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卡片、貼紙收集本、畢業紀念冊…你還記得當年「手寫」的感動嗎?

2022.08.18 12:03PM
照片中提到了485、GE、000000,包含了聖鬥士黃金聖徒、紙、設計、藝術、文本

對許多六、七年級生來說,以前小時候沒有科技產品,每逢任何重要節慶,都不忘手寫卡片寄給要好的朋友,但隨著當今手機、平板等3C產品普及,曾經幾時,大家早已忘了過去手寫的感動…

逢年過節或重大事件 不可或缺的手寫卡片

出社會工作幾年,到結婚有了自己家庭,也愈來愈少有機會回老家,每次回去老媽總會叮嚀:「既然回來就慢慢整理東西吧!不然我也搞不清楚你哪些要留。」

婚後雖然搬出去住,但還是有很多雜物堆在老家,前陣子趁著清明連假(疫情大爆發之前),特別回老家耍廢了好幾天,但仍不忘老媽交派的任務,這次從抽屜裡找出厚厚一疊以前收到的卡片,還有好多沒用過的貼紙和小卡片,瞬間彷彿搭上哆啦A夢的時光機,忍不住每封都拆開細讀,希望從文字中找到更多回憶。

延伸閱讀:

骨灰談:模糊失真加濾鏡的拍貼機 畫好畫滿才划算

影像浮現的樂趣 拍照像噴錢的惡夢 拍立得不敗風潮

童年網購始祖「校園郵購」 買到忘記學期末才到貨

照片中提到了rever、T、別開3m²,跟海龜、初中薄荷糖有關,包含了縫製、紡織品、縫製、亞麻布、產品

▲前陣子趁著連假回老家,從抽屜找出厚厚一疊卡片,瞬間彷彿搭上時光機,忍不住每封都拆開細讀,希望從文字裡找到更多回憶。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那是個別說是手機、甚至連個人電腦都還沒普及的時代,想與要好的同學或朋友保持連絡,除了想到就打電話聊天抬槓,每逢重要節日或大事件(例如耶誕節、農曆過年,大考前或對方生日),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為彼此寄出一張手寫卡片,寄送對象可分成狐群狗黨、一般交情、心儀對象…

接著到住家附近文具店,或搭公車到市區的金石堂或何嘉仁補貨,以前書店都會規劃一大區卡片區,櫃上擺著萬用卡、生日卡、賀年卡、耶誕卡…等琳琅滿目的卡片;除了現成的卡片,另外還有寫著心靈小語的書籤小卡、印上卡通圖案的信封+信紙,當然也別忘了眼花瞭亂的貼紙區,每當重大節日前夕,都會看到許多學生在認真挑選,基本上我每種都會買一點,但小時候零用錢不多,也不可能買太多就是了。

▲以前手機、電腦尚未普及,除了打電話聊天,寄出一張手寫卡片,就能與要好的朋友保持連絡,每逢重要節日前夕,都能看到許多學生在書店挑卡片和貼紙。

費盡心思、絞盡腦汁 「搞剛」又燒錢卻樂此不疲

買好卡片回到家,接著就是關在書房開始寫,由於每個收件人不同,每一封信的內容當然不同,如果是狐群狗黨,當然是寫些有的沒的(也就是今天的嘴砲和廢文);如果只是一般交情,就寫些萬年不敗的祝賀語;如果是心儀對象,那當然要特別花思心,每個字句都必須精心設計(甚至還有藏頭詩),要寫到自己滿意到捨不得寄出才敢寄出。

我習慣在字裡行間搭配一些貼紙,有點像是MSN的表情符號(否則坦白講,買那麼多貼紙也不知貼哪),然後再卡片裡夾一張書籤小卡,彷彿專屬自己的儀式,再次確認沒有錯字後,才小心翼翼把信封密合起來。
 

照片中提到了Bore、-E、Dear Mary,包含了手寫、紙、寫作、手寫、書法

▲寫卡片有點像練習寫作文,由於收件人不同,每一封信內容也不同,如果寫給心儀對象,當然要特別花思心,精心設計的藏頭詩是一定要的。

最後一個步驟,就是翻到信封正面,對照著磁鐵電話小本(沒錯,就是實體的通訊錄),寫上收件人姓名與地址,全部寫完再到郵局一併寄出。雖然大部份收件人都住在附近(有的還住隔壁棟),但當面給和郵差送畢竟有差,且為了讓大家來的及收到,通常會抓在節日前4~5天寄出。

