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Pixel Buds Pro 真無線耳機動手玩,具自適應主動降噪以及與 Android 手機緊密結合的高階真無線耳機

2022.07.29 01:00AM

Google 在今年的 Google IO 大會宣布全新 Pixel Buds Pro 真無線耳機,作為 Pixel 品牌高階真無線耳機產品的定位,除了具備更先進的主動降噪功能以外,也有著小巧的體積,當然產品本身也延續 Pixel 產品與 Android 深度整合的特色,此次在上市前也取得 Pixel Buds Pro 進行體驗。

照片中提到了C、G、Pixel Buds Pro,跟谷歌有關,包含了音響器材、電子配件、電子產品、產品設計、音響器材

▲包裝相當簡單,跟進(?) Sony Xperia 手機連充電線也沒給

Google Pixel Buds Pro 的包裝相當簡單,盒裝包括耳機、充電盒與耳塞,不包含充電線,其中裝有耳塞的紙筒有將左右分開,收納或是取出耳塞不必擔心所有的耳塞散落。比較可惜的是 Pixel Buds Pro 在國外有多款顏色,不過在台灣僅提供迷霧灰與石墨黑二色,此次開箱為石墨黑,雖可理解是考慮市場銷售選擇引進比較保守的配色,不過未引進的珊瑚橘與檸檬綠相對更吸引筆者。

照片中包含了老鼠、電腦鼠標、產品設計、電腦、設計

▲充電盒表面雖然漂亮不過容易沾染髒污

照片中跟黑立方有關,包含了老鼠、電腦鼠標、電腦、產品設計、設計

▲充電盒支援反向充電

Pixel Buds Pro 的充電盒採用鵝卵石型,外層是一層消光面處理,並在內裏使用霧黑色處理,闔起上蓋會在上蓋與底部的銜接處有一道點綴的黑線,充電盒本身支援有線充電與無線充電,若搭配非 A 系列的 Pixel 手機可透過反向充電為其充電,不過 Pixel Buds Pro 的表面處理方式較容易因摩擦附著髒汙,是筆者覺得在具質感的處理方式之下的小缺憾。

照片中提到了ง,跟塔塔汽車有關,包含了硬件、產品設計、角度、設計、經度:0MWC

▲以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算是小巧的

▲配戴感測位於底部而非常見的內側

Pixel Buds Pro 的本體屬於中偏小的尺寸,在高階真無線耳機則是相對小巧的, Google 強調其尺寸與設計以大量耳模進行取樣,具備絕佳的配戴舒適性, 另標榜 Pixel Buds 搭載用於處理降噪與音訊的客製 6 核 DSP ,具備環境主動偵測與調適的功能,並藉由壓力感測器進行主動壓力調節,能夠感測耳內壓力進行調節。

照片中包含了硬件、產品設計、設計、產品、電腦硬件

▲使用高隔音性的 Silent Seal 耳塞(好像筆者多年前從 SpinFit 取得的其中一款原型...)

Pixel Buds Pro 的降噪是結合自適應主動降噪與被動的 Silent Seal 耳塞相互結合,借助 Silent Seal 減少外部聲音的流入與隔絕偏向高頻的噪音,再透過多麥克風取樣的主動降噪進一步消除容易產生不適的低頻噪音;作為一款高階的主動降噪真無線耳機, Pixel Buds Pro 單邊配有三組麥克風進行取樣,並搭配防風網罩減少風切。

照片中提到了11:54、已連結的裝置、Pixel Buds Pro,跟蘋果公司有關,包含了屏幕截圖、產品設計、產品、靜物攝影、攝影

▲支援 Fast Pair 故第一次取出耳機就會跳出提示協助快速配對

由於取得 Pixel Buds Pro 的時間產品還未正式上市,筆者是使用 Google 所提供的測試版應用進行體驗;不同於其它第三方品牌的真無線耳機是透過專屬 app 進行操作, Pixel Buds App 直接是融入 Android 的藍牙裝置系統層當中,故安裝完應該不少人一開始還試圖尋找 app 而不得其門而入,主要需自藍牙連接裝置選單點選 Pixel Buds Pro 右方的齒輪即可看到。

▲設定是整合在藍牙裝置的設定項而非獨立 app

Pixel Buds Pro 可調整的項目包括觸控設定、音效、耳塞密合度檢查、音訊切換與多點連線等,一般使用者可能會比較常使用的降噪功能與等化器是列入音效項目當中,不過 Pixel Buds  Pro 並未提供完整的自定義等化器,僅有單一同時強化高低頻的項目,若要進行調音可能要依賴第三方應用程式的協助。

▲降噪為全自動

照片中提到了11:05 M 名、k、觸控設定,包含了屏幕截圖、屏幕截圖、Windows 10、Windows 10移動版、微軟Windows

▲觸控手勢除長按外為左右對稱

照片中提到了1:55、自訂「按住」手勢、為兩側耳塞式耳機個別選取選項。你必須設定 Google 助理,包含了屏幕截圖、夏普AQUOS zero2、屏幕截圖、互聯網、夏普Aquos

