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在今年初發表 Alder Lake-H 時,就已經公布部分第三世代 EVO 平台的資訊,其中包括納入 H45 高效能平台、提供創作者級的獨顯設計與將針對摺疊螢幕機種進行規範等資訊,藉由公布鎖定輕薄設計筆電的 Alder Lake-P 與 Alder Lake-U 之際, Intel 亦針對第三世代 EVO 認證的細項進行介紹。
Intel 預計今年將有超過 100 款通過 Intel 認證的機種,其中包括 15 款具備 5G 網路連接的機種
▲ Intel Visual Sensing Controller 是針對視訊鏡頭的獨立晶片,不須喚醒處理器即可以低功耗方式使鏡頭感測器可偵測使用者靠近並自動進行辨識認證
第三世代 EVO 平台除要求需使用第 12 代 Core 平台以外,硬體方面也要求需要加入 Wi-Fi 6E ,動態背景噪音消除與 FullHD 以上解析度的視訊相機等項目,另外可選擇性添加基於額外 IC 的 Intel Connectivy Performance Suite 與 Intel Visual Sensing Controller ,雖然後兩項並非強制項目,不過兩者皆為獨立低功耗晶片,能更容易通過部分測試項如影像品質、續航力等測試。
▲第三世代 EVO 平台在測試項加入更多符合實際使用狀況的項目,如續航力測試要求需連接藍牙與開啟安全功能
光是有符合要求的硬體仍是不足以直接使用 EVO 標章的,因為 EVO 標章不同於以往的 Ultrabook 只在可看的到的規格進行驗證,也針對使用日常體驗進行規範與測試;第三代 EVO 認證也因應使用者真實使用情況加入更多測試項目,像是在一般使用反應的測試項從原本的 15 項增加到 25 項,加入更多一般使用者常用的軟體的開啟反應時間,另外雖然續航力同樣要求 9 小時以上,但是除了測試系統改為新一代 Windows 11 外,也要求測試時需連接藍牙與開啟 Windows 系統的安全功能,而快速喚醒的時間也要求到 1 秒內,並需要在充電 30 分鐘至少提供 4 小時以上的真實續航力。
▲藉由將 Engineered for Intel Evo 計畫延伸到週邊設備,提供使用者更出色的體驗
▲ Engineered for Intel Evo 計畫標章
此外, Engineered for Intel Evo 計畫也將延伸到週邊設備,透過與 EVO 平台進行相容測試,凡是通過驗證的 Thunderbolt 螢幕、擴充基座、儲存裝置和藍牙耳機皆能確保搭配 EVO 認證筆電有更佳的使用體驗,現在包括 Anker、Belkin、Dell、HP、Kensington、OWC、Poly、Sabrent、Samsung 等品牌皆宣布加入週邊認證計畫,並陸續推出產品。
▲ EVO 平台認證標章
相較當年 Ultrabook 規範僅以硬體設計作為限制,同時後續規範越來越放寬,導致 Ultrabook 僅有確保產品設計的薄型化,並未包括產品體驗; EVO 認證可說是記取當時 Ultrabook 認證後期越來越不具效力的經驗,除了硬體規格與基本產品型態的限制外,更加入許多使用者日常需求與體驗的測試項目,希望能使 EVO 標章象徵產品具有一定水準的使用體驗,不過第三世代納入創作者機種與摺疊螢幕機種後,等於產品型態的複雜度也會提高不少,希望 Intel 能守住 EVO 認證以消費者體驗為本的初衷,不要屈就市場改到最後又變成難以彰顯產品特質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