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元宵節到來,各地都掛上燈籠、舉辦燈會慶祝節日。2022年元宵節的日期為國曆2月15日,不只是參觀燈會、賞花燈,在元宵節當天也有不少家庭會準備拜拜供品,因為元宵節同時也是三界公的生日,而三界公是僅次於玉皇大帝的重要神明。到底元宵節該怎麼拜拜,有哪些習俗活動、還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呢?本篇將整理2022年元宵節的拜拜時間、流程、以及介紹台灣的元宵節習俗與禁忌,另外若是想要了解2022年的台灣元宵節燈會活動,可以參考「2022全台元宵燈會活動總整理」。
元宵節拜拜:三界公誕辰 拜神明、地基主、祖先
台灣民間信仰中,自然界分為天界、地界、水界三界,且分別由不同的神明掌管,是為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也就是民間常聽見的「三界公」。三界公的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生日分別為上元正月十五日,也就是元宵節當天,以及中元七月十五日、下元十月十五日。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是三官中「天官」的生日,天官大帝掌管著「賜福」,因此許多廟宇也會舉辦隆重而盛大的祭典,而信眾也會前往祈福。三界公的祭拜需準備三牲五果、壽麵、酒菜等等,當日也需要祭拜神明、地基主和祖先,不過時間和祭拜三界公會不太相同。
祭拜三界公:
- 時間:子時,也就是元宵節前一天2月14日晚上11點開始。
- 地點:自家神明廳。
- 供品:茶三杯、綁紅紙的麵線三束、三牲五果、齋菜、元宵。
- 紙錢:天金、壽金。
祭拜神明:
- 時間:接近午時。
- 地點:自家神明廳。
- 供品:三或五牲、水果、粽子、酒或清茶、元宵。
- 紙錢:天金、壽金、刈金、福金。
- 一說以平常模式祭祀即可。
祭祀祖先:
- 時間:接近午時。
- 地點:祖先牌位前。
- 供品:酒或清茶、牲禮、水果、元宵。
- 紙錢:刈金、銀紙。
- 一說以平常模式祭祀即可。
祭祀地基主:
- 時間:說法眾多,以下午3點左右為宜。
- 地點:廚房面向客廳、房子後門面向客廳皆可。
- 供品:2碗飯、2雙筷子、3杯酒或清茶、水果、元宵。
- 紙錢:刈金、銀紙。
- 以家常菜餚祭祀。
- 一說以平常模式祭祀即可。
▲三界公爐,刻有「天官賜福」字樣。三界公爐通常懸掛在廳堂、神龕上,象徵其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
▲在祭祀時,除了節慶食品元宵之外,也有廟宇會祭拜代表平安的紅白小湯圓,並且於祭祀結束後發放。圖片來源:Wiki
元宵節同時代表一元復始、情人節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時間固定為農曆的正月十五,2022年則在國曆2月15日。而因為元宵節是農曆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日,代表著一元復始,大地回春,因此人們對此加以慶祝,和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並列為台灣重要的民俗傳統節日。
在早期,元宵節也有「情人節」的涵義,因為古時婦女不被允許外出走動,而元宵節的賞燈活動讓年輕男女有機會相遇,同時也是情侶難得會面的時機。台灣民間也有俗語說「偷挽蔥,嫁好翁;偷挽菜,嫁好婿」,傳說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帶來婚姻美滿與家庭幸福。
▲古時情侶可以在元宵節當天於燈下相會,因此元宵節也有情人節的象徵。此外部分地區的燈籠會提早於過年期間掛上,於燈籠面上書寫祝福語,帶有祈福的意義。
元宵節習俗:天燈、蜂炮、寒單、乞龜、火旁龍
在元宵節當天點燈、觀燈的起源有許多說法,其中一說表示起源可以追溯至漢代,傳說漢朝皇帝為了宣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裡在宮中「燃燈表佛」,進而流傳到民間成為了民俗盛事。剛開始元宵節點燈僅是為了宗教用途,但隨著發展,唐代已經有「燈市」和巨型燈樓展示,而宋代也出現了大規模的燈會活動。
在台灣,元宵節的點燈、掛燈習俗有「帶來光明」的涵義,點燈能夠驅邪避凶,帶來光明的前程。另外,一說元宵節點燈是用來驅逐猛獸和害蟲,而台語「燈」和「丁」發音相似,因此元宵節點燈也有「添丁」的象徵。
於習俗活動上,除了各縣市政府舉辦的大型燈會之外,民俗上有「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西乞龜、中火旁(火部旁字,音同棒)龍」的說法,用意包括祈福與驅邪。其中,平溪的天燈節已成為台灣知名的元宵活動之一,而鹽水蜂炮也入選為台灣宗教百景、以及台灣文化資產。
▲平溪天燈節介紹。
▲近年來鹽水蜂炮因疫情影響而縮小規模,不過同樣是台灣元宵節期間的熱門活動之一。
▲苗栗的「火旁龍」是知名的客家文化活動,顧名思義是使用鞭炮炸龍,有去邪、迎春納福的意涵。
吃元宵帶財 禁忌包括爭吵、洗頭、借錢
每到冬至和元宵節都會出現湯圓和元宵的論戰,說法多認為製作方法不同,湯圓用「揉」的,而元宵用「滾」的。不過,現代已經不那麼重視二者之間的差異,無論是冬至還是元宵都是吃「湯圓」,市面上的元宵節食品也多以「湯圓」稱之。湯圓古代有「元寶」之稱,有帶財的涵意,而且因為形狀團圓,因此象徵家庭團圓和睦,平安美滿。
雖然元宵節以熱鬧的慶祝活動為主,不過在元宵節當天,也有一些民間禁忌存在,較為知名的包括元宵節為天官大帝的生日,要避免爭吵,還有「髮」音同「發」,剪頭髮或洗頭的話會將好運與財運除掉。
元宵節禁忌:
- 當日以喜慶為主,避免爭吵、孩童哭鬧。
- 避免弄破衣服,傳聞弄破衣物會讓霉運纏身。
- 避免洗頭、剪髮,會流失財富。
- 避免前往荒郊野外、墳墓等陰氣較重的場所,避免沾染晦氣。
- 避免借錢給他人,會將好運借走。
- 避免讓米缸見底,有斷炊的涵義,也會影響財運。
▲元宵、湯圓差異介紹。湯圓跟元宵差別在哪裡?
前往燈會需注意防疫資訊
因疫情影響,台灣2022年的縣市燈會可能縮小規模,或是需事先完成實名制登記,至於放天燈、鹽水蜂炮等則需參考主辦單位公告,是否因疫情變化而有所調整。而若是有實際前往活動場地賞燈、領取小提燈的民眾,也別忘了配戴口罩並且配合防疫措施,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