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合作夥伴近期逐步在特定區域推出搭載代號 Alchemist 的第一世代 Arc GPU 產品,根據 Tom's Hardware 指稱, Intel 提供給中國媒體的評測指南指稱行動平台的 Arc 730M 以及 Arc A770M 的效能分別可擊敗 NVIDIA 的 GeForce RTX 3050 Ti 與 GeForce RTX 3060 的行動平台版本;然而從產品定位,也變相證實第一世代的 Arc GPU 行動版產品最高效能僅達到 NVIDIA 中階 GPU 產品的表現,同時也潛藏 Arc 平台在功耗表現可能會較差的狀況。
在 Intel 的產品分類當中,採用與處理器類似的數字分階方式,其中此次的主角 Arc A730M 與 Arc A770M 即是隸屬第一世代行動版最高階系列的 Arc 7 系列產品線,皆為 ACM-G10 晶片,其中 Arc A730M 具備 24 個 Xe Core 與 24 個光線追蹤加速器,配有 12GB 192bit GDDR6 記憶體,而 Arc A770M 進一步具備 32 個 Xe Core 與 32 個光線追蹤單元,搭配 16GB 256bit GDDR6 記憶體。
▲ Tom's Hardware 自官方評測只能整理出的效能比較(圖片擷取自: Tom's Hardware )
Tom's Hardware 特別將 Intel 提供的官方指南的測試數據整理成列表,確實在各項遊戲表現都能勝過原本設定的競品,其中 Arc A730M 約領先 RTX 3050 Ti 13% 效能,而 Arc A770M 則高出 RTX 3060 約 12% 效能;然而要注意的是,這些測試比較並不是那麼公平,因為雙方的平台設定條件有些不同。
作為對照組的 NVIDIA 平台配置也有所落差,兩款 Intel Arc GPU 測試機皆為官方版搭配 Alder Lake 的特別版筆電, NVIDIA 對照組則是搭配 Tiger Lake 平台處理器;其中 Arc A370M 搭配的是 Core i7-12700H , Arc A770M 則是搭配今年甫公布的 i9-12900HK 頂級處理器,而作為 RTX 3050 Ti 對照組的 ROG Zephyrus M16 與 RTX 3060 為微星的 MSI Pulse GL66 則是使用上一代的 i7-11800H ,同時這兩款 RTX 30 筆電的功耗設定也非最大設定。
▲從官方指南作為參考的對照組預估,第一世代 Alchemist 將著重在主流市場需求而非高階產品
由於 Intel 並未提供這兩台 Arc GPU 測試機的 TGP 規格,但根據 Tom's Hardware 的分析不過 Arc A730M 的 TGP 設定落在 80W 至 120W ,但對照組的 RTX 3050 Ti 則是設定在 60W ;而 A770 官方規格是落在 120W 至 150W 之間,對照組 RTX 3060 則為 85W 版本。
從目前的效能與數據規格來看,由於功耗設定較競品來的高, Arc 7 系列鎖定的市場應該是主流的高階電競與 FullHD 級遊戲娛樂需求,產品類型可能會以非超薄設計的電競筆電或是創作者產品,扣除效能外, Arc GPU 目前比較明顯的優勢應該是率先支援 AV1 硬體編碼,以及搭配 Alder Lake 平台時基於 Deep Link 技術的混合編碼加速技術。
不過從先攻主流市場、後續再慢慢朝高階產品發展,不禁想起 AMD GPU 架構自 GCN 轉換到 RDNA 的產品策略,作為第一代 RDNA 的 Radeon RX 5000 系列也是先攻中階主流市場,後續才慢慢轉戰高效能產品,無獨有偶,目前 Intel 擔任 GPU 產品策略的 Raja Koduri 也正是 Intel 從 AMD 挖角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