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Apple Silicon的M1系列誕生後,蘋果就快速地更新旗下產品線的核心晶片,並在今天春季發表會上正式宣布新一代工作站產品線Mac Studio主機與Studio Display螢幕。新工作站Mac Studio最高可選擇由2顆M1 Max合併的M1 Ultra晶片,而新螢幕Studio Display方面,則是採用27吋5K解析度的Retina螢幕。至於售價的部分,Mac Studio價格為59900元起,Studio Display螢幕則是45900元起。 ▲蘋果發表全新工作站,包括Mac Studio與Studio Display。 由雙M1 Max晶片合併的M1 Ultra 蘋果工作站大多是使用自家最優秀的硬體規格,這次為了Mac Studio還多誕生了M1家族的新成員M1 Ultra。M1 Ultra是由2個M1 Max晶片透過高速連接介面合併而成,雖然效能無法達到1+1=2,但是比起既有的M1 Max仍是高出不少。從官方數據來看,比起搭載十核心處理器的iMac,其CPU效能可提升3.8倍,比起十六核心Xeon處理器Mac Pro,在CPU效能也有90%的提升,就算是比起二十八和新的Mac Pro,CPU效能最高可提升60%。同時它也具備目前Mac家的圖像處理能力,較目前最快的Mac用顯示卡提升80%。 至於在設計方面,Mac Studio是個19.7公分見方的方塊,高度則是9.5公分,剛好能放在多數螢幕底下,設計元素看起來有點像是變高的Mac mini。不過Mac Studio上有高達12個各式高速連接埠可用,用來外接裝置或是螢幕都不成問題,最多可同時連接4個Pro Display XDR外加1台4K電視。此外從透視圖可以看出,機殼內過半空間都被蘋果命名為雙離心風扇散熱系統所佔據,搭配全身超過4000個密密麻麻的散熱孔,有助於降低高速運作時的溫度,並且也能降低噪音。 最後在價格方面,Mac Studio可供選配的項目很多,M1 Max最陽春的版本售價為59900元,而效能更好的M1 Ultra,最基本的版本則是要價119900元。 ▲M1 Ultra晶片面積非常大,是由2顆M1 Max合併而成。 ▲M1 Ultra是目前Mac使用的最高階晶片,最多二十核心CPU與六十四核心GPU。 ▲外觀設計元素與Mac mini相似,但高度更高且有大量的散熱孔於底部與背面。 ▲前方有USB Type-C介面與SD讀卡機,右方還有個白色電源指示燈。 ▲機殼上有超過4000個散熱孔,冷空氣主要由底部吸入,再後方排出廢熱。 ▲機殼內過半空間都是散熱系統,不過較大的散熱空間也有助於降低噪音。 ▲蘋果目前最佳的工作站,但現階段仍難以完全取代Mac Pro。 搭載A13晶片的5K Retina螢幕 這次搭配Mac Studio推出的還有名為Studio Display的螢幕,其為單一尺寸設計,採用27吋5K解析度Retina面板,亮度最高可達600尼特並符合P3廣色域。Studio Display唯二能選配的是玻璃與支架,玻璃方面分為標準玻璃與Nano-texture玻璃,後者可減少反射與眩光。而在支架的部分,預設標準支架僅能調整傾斜度,你可以加價選配能夠調整高度但不能直向的支架,要直立螢幕只能捨棄域設支架改為搭載VESA轉接器。 較為特別的是,這次Studio Display內還搭載了A13晶片,可能比起很多人的手機效能還要好。其用途是用於搭配螢幕的相機與音訊系統,支援人物居中、空間音訊以及Siri數位助理。這次使用的高傳真6個揚聲器系統,內含4個震動抑制低音喇叭與2個高性能高音喇叭,也是Mac史上最好的配備。 售價方面Studio Display基本版為45900元,如果使用Nano-texture玻璃則是54900元。在支架部分,選擇標準支架與VESA都是45900元,可調整傾斜與高度的支架則要加價12000元。 ▲Studio Display為單一螢幕尺寸,為27吋5K Retina面板。 ▲支架有2種版本,左邊為標準支架僅能調整傾斜度,右邊則是加價12000元的選配支架,可以調整傾斜度與高度但仍不可直立,要直立得選擇原廠VESA轉接架。 ▲小一號的蘋果新螢幕,不過售價也不便宜,最低要價45900元。 Apple Silicon時代全新工作站 雖然現在官網上仍販售著Mac Pro,但依照目前的趨勢來看,蘋果旗下全產品線汰換成Apple Silicon也是時間問題罷了。現在工作站除了既有的Mac Pro之外,還多了Mac Studio可供選擇,在Mac Pro繼續販售的情況來看,有一方面就是想取代Mac Pro但又無法全取代只好雙軌並行,但蘋果與Intel分道揚鑣是確定的事情,就看用戶的態度、生態圈的支援度還有時間了。 ▲Apple Silicon時代來臨,從平板、筆電、電腦、工作站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