手感猶如戒指盒一般,正面以 5 個 LED 燈顯示電量與狀態;值得注意的是, ATH-TWX9 的充電盒還具備深紫外線殺菌系統,將耳機收入充電盒一段時間後會對耳機進行紫外線殺菌。

▲外型以消光黑與金屬暗棕色相間

ATH-TWX9 的基本設計使用帶有耳桿的設計,並搭配物理按鍵配置,整體設計與充電盒同樣以高雅的黑色皮革與深棕金屬色構成,側蓋同樣有著顯著的鐵三角標誌作為識別,給人低調沉穩與質感兼具的設計風格,更顯露這款產品應是鎖定商務以及著重生活品味的族群。

▲圓形鐵三角標誌是觸控鍵,不過與音樂播放的功能則由前方的實體按鍵負責

▲按鈕供自定義功能的項目不多

除了側板的鐵三角標誌具備觸控功能,耳桿前方還有一顆實體按鍵相互搭配,不過按鈕配置的邏輯與筆者預想相反,鐵三角標誌的觸控板並非作為主要的控制使用,左耳為固定的降噪功能切換,右側預設為長按啟動語音助理,或可在應用程式中改為雙擊告知電力或與左側同為降噪,耳桿前方的實體鍵才為主要的音樂播放與通話功能鍵。

▲三種不同導管長度的耳塞

▲標準長度的 M 號預先裝在耳機上

▲三個耳塞的耳傘設計皆相同

▲從短到長的耳柱分別以透明、灰與黑區分

為了讓消費者感受物理調音與耳塞設計再成的差異, ATH-TWX9 在盒裝當中提供 3 種類型各 4 種尺寸共 12 組耳塞,雖然耳傘設計皆相同,但借助短、標準與長三種長度的耳柱設計,使使用者能夠藉由更換耳塞感受差異性;不要小看這個約莫 1mm 左右的耳柱長度差異,對於音色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 ATH-TWX9 單體為全新開發的 5.8mm 三層複合震膜動圈

作為鐵三角首款日幣 3 萬元級的真無線耳機, ATH-TWX9 採用新開發的 5.8mm 高解析動圈單體,強調使震膜面積最大化,比市面上一般 5.8mm 單體有更大的有效震膜面積,採用三層複合震膜,搭配外磁路、薄型不鏽鋼護蓋、瑞士 Sefar 金屬聲學濾網,使其能夠在理論數據達到 10Hz-40kHz 的 Hi-Res 級規格,並且兼具出色的聽感。

▲盒裝底部印有高通 Snapdragon Sound 認證標誌

在藍牙平台部分, ATH-TWX9 採用高通 Snapdragon Sound 技術的藍牙 5.2 平台,與裝置之間採用穩定的 Qualcomm TureWireless Mirroring  連接方式,能支援 SBC 、 AAC 與 aptX Adaptive 編碼,其中 aptX Adaptive 除了可實現最高 24bit 96kHz 的編碼率,也可應用在遊戲低延遲模式。

▲內側的麥克風位於導音管內

此外借助 Snapdragon Sound 平台與晶片技術,使得  ATH-TWX9 具備深度主動降噪技術,結合機身內部的前饋式 MEMS 麥克風與導管處的 MEMS 反饋式麥克風進行取樣,同時強調結合鐵三角的濾噪設計減少麥克風開孔產生的風噪;在結合 Snapdragon Sound 平台後,每次配戴即會自動發出聲音檢測配戴的密閉程度與外界噪音,同時自動啟用合適的降噪膜。

▲每次配戴都會主動進行降噪校正

▲若環境變化較大覺得降噪效果不如預期,除了選擇預設模式也可嘗試重新進行校正

除了全自動降噪模式,亦可手動自 A-T CONNECT app 的五階段降噪選擇特定的降噪模式,或是在環境產生變化時,透過 app 的重新檢測或長按指定按鍵再度進行環境噪音感測。例如筆者此次在搭乘高鐵前的站台配戴,在進入車廂後可能座位靠窗邊,已經套用的全自動噪音消除模式還有些許噪音,筆者手動進行再檢測,即能進一步降低高鐵行駛的不舒適噪音。另外, ATH-TWX9 的快速注意模式雖然通透感尚稱自然,不過聲音會偏悶些許。

▲可看到目前使用的音訊編碼

▲ app 可供調整的項目

▲若擔心誤觸觸控可在 app 內關閉

▲若手動改變編碼需要重新啟動耳機

▲等化器可手動設定與選擇預設

▲ 64 階音量可進行更細膩的音量控制(註:僅在 app 內可進行微調)

