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自去年推出全新的 Zenfone 8 後,雖仍保留原本特色的翻轉鏡頭設計的 Zenfone 8 Flip 產品線,但重心已經轉向主打小巧、緊湊且市場幾乎沒有同質競品的小尺寸旗艦機 Zenfone 8 ,而今年全新的 Zenfone 9 再度延續小尺寸旗艦機的設定,但不僅換上高通最新的 Snapdragon 8+ Gen 1 平台,相機也一併升級,並有更為精緻的外型設計。
▲處理器更強、鏡頭更大但相較 ZenFone 8 尺寸反而還縮小一點點
華碩在去年 Zenfone 8 發表時,即強調手機寬度小於 70mm 、長度小於 150mm 是最佳的單手操作尺寸,在這樣的條件篩選後,僅有 Sony 的 Xperia 5 III 與三星 Galaxy S21 較為接近,不過華碩強調以 70mm 以下寬度為優先考慮,故可說把假想敵設為 Sony 的 Xperia 5 III ,不過 Xperia 5 III 所搭載的 21:9 螢幕則使手機長度比起 ZenFone 8 長了 10mm 。
▲ ZenFone 9 與市場上強調小巧的旗艦機比對
在一年的時間後,華碩全新的 Zenfone 9 進一步將長寬縮減,自 ZenFone 8 的 6.8mm x 148mm 再度變為更緊湊的 68.1 x 146.5mm ,雖然不是很明顯的差距,不過也象徵華碩仍持續設法使手機變得更為容易一手掌握,不過這一切並不容易,因為相較 ZenFone 8 , Zenfone 9 有許多組件更大,也就表示設計團隊需透過更多結構工程才能完成微縮化。
▲比起前身更小但卻塞進更強大的功能
Zenfone 9 維持與 ZenFone 8 相同的 5.9 吋螢幕與 169 克重量,不過 Snapdrgaon 8+ Gen 1 實質較 Snapdrgaon 888 大了約 10% ,全新的相機模組也比起 Zenfone 8 多了 40% 面積,但同時電池容量還稍稍多了 7.5% ,內部的散熱材質則一舉增加 230%,更不用說 Zenfone 9 還保有 3.5mm 耳機孔、雙揚聲器與具備 IP68 防水。
外型設計更為細膩出色
▲盒裝提供充電器與保護殼
▲盒裝保護殼的質感與機身原本的質感類似
▲ Zenfone 9 的整體設計感跳脫以往 Zenfone 系列的設計,筆者個人更喜歡現在的風格
▲機背質感採用砂岩表面處理
筆者認為此次 Zenfone 9 整體外型做出最正確的一件事情,即是採用全新的外觀 ID 設計;對筆者而言, Zenfone 8 的風格稍嫌大眾化,說不上不好,但也沒有辨識度; Zenfone 9 則一改原本圓潤的邊框與機背線條,使用稜角更鮮明俐落的邊框造型與凸起的機背設計。並改以全新的砂岩紋路質感材質取代玻璃,不僅不沾指紋也不易滑手,並在細部施加具設計感的文字與圖騰,以及配合新鏡頭模組的大雙圓,呈現更具個性的外型,筆者稍稍覺得突兀的是前鏡頭刻意添加一圈銀圈,推測可能是考慮自拍時能分辨鏡頭位置。
▲電源鍵支援滑動指令
▲快捷控制功能有點侷限...僅能擇一無法依照應用程式類型自動切換
▲筆者覺得按鍵手感較平
另一個特色是在邊框的電源鍵使用支援滑動觸控的智慧快捷鍵設計,提供按兩下、長按與滑動三種指令,按兩下與長按可選擇對應特定功能或是啟動特定應用程式,而滑動則是提供幾項指定的功能,包括查看通知欄、畫面重新更新(重新載入)、網頁開始與結束位置的快速捲動,多媒體影音的上/下首、多媒體影音的播放/暫停等,比較可惜的是滑動對應的功能僅能擇一,此外此按鍵較低矮,筆者認為比起普遍的電源鍵手感差了一些。