以盛大的耶誕節為例,至少會寄出15封卡片,以一張卡片15塊、郵資3塊錢計算,至少要花費270元,儘管當時零用錢不多(每天50元),但不知為何,對手寫卡片總是樂此不疲!當然,收到卡片會更驚喜,要知道以前別說是手機,就連市話講太久都會被爸媽唸,若想知道同學和朋友近況,除了打電話噓寒問暖,也只能約出來見面聊,但有些人真的很難約,就只能靠這久久一張卡片,才能知道對方過得好不好。

▲寫完卡片內容,最後再翻到信封正面,對照著磁鐵電話小本,寫上收件人姓名與地址,全部寫完再到郵局一併寄出。

畢業紀念冊拼人氣也比創意 貼紙收集冊這一貼就是30年

除了寫卡片,以前也很流行寫畢業紀念冊,當時書店還真的有一整個專櫃(不會直接寫畢業紀念冊,但封面會印著”玫瑰時節”之類的離別用語),通常會在畢業前1~2個月傳下去給全班同學寫,當然不保證每個人都寫到(例如總有不對盤、交情差的同學)。

不過我自認為當時人緣好,印象中應該有湊滿全班同學。畢業紀念冊寫的方式也很妙,有趣的是大家會乖乖寫上生日、電話、星座、身高、體重、地址…等個資,也許以前真的比較單純,大家完全沒在怕個資外洩XD。

照片中提到了in the wister、N、loving,跟西里西亞科技大學、安娜大學有關,包含了字形

照片中提到了We pluck'd them as we pass'd!、IT WAS THE TIME OF ROSES、Our loving lot wascast,跟恩格伯特·斯特勞斯有關,包含了手寫、手寫、寫作、字形、文本

▲以前也很流行寫畢業紀念冊,封面會印上「玫瑰時節」之類的離別用語,通常在畢業前幾個月傳給全班同學寫,妙的是大家會主動提供詳細個資。

除了詳細個資,大家絕對會寫當時最夯的祝福語,例如「百事可樂」、「一帆風順」、「馬到成功」、「步步高升」…等,印象中好像是綜藝節目藝人的口頭禪,現在看還真的有點老派呢!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畢業紀念冊篇幅夠大,能發揮的創意也更多,大家都會在自己的版面畫畫、貼貼紙,甚至靈感一來,還會寫上一小段感性的話,最近重翻小學畢業紀念冊,雖然已相隔超過30年(曝露年齡),但對於有些同學寫的內容,至今我還是一頭霧水,或許有些謎團,就讓它陳封在過去吧!
 

照片中提到了美奈子、你不识、千,包含了設計、設計、產品設計、產品、字形

▲畢業紀念冊可見到「百事可樂」、「一帆風順」、「馬到成功」、「步步高升」…等當時最流行的祝福語,現在看還真的有點老派呢!

附帶一提,以前還有個叫「貼紙收集冊」的玩意,顧名思義能把最心愛、捨不得的貼紙集中在一起,這次回老家竟然找出兩本,忍不住翻開來看,小叮噹、忍者龜、聖鬥士星矢…

清一色全是當年最紅的動漫,記得當時貼的時候超小心,因為只要撕下一次,再貼上黏性就會變弱,翻著翻著突然驚覺,這些貼紙一貼就是30年,一旦被收集到貼紙收集冊裡,似乎就永遠不會再撕下來了,小時候捨不得貼、長大更捨不得貼啊!

照片中提到了二號、GOLD、SAINT,包含了聖鬥士黃金聖徒、漫畫、漫畫書、書、藝術

▲「貼紙收集冊」裡收集小時候最心愛、捨不得貼的貼紙,這一貼就是30年,小時候捨不得貼、長大更捨不得貼啊!

貼圖無法取代實體卡片 文字就是要手寫才有溫度

前陣子心血來潮,跑去逛碩果僅存的何嘉仁,發現卡片區竟然只剩小小一櫃,甚至也沒賣什麼貼紙了,心中不免有無限感慨,當今大家都不太寫卡片了,就連我也在不知不覺中,放棄這個多年的習慣,現在如果真的要寫,大概也只會寫給老婆,但每次下筆見到那奇醜無比的字跡,才驚覺真的快忘記手寫的感覺了…

照片中提到了< 死黨、+、感雞不盡,跟讀賣巨人有關,包含了圖釋、圖釋、設計、動畫片、文本

▲當今通訊軟體功能愈來愈強,但發自內心的祝福,真的能被一張LINE貼圖取代嗎?

回想曾有廠商推出電子賀卡服務,但當今手機、平板的通訊軟體功能愈來愈強,似乎任何的祝福,都能被一張LINE貼圖取代,但是一張LINE貼圖,真能取代圖文並茂的手寫卡片嗎?如果可以,我還是希望收到一封親筆手寫,只屬於獨一無自己、充滿溫度的手寫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