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Intel 宣布響應總部 RISE 企業策略與 2040 溫室氣體零排放目標,在台推出 Op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 Open IP )資料中心浸沒式異體冷卻完整方案與參考設計,尤以利基在台灣的企業負責供應全球 90% 以上的資料中心伺服器, Intel 首度將 Open IP 授權給生態系夥伴使用,借助開放式並具備容易部屬與擴展的冷卻方案,將嘉惠 Intel 生態系夥伴可因應資料中心功率上升提供高效率且實現高密度部屬的冷卻解決方案。
散熱一直以來是資料中心面對的重要課題,也是僅次 IT 負載的次要系統耗電原因,而浸沒式冷卻借助將設備浸沒到不導電的冷卻液作為散熱手段,當前浸沒式冷卻技術可分為單相與兩相,單相式是透過液體流動進行對流散熱,而兩相式則再結合液體蒸發加速散熱。
▲ Intel 當前在台導入為 12U 容量、 15kW 冷卻能力的槽體式設計單向浸沒式液體冷卻解決方案
此次 Intel 在台所提供的資料中心浸沒式冷卻方案為單向式液體冷卻,並提供 12U 容量與 15kW 冷卻能力的槽體式參考設計,內部具備通用與模組化規格,可擴展至 24U 、 36U 、 48U 與最大 54U 規模,並提供單槽最大 180kW 冷卻能力。此參考設計亦完成 Intel Xeon Scalable 概念驗證,可超越 Green Grid 聯盟白金級的小於 1.25 PUE 規範,達到 1.15 PUE ,後續可借助系統最佳化進一步使 PUE 低於 1.07 PUE 。
Intel 著眼 2025 年資料中心的機架功率密度大增,當前已開發 30kW-180kW 單向浸沒式冷卻結構,第二階段將進一步在台灣設立資料中心永續解決方案實驗室,攜手台灣與亞太合作夥伴進行共同開發與驗證,後續於第三階段投入兩相浸沒式夜體冷卻完整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