不與尺寸妥協的效能
▲搭載 5.9 吋 120Hz AMOLED 螢幕
▲充電為 30W ,盒裝充電器亦為 30W
▲ OptiFlex 是內建的資源管理軟體
▲可啟動敲擊機背截圖的功能
▲同樣支援休眠時螢幕的手勢快速啟動
▲可決定電源長按對應的功能
在硬體規格部分, Zenfone 9 也是有感升級, 5.9 吋螢幕升級為 120Hz 的 AMOLED 螢幕,處理器直接採用高通 Snapdrgaon 8+ Gen 1 ,同時最高規格版本提供 16GB RAM 與 256GB 配置,再度顛覆現行小尺寸機種多僅採用中階規格的印象;電池則配有 4,300mAh 電量,官方聲稱具備 13 小時連續上網的電力,不過稍微可惜的是 USB Type-C 介面僅為 2.0 規格,充電則採用 QC 4.0 與 PD 3.0 的 30W 快速充電規範。
▲基本測試效能相當出色
▲耐久測試是相對於 ROG Phone 明顯的弱項,但畢竟 Zenfone 9 的小尺寸機種可說是非戰之罪
由於處理器與 ROG Phone 6 看齊, ZenFone 9 的理論規格也應該有不錯的表現,不過畢竟 ZenFone 9 不像 ROG Phone 6 因機身設計有較大的散熱面積甚至還可外掛 IMBA 的空氣動力風扇, Zenfone 9 透過 3D Mark 的持久效能測試後,效能的下降曲線相較 ROG Phone 5 來的明顯不少,最高溫則控制在 46 度左右。
▲高效能模式僅剩 10 小時電力
▲動態模式近 14 小時
▲省電模式達 17 小時
至於電池續航力,以筆者通常作為標準的 PCMark 模擬測試則有 10 小時的表現,不過「修但幾壘」!其實這個數據是錯誤的,因為 ZenUI 會在開啟這類效能評測軟體時切換到高效能模式(雖然會提醒),若以預設的動態模式則有 13 小時表現,切換到省電模式會進一步延長到 17 小時,至於極致省電應該不算一般使用情境就不予測試了。
考慮到 ZenFone 9 僅 4,300mAh 電量,其續航力可說是相當出色的,不過華碩到底甚麼時候才會在系統已經閒置後自動把高效能模式切回動態效能,筆者就有一次在評測後忘了切回,即便是放著讓手機待機,電力消耗也遠高於動態模式,筆者還是友善提醒第一次使用華碩手機的使用者要記得進行遊戲後手動切回,否則可能會誤會手機電力發生異常消耗。
遠勝前一代的相機表現
▲ Zenfone 9 的相機元件遠大於 Zenfone 8
Zenfone 近期皆以相機作為主打, Zenfone 9 也強調此次的相機規格,包括前鏡頭與兩個主鏡頭皆採用 Sony 高品質感光元件,其中主鏡頭使用與 ROG Phone 6 相同的 IMX766 元件,超廣角則是使用 IMX363 ,前鏡頭為 IMX663 ,在基本元件的挑選是以影像品質而非鏡頭數量取勝。
▲數位變焦可拓展至 8 倍
此次的主鏡頭雖使用與 ROG Phone 6 同樣的 IMX766 感光元件,但具備更進階的 6 軸防手振 Hybrid 雲台結構,借助可校正正負 3 度的模組化雲台架構與 OIS 、 EIS 結合,進一步使拍攝動態與靜態的影像都更為穩定;而超廣角鏡頭除採用高品質的元件以外,還支援 4 公分微距拍攝。
▲一些拍攝的樣張
▲超廣角的 4 公分近拍效果
