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10年建造,曾被CNN評選為「全球最具顛覆性的8大建築」之一,位於士林的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將於2022年3月11日開始試營運,並且開放藝文團隊演出,民眾能夠以6折優惠價購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TPAC,內部共有3座劇場、串連後最多可容納2300名觀眾。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規劃3月11日至5月15日,為期2個月的試營運時間,預計將於2022年7月或8月正式開幕,並且開放「參觀迴路」讓未觀賞表演的民眾也可以參觀建築與表演幕後工作。
建築靈感為鴛鴦火鍋 3大劇場、最多容納2300席
台灣表演藝術中心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Rem Koolhaas團隊主導,其建築特質為「微型社會凝聚器」,因此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不僅是台北表演藝術的基地,也同時反映了當地的都會、文化政治以及族群現狀。
Rem Koolhaas以台北夜市內鴛鴦麻辣火鍋的「大雜燴」形象啟發,想像現實與藝術在此地被燉煮、提煉,其湯汁氣味滿溢而出,混入旁邊的街巷與夜市。因此,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以實驗性的手法,展現士林夜市鴛鴦麻辣鍋「一鍋三味」的特色,規劃3個可獨立運作的劇場,將劇場從不同的角度分別嵌入中央的方形體,成為了可被調整、合併、以及高效率的使用量體。
此外,Rem Koolhaas認為表演藝術並不只限於舞台,因此在舞台區域以外規劃了獨特的「參觀迴路」,民眾就算沒有觀賞演出,也能夠透過此動線參觀劇場建築,以及舞台的幕後空間、準備工作。參觀迴路預計將於正式開幕後開放。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劇場:
- 大劇院:1500席,適合各種類型的表演藝術演出。
- 藍盒子:800席,全台最大的實驗劇場。
- 球劇場:800席,鏡框舞台,建築外為的球形為觀眾席。
- 超級大劇院:2300席,由藍盒子和大劇院結合而成,適合大型製作。
- 參觀迴路:未欣賞表演者亦可購票進入參觀建築環境、表演幕後工作。
-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劇場特色
-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顏色意涵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建築特色介紹。正中間的長方體為幕後空間,從幕後空間長方體向外延伸出3座不同角度的舞台與觀眾席。
▲大劇院可容納1500席,約2層樓高,由傳統大型劇場空間演化而來。和傳統鞋盒型劇場不同,大劇院的形狀些微不對稱,且觀眾席座位並非扇形分佈,因此幾乎沒有視線不良的區域。
▲幕後工作場所位於建築正中間,因此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外觀的球體、立方體皆為特殊的浮空觀眾席。球劇場預計將規劃為商業劇場。
▲球劇場內部除了基本觀眾席之外,也規劃了可飲食的包廂空間,預計每個包廂可容納最多16人。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左右兩側分別為大劇院、藍盒子,在組合串通後可以成為台灣首座巨型劇院,擁有全台最大的舞台規模,最多可容納2300席觀眾。
鄰近捷運劍潭站 汽車停車位200格、機車353格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士林夜市舊址,佔地2公頃,為地下1層、地上12層之建築。鄰近捷運劍潭站,3號出口步行約2分鐘即可抵達,而若是搭乘公車,可以利用附近站牌與地標例如捷運劍潭站、圓山皇宮大廈、陽明戲院等。
如果是開車或騎車前往的民眾,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停車場位置有限,建築本體設有200格汽車停車位、353格機車停車位。於停車費方面,汽車平日上午9點至凌晨1點為每小時60元,機車平日每次20元,假日則為每次60元。汽車駕駛憑活動票根可享停車優惠,平日當日4小時160元。因停車空間有限,台北表演藝術中心也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鄰近捷運劍潭站,因此民眾可以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前往。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設計概念動畫。
試營運主辦節目6折優惠、2022年夏季正式開幕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規劃3月11日至5月15日,時間長達2個月的試營運。於試營運期間,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邀請15組團隊共46場售票節目、及12場免費節目,將於3座室內劇場及戶外小戲台演出,在節目6折以外也準備5000張免費試營運演出票券贈與士林在地居民。台北表演藝術中心預計將於2022年夏季開幕,參觀迴廊也會於開幕後開放,屆時也將串連劇場與周邊環境,與夜市推出相關折價優惠活動。其他更多消息可參考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官方網站。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於2021年被CNN評價為全球最具顛覆性的8大建築之一,建造困難、造型特殊又兼顧功能特性。因其特別的外觀被稱為「那顆蛋」或「皮蛋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