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發科引述 IDC 數據指稱手機晶片已在美國市佔近半已超越高通,但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數據駁斥聯發科在美國市佔不到四成

2022.03.04 12:57PM
照片中提到了5G、MediaTek、天璣8000系列,跟聯合委員會有關,包含了聯發科天璣900、聯發科、片上系統、中央處理器、多核處理器

聯發科近年藉由成功切入中國手機品牌,在市場上迅速獲得成長,也屢屢發出市佔超越高通的捷報,不過畢竟聯發科的成功是建立在中國品牌主攻市場,但如北美、除中國外的北亞區域等多仍為高通平台天下,但聯發科近期引述 IDC 數據,指稱聯發科在 2021 年第四季超越高通,達到 51% 市佔,高通僅有 43.9% ,不過後續又將聯發科市佔下修為 48.1% 。但另一家市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則反駁 IDC 數據,指出高通在北美仍有 55% 市佔,聯發科僅有 37% 。

照片中提到了SAMSUNG、Galaxy A32 5G、A,包含了三星a32、三星 Galaxy A32、三星 Galaxy A32 5G (2021)、三星、128 GB

▲ IDC 數據顯示聯發科在北美是藉由電信商的入門 5G 機種擴大市佔

到底哪個分析機構的數據是正確的目前有點樸朔迷離,但根據 IDC 的統計仍可看到聯發科在北美的成功關鍵是由電信商提供的中低階機種,諸如三星 Galaxy A12 、 Galaxy A32 與 Motorola G Pure 等搭載中低階天璣平台的機種。顯示聯發科在北美市場擴大的關鍵是集中在中低階機型,但在北美 400 美金以上仍是高通的天下。

照片中提到了SAMSUNG、SAMSUNG、SAM SUNG,包含了硬件、三星蓋樂世 S22、三星、三星 Galaxy S22 Ultra、電子配件

▲高通 5G 平台仍為北美 400 美金機種以上首選

不過從聯發科過往的情況,聯發科在主打價格戰的中低價位就相對高通強勢,其品牌形象在高階機種相對無力,就連中國手機品牌在推出旗艦級的雙平台孿生機型,也往往將聯發科平台機種定位在高通平台機種之下,但畢竟近年消費者習慣改變,加上 5G 中低價位機種推出速度比起當年 3G 轉 4G 更快,有助聯發科迅速取得成功。

無論聯發科是否在北美市佔擊敗高通,今年對聯發科在北美市場的表現相當重要,除了未演先轟動的天璣 9000 與天璣 8000 系列在中國媒體圈風評不惡,據稱聯發科終於要投入 5G mmWave 技術的商用平台,這對於在北美積極推廣 mmWave 的 Verizon 是相當重要的,畢竟目前若要使用 mmWave 需要仰賴高通平台,這也會使 Verizon 不得不引進使用缺乏 mmWave 支援的天璣平台機種。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