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夕拜拜懶人包:時間、供品、祭拜流程、拜拜禁忌總整理 七夕月老怎麼拜?

2022.08.03 08:00AM
照片中提到了戴應增、业、配河天,包含了七夕節、七夕節、節、七夕、Puaka Matariki 音樂節

七夕又有「東方情人節」之稱,不只是情侶會在這天共度佳節,單身男女也前往月老廟拜拜求一段良緣。而除了與姻緣有關的祭祀活動之外,農曆七月七日也是「七娘媽」和「床母」的誕辰,父母會準備麻油雞酒拜拜,希望七娘媽與床母能夠保佑孩子平安健康。2022年七夕的日期為國曆8月4日,七夕有哪些拜拜活動呢?月老、七娘媽、床母該如何祭拜,祭拜時又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本篇將依序解答。

七夕拜拜有哪些?月老、七娘媽、床母

牛郎與織女的故事流傳已久,七夕也在星象和傳說的演變下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而因為七夕有情人節的意涵,因此許多信眾會在這天前往月老廟祭拜月老,不只是希望月老能夠幫忙牽線找到理想的伴侶,也可以在月老廟祈求提升人緣、官緣等,無論是待人處事或是升官發財都能夠有緣分相助。

而在台灣民俗上,七夕也是「七娘媽」的誕辰,傳說織女與牛郎結婚之後生下孩子,再被帶回天庭,織女的姊妹們暗中幫助照顧孩子長大,因此「七娘媽」成為了兒童的守護神。又因為織女的手藝精巧,因此七娘媽也受到未婚、已婚婦女的信仰祭祀,因此父母可以在七夕這天祭拜七娘媽,祈求七娘媽保佑孩童平安健康,至於女子祭拜七娘媽可以祈求愛情美滿和手藝精進,也就是俗稱的「乞巧」。

民間信仰認為嬰兒的床上有「床母」,表示孩子白天由註生娘娘守護,晚上睡眠時則是由床母照顧。床母又稱為鳥母仔、鳥仔婆,誕辰和七娘媽同天,不過兩者是不同的神明。床母會保護或養育孩子至16歲為止,父母祭拜床母也有希望孩子好帶,不會任意哭鬧的含意。

▲七夕是七娘媽的誕辰。七娘媽的祭祀可以歸因於早期嬰兒容易夭折,父母會將子女送托給七娘媽作為義子、義女,等到孩童滿16歲順利成人後,在七娘媽誕辰當天舉辦「做十六歲」習俗,感謝神明多年來的保佑。

七夕拜月老:月老怎麼拜?供品、禁忌有哪些?

七夕是東方的情人節,因此有不少信眾會在七夕這天前往月老廟拜拜,希望月老可以幫忙牽線,求得正緣。根據每間月老廟的規定,祭拜方式會有一些不同,不過共通點包括月老喜歡吃甜食,因此拜月老的供品要準備甜品、數量也要成雙成對,還有如果信眾想要求取紅線的話,可以在祭拜之後擲筊詢問,得到允許後再拿紅線至香爐過火。

七夕拜月老流程:

  • 前往月老廟,擺放2份供品,分別奉給廟宇主神和月老。
  • 點香、拜天公,並且依廟宇順序祭拜所有神明。
  • 祭拜月老的時,誠心稟告姓名、生辰、住址及祈求事項。
  • 參拜結束後,向月老擲筊求紅線,聖筊即可取紅線,持紅線前往香爐過火繞3圈。
  • 祈福完成,將紅線佩戴於手上、置於皮包等貼身之物或床頭、枕頭之下。
  • 供品可準備冰糖、糖果、帶殼龍眼乾、金紙等。數量要雙數,代表成雙成對。
  • 祭祀完成後,可以將冰糖及龍眼乾煮水飲用。

七夕拜月老禁忌:

  • 不可以挑喜糖,會讓月老覺得自己會挑,不需要協助。
  • 不可帶傘,傘代表「散」。下雨也不可把傘帶進廟裡。
  • 不可戴帽子,會讓月老看不清臉,難以找對象。
  • 喝熱茶的時候不可以吹涼,會吹散緣份。
  • 心態不可隨便,不可心想隨意的對象都能接受。
  • 紅線不能在不同寺廟過爐,會失去效力。

照片中提到了供品1、龍眼乾(帶殼)、供品2,包含了中國結 矢量圖、插圖、剪貼畫、設計、產品設計

▲祭拜月老可以準備龍眼乾、冰糖、金紙,數量需成雙成對,祭祀完成後可以將冰糖及龍眼乾煮水飲用,讓月老的祝福圓滿達成。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民政局

