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鎖定高效能電競與創作者的第 12 代 Core H 系列" Alder Lake-H "發表後, Intel 也緊接著宣布同樣採用 Intel 7 製程的 Alder Lake-P 與 Alder Lake-U 系列處理器終端產品將自 3 月起陸續上市,預計將有超過 250 款搭載此兩系列平台輕薄筆電陸續登場。
▲除了 9W 的 Alder Lake-U 外,行動版 Alder-Lake 具備插槽的一致性
Intel 第 12 代 Core 平台一改前幾世代桌上型與行動版架構兵分多路的情況,統一使用具備突破性 P-Core 與 E-Core 混合設計的 Alder Lake 架構,其中筆電版除了 9W Base Power 版本外,更使用相同的封裝尺寸與插槽,使產品設計更為靈活。
▲ Alder Lake-P 與 Alder-Lake-U 相較 Alder Lake-H 主要省卻 PCIe Gen5 ,而 9W 版本為了縮減晶片體積與耗電拿掉的就更多一些
不過雖然架構與插槽具備一致性,但由於產品定位的不同, Alder Lake-P 與 Alder-Lake-U 仍在架構相較著重高性能的 Alder-Lake-H 有所取捨,首先就是最大核心數量與產品層級僅到 6P + 8E 的 14 核心,其次就是考慮到輕薄筆電通常不會搭配高效能獨立顯示卡故未提供 PCIe Gen5 介面,但包括 Thunderbolt 4 、 LPDDR5 、 Wi-Fi 6E 與支援 PCIe Gen4 SSD 等先進特色仍被保留。不過著重省電與輕盈的 9W Alder Lake-U 則進一步精簡通道,包括不支援標準 DDR5 / DDR4 、取消 SATA 介面等等。
▲ Intel 強調除了出色的 Base Power 性能,在熱設計允許下的 Boost Power 能進一步帶來更高的性能表現
▲ 3D 處理性能比較
▲網路瀏覽與照片編輯的性能
▲ CrossMark 效能
▲ 1080p 等級遊戲表現
▲藉由 AI 技術提升影像品質
Intel 把 Alder Lake-P 與 Alder-Lake-U 的假想敵設定在 AMD 的 U 系列與蘋果 M1 ,由於 M1 晶片的架構較接近平版電腦,雖然在極低功耗具備出色的能源效能比,不過也限制了最大效能,而 Intel 分別以 i7-1265U 與 i7-1280P 做為參考組,強調在以更高的 SoC Power 可發揮 70% 以上的多執行緒效能。同時, Intel 近年也不斷強調「真實世界效能」,故 Intel 也以包括 3D 圖像處理、網路瀏覽與照片編輯的表現與競品比較;另外借助 Xe GPU 架構,雖為輕薄筆電,但也具備一定程度的遊戲執行能力。
▲ Intel 強調創新的第 12 代 Core 將打造多元的產品設計
Intel 的合作夥伴,包括 Acer、ASUS、Dell、Fujitsu、HP、Lenovo、LG、MSI、NEC、Samsung 等品牌將在今年推出超過 250 款以上搭載 Alder Lake-P 與 Alder Lake-U 的產品,其中借助 Alder Lake-U 不僅能使設備更輕薄、優雅,同時也將用在獨特的可折疊螢幕產品,創造更多元的產品設計型態。
▲ Alder Lake-P 與 Alder Lake-U 處理器產品規格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