上面則是使用 ZenFone 9 所拍攝的一些照片,確實整體畫質表現相當出色,有著高階機種應有的影像水準演出,尤其夜拍相較 ZenFone 8 可說是大幅提升,而超廣角鏡頭的影像品質也是水準以上演出,只是整體的銳利度有點偏高;雖然使用超廣角鏡頭 4cm 近拍的畫質不如主鏡頭,不過相較不少使用 2MP 或 5MP 元件的微距鏡頭已經好太多了。
不因小尺寸就明顯犧牲功能性的巴掌大旗艦
▲筆者是覺得為什麼前相機要用一圈銀圈
由於現代手機的功能越來越複雜,要達到旗艦級規格的小尺寸手機也越來越不容易,去年 Zenfone 8 是將配有高階處理器與微縮尺寸列為優先,撇除見仁見智的外觀設計,相機規格也略顯一般,然而由於是市場上罕見的 Android 小尺寸旗艦機,仍被不少偏好小尺吋高規機種的消費者列入清單中,不過最終可能考慮到電池容量、相機配置等不一定是最終的選擇。
相較去年體驗 Zenfone 8 時雖覺得立意良好但特色不足, ZenFone 9 就使筆者感興趣不少,因為 Zenfone 9 光是外型就已經相當吸引筆者,顯著提升的相機表現也使筆者認為能擠身真旗艦機的水準(當然遷就尺寸沒有長焦鏡頭就見仁見智),電池雖然不大,但續航力尚稱堪用, 30W 充電規格不算超高,但也贏過不少國際品牌的旗艦機。
▲作為碩果僅存的小尺寸頂規機, Zenfone 9 更全面的表現比起前一代更值得入手
不過 Zenfone 9 是否適合你,還是要回到你能否願意因為掌中尺寸遷就部分規格;例如沒有主流的三鏡頭配置(但其實很多三鏡頭的其中兩顆有跟沒有一樣),沒有 5,000mAh 大電池或 50W 快速充電, USB 連接埠的規格僅有 2.0 等等都是為了實現緊湊化的犧牲,但如果你是真心想要一款小尺寸的頂級處理器 Android ,至少今年 ZenFone 9 整體無論是外型、性能或是相機都有長足的進步。
同場加映: CONNEX 洞洞保護殼配件
▲盒裝的標示顯示 CONNEX 動動殼有三種出貨組合,筆者收到是包含兩項配件的大全套
▲中間為卡套、右為感應是支架
▲與盒裝保護套比起來活潑許多
此次華碩在解禁前幾天也遞來其中一項官方配件: CONNEX 洞洞保護殼,筆者此次拿到的是提供兩種配件的全配版本,相較盒裝的保護殼設計風格有些許改變,稱為洞洞保護殼的原因就是背後的開孔;不過洞洞保護殼的開孔不僅只是裝飾,而是可搭配兩項配件進行擴充,其一是感應式支架套件,另一項則是卡套。
▲利用洞洞背面與配件的凸點進行安裝,但要留意配件的方向性
▲ app 會提示安裝的方向正確性
▲搭配卡套
▲告知 NFC 位置
▲搭配感應式支架,要注意的是一裝上感應支架就會啟動手機預設的 CONNEX 功能(預設是開啟自拍相機)
▲可設定安裝感應式支架的快啟功能
▲可以立著看影片或是作為自拍架使用
透過配件的凸點剛好可插入保護套的開孔,不過兩項配件皆有固定安裝的位置與方向,反裝基本上是裝不緊或是無法扣上的;這兩項配件皆可在系統中設定功能,其中支架套件可設定在安裝後開啟預設的應用程式,例如相機自拍、倒數自拍等等,並可提供放置桌上觀看影片時或是自拍的支撐;至於卡套就是可讓使用者多放一張常用卡片,如交通卡或是門禁卡等。
8 則回應
愚笨的機器人或啞巴,您在哪裡,現在才中午11點半而已。
莫非都睡著了?
為何不簡化手續呢?
請問華碩 Zenfone 9價格是多少?
價格才是大家關注的重點不是嗎?
莫非不是會員就不賣嗎?
周邊也相當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