七夕拜七娘媽:準備糖粿、麻油雞酒、化妝品

有說法表示七娘媽是單指織女,但也有說法表示七娘媽指的是七仙女。農曆七月七日是七娘媽的誕辰,父母可以祭拜七娘媽,祈求七娘媽保佑孩童平安健康,而未婚、已婚女子祭拜七娘媽有求子的意涵,或是祈求織女賜予精巧的手工藝。

因此,如果是希望七娘媽守護孩童,信眾可以祭拜糖粿(又稱軟粿、七夕粿)、油飯、雞酒、圓仔花、雞冠花,另外擺上水盆、胭脂、圓鏡、梳子等等,讓七娘媽也能夠梳妝打扮。而若是女性想要祈求姻緣與精巧的手藝,則以七味碗、胭脂祭拜,祈求愛情美滿和手藝精進。

七夕拜七娘媽:

  • 時間:午後。
  • 地點:自家門口、七娘媽廟。
  • 供品:糖粿、圓仔花、雞冠花、胭脂(粉餅)、雞酒、油飯、圓鏡、梳子等。
  • 過往會將拜過的胭脂水粉分成兩半,一半拋到高處獻給七娘媽,另一半分給家中的女孩使用。

▲七娘媽的祭祀供品包括雞酒、油飯,用來祈求生子與保佑孩童平安。至於圓仔花、雞冠花則有「多子多孫」、「加冠」的含意,期望孩子的未來能夠升官加爵。

照片中提到了ce 129、TOLA、£333,包含了做十六歲的意義、做十六歲、霍克洛人、慣例、崇拜

▲台南開隆宮,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七娘媽廟。圖片來源:koika

七夕拜床母:拜床母時間、供品、禁忌

雖然床母的生日和七娘媽同一天,不過二者並不相同。傳說床母會保護或養育孩子至16歲為止,因此嬰兒出生第3天就會開始祭拜床母,之後孩子滿6天、12天、滿月、七夕、以及孩子生病或是哭鬧時也都會祭拜,希望床母能夠幫忙照顧孩童。

因此床母祭拜的供品通常為孩子滿月、或母親坐月子時吃的食品,比如說雞酒、雞腿、油飯、花生等等但通常在祭拜床母時,不會擺放魚類、酒、青菜、筷子等物品,這是因為魚類有刺,床母會花時間挑刺,忘記照顧孩子,至於避免祭拜酒也是避免床母因酒醉而疏忽。

七夕拜床母:

  • 時間:下午18點開始。
  • 地點:孩子床上擺放祭品,面對床鋪祭拜。
  • 流程:擺放供品、默念禱詞、祭拜後燒化紙錢、直接收拾供品。
  • 供品:麻油雞、雞腿、油飯、刈金、床母衣。

床母祭拜禁忌:

  • 不可祭拜魚,避免床母花時間挑刺,忘記照顧孩子。
  • 不可祭拜酒,避免床母酒醉。
  • 不可祭拜青菜,避免床母「青青菜菜」地照顧小孩。
  • 不可擺放筷子,避免床母用筷子打小孩。
  • 祭拜完後需立刻收起供品,有說法認為吃飯快的人比較勤快。
  • 一旦開始祭拜,就要持續到孩童16歲為止。

▲床母衣,又稱為娘媽衣、婆姐衣,燒化給七星娘娘、臨水娘娘、註生娘娘、床母娘娘等神明使用。圖片來源:Sean Chiu

照片中包含了膳食、春和油飯、永春市場、中國糯米、麻油雞

▲七夕祭拜的供品類似彌月禮盒與母親的月子食品,因此店家也會在七夕前後準備油飯與麻油雞商品販售。圖片來源:台北市市場處

七夕祭拜七娘媽、床母祈求孩童平安

七夕祭拜月老求姻緣,至於有孩童的家庭多會祭拜七娘媽與床母,祈求孩童平安長大。而因為七娘媽廟以照顧孩童為多,因此七娘媽誕辰的七夕更像是兒童節,另有說法因為婦女會在當天乞巧與求子,因此也將七夕類比為東方的女兒節、婦女節。

農曆七月鬼門開,除了普渡之外還有七夕情人節值得注意。若是想要了解更多與農曆七月有關的習俗、禁忌、拜拜日程,可參考「2022農曆七月禁忌懶人包」文章介紹。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