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 ZE2000 真無線耳機評測,與 final ZE3000 同中求異的動感之聲

2022.08.05 12:56PM

final 在今年正式宣布品牌首款自外型、技術到調音全由自身團隊操刀的真無線耳機 final ZE3000 ,主打回歸聆聽音樂的本質,以物理調音技術使真無線耳機有不遜於有線耳機音質;今年則 3 月再公布第二款真無線耳機 final ZE2000 ,以 ZE3000 的開發經驗甫以 final 擅長的音樂心理學,調出具有 final 特色但風格不同的產品;此次也針對 final ZE2000 進行評測與介紹。

▲ final ZE2000 是建立在 ZE3000 的技術與結構基礎之上

乍看 final ZE2000 ,會覺得猶如 final ZE3000 的異色版,確實兩者無論是包裝設計、充電盒到耳機主體都有相同的基本設計,延續 final A 系列的人體工學殼體,還有容易使用單手打開的充電盒等等,皆是取自 ZE3000 的機構設計,當然也不會忘了 final 耳機最重要的配件: E-Type 耳塞。

▲兩者的關係猶如有線耳機 E2000 與 E3000 一樣,兩者音質等級接近但風格迥異

照片中提到了I,包含了產品設計、產品、設計

▲ ZE2000 並未使用 ZE3000 的止滑表層處理,而是如絲綢般的消光面漆

final ZE2000 與 final ZE3000 的關係猶如有線耳機的 final E2000 與 final E3000 一般,兩者共用許多元素,但借助調音工程使兩者又不完全相同; ZE2000 共享 ZE3000 的外型設計與機構,不過整體質感則使用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 ZE3000 的殼體表面使用類似專業相機般的止滑紋路處理, ZE2000 則是使用如絲綢般的止滑塗層。

照片中包含了角度、產品設計、產品、角度、設計

▲耳機殼體設計完全相同

▲單手輕鬆開蓋的優點與 ZE3000 相同

既然 final ZE2000 引用大量 final ZE3000 的技術,詳細的技術特色就不再詳細介紹,主要是使用  f-Core for Wireless 單體搭配 f-LINK Damper System 內部氣壓優化系統,並使用支援高通 aptX Adaptive 的穩定藍牙主控,續航力約可達 7 小時,並具備 IPX4 的生活防水規格。雖然基本規格與 final ZE3000 看似相同,但兩者被賦予截然不同的特質。

▲ ZE2000 的舒適性也完全繼承 ZE3000 ,但兩者的風格有顯著差異

作為 final 首款投入研發團隊完整技術力的 final ZE3000 ,重點是放在不遜於有線耳機的音質以及象徵 final 專業調音的技術力,故整體的風格以著重在鑑賞型的三頻與空間的均衡性,不過對以流行樂為主的年輕世代,可能會覺得聲音較不凝聚、缺乏刺激感以及高低頻不夠突出,當然這些是屬於聆聽者喜好的調音特質而非設計瑕疵,只是為了滿足不同族群需求,也循先前 final E 系列的成功模式再推出現在的 final ZE2000 。

照片中包含了硬件、產品設計、設計、產品、電腦硬件

▲ ZE2000 明顯是以年輕族群喜好的音色進行調音,但又保有耐聽的優點

final ZE2000 仍有令人熟悉的 final 風格,屬於能夠久聽不疲倦的自然音色,但同時將人聲位置前靠,使得聆聽以人聲為主的音樂可更專注於歌手的演出,同時低頻略增凸顯流行樂的節奏感;不過這些調音的過程是依循 final 擅長的音響心理學與壓力調節技術,即便人聲前靠、低頻聽感增加,卻不會因此產生壓迫感或是過多的音壓。

▲雖然少了軟體調音的樂趣,不過借助以物理佔多數的調音使 ZE2000 音色在相同價格的真無線耳機顯得自然

final ZE2000 與 final ZE3000 就猶如 final E2000 與 final E3000 的關係一樣,兩者相當類似在相同的基礎賦予不同風格的調音,雖然這種差異並非完全不可能透過軟體等化器達到近似的效果,只是透過以物理為主的調音方式,其自然感是以軟體方式完全不能比的,也不用擔心因為等化器引發的頻率劣化或是爆音等問題。

▲ ZE2000 的連線品質是相當穩定的,不會因為使用 aptX Adaptive 就容易中斷

此外, final ZE2000 與 final ZE3000 同樣支援高通的 aptX Adaptive 技術,這也表示其藍牙主控晶片為高通 QCC 系列,雖然 aptX Adaptive 目前還未通過日本 Hi-Res 認證,但除了頻寬已經合乎一般音樂鑑賞需求有著超越 SBC 與 AAC 的表現外,其連接穩定性也可能由於頻寬占用較少或是晶片搭配的天線設計優良,比起筆者用過支援 LDAC 的非 Sony 真無線耳機穩定不少。

照片中提到了CE、ZEZ、Read before using,包含了電子產品、電子產品、產品設計、音響器材、設計

▲單就音質 ZE2000 不遜於兩倍價格的產品,不過附加功能幾乎就是零

當然 final ZE2000 的價格是已經足以買到不少具備豐富軟體功能與便利硬體設計的產品,不過 final ZE2000 更著重在聆聽的本質而非附加價值,筆者認為論聲音的表現, final ZE2000 並不遜於價格高出一倍的產品,只是沒有軟體調整、配戴感測等功能,然而若考量真無線耳機的消耗性與故障率比起傳統耳機的變因來的多,不想花費太多預算但又認為音質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final ZE2000 則是相當優秀的一款產品,至於與 ZE3000 孰優孰劣,筆者認為兩者各有所長,甚至會覺得若行有餘力兩款一起擁有交錯欣賞也是相當不錯的。

final ZE2000 建議售價為 3,49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