▲長按也只有兩種功能可選擇

照片中提到了11:05、《、多點連線,包含了屏幕截圖、Gaia Herbals 綜合中心、reddit 的中繼、零售、產品

▲可設定多點配對

另外 Pixel Buds Pro 採用觸控操作,不過若未閱讀說明手冊或進入 app ,可能不會知道 Pixel Buds Pro 的觸控板還支援前後滑動的功能,預設則是作為調整音量使用,並可在 app 進行個人化;不過 Pixel Buds Pro 屬於對稱式操作,左右耳的基本功能完全相同,僅有啟用「按住」功能才可分別針對左右耳對應的項目切換,但其實也只有切換主動降噪與啟動語音助理兩種項目可選,此外也可在選單中選擇降噪的循環切換功能。

照片中包含了耳、頭戴式耳機、聽力、前額、音響器材

▲採用旋入式配戴,耳機在側面底部具備紅外線配戴感知而非一般位於內側

Pixel Buds Pro 的配戴感令筆者想到三星的 Galaxy Buds Pro ,屬於需自斜上方往前旋入耳孔的佩戴方式,耳塞選擇正確的話隔音效果十足,不過由於主動降噪功能可依據耳壓進行調節,如果密合度稍微差一點,例如筆者一開始使用 M 號、透過密合度檢測發現才應該會成 L 號的情況,主動降噪相對一般主動降噪耳機影響小,僅有隔音會有比較大的影響。

▲通透模式雖然自然但無法調整透明度

Pixel Buds S 的主動降噪有中高階的水準演出,在日常環境能夠適度的壓抑環境中如冷氣、車輛(非飆車族)、捷運等發出的不適聲,不過筆者感到更驚豔的應該是環境因模式的自然度,筆者在辦公室中使用,相較於脫下耳機僅有覺得冷氣聲略為放大,像是敲打鍵盤、同事的閒聊聲等都猶如未配戴耳機一般,然而無法調整透明度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至於聲音的表現筆者認為算是屬於中性的調音,人聲的位置處於較為舒適的略退,不會有過於強烈的侵略感,不過若開啟設定中的高低頻強化,則 V 形曲線產生的風格並非筆者所偏好,但撇開個人喜好,啟用後不會如某些耳機對聲音基底造成影響,基礎的音色仍與未開啟前相似,只是高低頻變得更為突出。

對於 Pixel Buds Pro 而言,相較與第三方品牌的真無線耳機最大的優勢就是與 Android 生態系的整合,畢竟是球員兼裁判的親兒子產品(笑),除了系統設定直接與藍牙裝置設定結合以外,與 Google Assistant 的無縫整合也是一般第三方品牌真無線耳機不一定有的功能,只可惜台灣目前還未開放即時翻譯功能,這是筆者自先前公布就引領期盼的功能,尤其隨著全球旅行漸開,如能使用這項功能勢必會更為 Pixel Buds 加分。

照片中提到了12:10、《 裝置詳細資料、回,包含了屏幕截圖、Google Pixel Buds A 系列、谷歌像素 6 專業版、谷歌、軟件

▲僅支援 AAC 編碼,但同級多已支援 LDAC 或是 aptX Adaptive

不過從技術控的觀點看 Pixel Buds Pro ,則會覺得規格與可玩性在同級產品相對一般,首先 Pixel Buds Pro 的藍牙編碼僅支援 SBC 與 AAC ,雖然帶來開啟降噪達 7 小時的優勢,不過這在如今新一代真無線耳機搭配 LDAC 或 aptX Adaptive 也是有可能實現的,雖然 Pixel Buds Pro 透過 DSP 盡可能還原音質,但相對原聲高音質編碼還是差了一點,令筆者想到兩年前 Sony 的 WF-1000XM3 的做法。

▲不能自定義調音是缺憾之一

另外設定功能相對貧乏也是筆者較有微詞的地方,雖然有些真無線耳機也標榜出色調音不需開放消費者自定義等化器,不過前提是那些品牌多半有信仰加持,筆者經常看到吹捧 AirPods 音質打趴經典音響品牌的信徒,卻還沒看過有人對 Pixel Buds 有同級的信仰加成,恐怕在缺乏自定義等化器也會使一部分消費者感到不滿。

▲ Pixel Buds Pro 的價格已經是屬於高階真無線耳機,周遭強敵環伺

從主觀的角度, Pixel Buds Pro 面對的勁敵恐怕就是 Sony 的 LinkBuds S ,兩者不僅有著相近的價位,也皆屬於小體積的中高階真無線耳機,雖然 LinkBuds S 少了與 Android 的深度整合,不過 LinkBuds S 挾著 Sony 在音響技術的品牌光環、舒適的配帶感以及水準之上的降噪能力,還有豐富的自定 EQ 等功能,筆者認為在 Pixel Buds 系列未在台灣語系開放翻譯功能前,是 Pixel Buds Pro 難以攻破的對手。

照片中跟正義奉獻、卡拉科爾電視台有關,包含了移動電話、電子產品、產品設計、移動電話、設計

▲雖然有著 Pixel 生態系的光環,但部分功能還未開放使競爭力相對同級產品不足

總結來說, Pixel Buds Pro 並不差,甚至若同樣以生態系搭配面對蘋果的 AirPods Pro 甚至更為出色,除了降噪技術以外續航力更是遠勝 AirPods Pro ;但偏偏 Android 是個開放生態系, Pixel 本身在品牌的信仰值又相對薄弱,消費者勢必會以相近價位的第三方品牌產品進行比較,面對來自傳統音響品牌還有主打價格戰的新興品牌真無線耳機的挑戰, Pixel Buds Pro 台灣真無線耳機市場勢必會面對一場硬仗。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