而鐵三角的 A-T CONNECT app 可提供豐富的進階設定,包括常見的電量指示、等化器、降噪膜式、編碼模式等,另外還可開啟低延遲模式、左右平衡調整、通話側音等,不過筆者覺得比較重要的是提供「音量調節等級」功能,因為每個品牌的手機對於藍牙音量的等級預設不同,鐵三角在 app 內可開啟最高 64 階的音量微調,對聽感比較敏銳的使用者或是難以在手機預設音量等級切到合適音量的使用者,即可透過達 64 階的音量等級調整,不過 64 階微調僅可在 A-T CONNECT 調整,直接按下手機的音量鍵仍僅會使用手機預設的音量等級。

▲ ATH-TWX9 配戴感很像小型耳塞耳機

ATH-TWX9 的配戴感相當舒適,戴起來有點像使用小口徑單體的有線耳機,也是由於耳機框體設計使用典型的帶耳桿設計,並將重心集中在配戴時的中心點,加上單側僅 5.4 克的重量,筆者用力的甩頭也不會覺得耳機出現晃動的現象;筆者搭配自動編碼設定與開啟主動降噪,系統顯示為 aptX 編碼時,使用約 2.5 小時,大概還有 50% 電力。

▲ ATH-TWX9 比起刻板印象的鐵三角風格音染更少

音色部分,筆者先以標準長度搭配 ATH-TWX9 使用,筆者認為風格是偏向刻板印象的日系調音,屬於明亮但不柔和的風格,低頻的量感不多,質則相當收斂,恰與筆者日前測試的 Bose Quiet Comfort 消噪耳塞 II 的渾厚澎拜呈現強烈的對比,另相對 Sony 的 WF-1000XM4 則是低頻收斂、高頻較圓潤;以筆者搭配 KKBOX 並聆聽無損音質內容,亦可明確感受聲音層次與分離度,不過對偏好重低音的使用者應該會覺得低頻顯著不足。

▲不知多少人聽過召回前的 ATH-AD2000 ? ATH-TWX9 有那麼點當時的韻味

以筆者的感覺, ATH-TWX9 雖然是筆者曾有印象的其中一種鐵三角風格,但不是愛好者之間所喜歡的中頻重渲染「鐵味」,令筆者想起曾聽過內部線材出廠反接的第一代 ATH-AD2000 開放式監聽耳機,其聲音細膩輕盈而淡如水,反而後續鐵三角官方召回將縣財正接後就反而低頻爆猛,使得評價也變得兩極, ATH-TWX9 就令筆者想起初版的 ATH-AD2000 。

▲短耳塞音場拉寬但中頻細緻度下降

▲標準耳塞清淡如水

▲長耳塞會使低頻更少、整體更細膩

而盒裝的另外兩種耳塞搭配 ATH-TWX9 也會對聲音的風格帶來變化,搭配短耳塞時低頻的量感會增加,並使中頻變得些許混沌,音場則會往兩側拉開,由於低頻的質並未提升,且影響聲音的透明感,筆者個人不太喜歡搭配短耳塞的表現;至於長耳塞則會使聲音更為細瘦、音場再縮減些許,低頻的量會更少,雖然聲音會更為單薄,不過由於細膩度極佳,筆者個人則相對偏好搭配長耳塞的表現。

▲ ATH-TWX9 屬於音色純淨的音色,而降噪能力也是有高階產品的水準

對鐵三角而言, ATH-TWX9 是品牌第一款頂級的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在聲音的品質有著鐵三角對高階入耳式耳機的要求與符合普世價值所需的功能,調音也承襲鐵三角一慣清澈柔和的特色,比較可惜的是全自動降噪遇到環境變化的靈敏度與反應速度相較 Bose 或 Sony 需仰賴重新感測,但只要經過重新感測後的降噪表現是可圈可點的。

▲ ATH-TWX9 在舒適性與續航力之間優先選擇舒適性

此外,在配戴舒適性與續航力的部分,鐵三角顯然是優先以配戴的舒適感為優先,將框體盡可能縮小與使用具耳桿的設計帶來舒適的佩戴性,但若搭配高音質編碼、開啟主動降噪等情境,續航力就會相對一般(但還是與市場最大宗的 AirPods Pro 相當 ),不過若考慮日常使用這樣的電力也相當足夠,筆者認為 ATH-TWX9 是適合美聲派且著重配戴舒適性的使用者的高階真無線耳機。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