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出嫁的女兒只能夠在初二這天回娘家,早期「初二巧」的說法就代表初二時女婿女兒回娘家是稀巧之事。2022年的大年初二日期為國曆2月2日,而因為每月初二、十六都是土地公「做牙」的日子,因此也有不少民眾會在初二這天前往廟宇祭拜土地公。大年初二有哪些習俗、禁忌、以及拜拜的話該準備哪些供品呢?本篇將依序解答。
初二回娘家、祭拜土地公
在傳統上,農曆的初二、十六都是土地公「做牙」的日子,家家戶戶會準備三果或五果、酒或清茶、零食,以及素三牲或葷三牲祭拜土地公。大年初二是農曆年的第一個初二,有人會將大年初二視作每一年的「頭牙」,相較於「尾牙」進行祭拜,不過也有習俗是將「頭牙」的日子與農曆2月2日土地公的生日合併,因此會等到農曆2月2日才會祭拜土地公。
初二祭拜土地公:
- 地點:附近之土地公廟。
- 時間:上午8點後,最晚19點前。一說下午15點至17點為宜。
- 供品:葷或素三牲、水果、酒或清茶3杯、零食。
- 金紙:壽金。
- 擺放供品後,點香祭拜,待香燒至一半後,燒化金紙。
- 刈包、潤餅有「包錢」的象徵,有吉祥富貴的涵義。一說可以準備湯圓,讓土地公「呷甜甜」說好話。
▲在傳統上,土地公也兼職財神爺,因此初二這天會有民眾前往彩券行購買彩券,而彩券業者也會推出各式加碼活動。
回娘家攜帶伴手禮、禮品以雙數為佳
早期,初二是女兒與女婿一年一度回娘家的日子,又稱「回門」或「迎婿日」,如果在過年的其他日子裡回娘家的話,會分掉娘家的福氣。初二回娘家時,記得攜帶伴手禮表示孝敬父母,注意不管是禮金、禮品都要準備雙數,因為傳統上單數代表不吉利,而雙數也象徵著成雙成對。
除此之外,傳統上宴請女兒女婿建議選在中午時段,菜色則以長年菜、餃子、發糕等象徵著祝福意義的食物為佳。也有較傳統的說法建議回娘家的女兒女婿應該早去早回,若非路途遙遠則以當日來回為主,同樣是因為傳統認為女兒在初二以外的日子裡待在娘家,會分掉娘家的福份。
▲春節期間,伴手禮的需求大增,因此量販店、超市等地方都會特別設置伴手禮專區供民眾挑選。
初二禁忌:送禮單數、晚歸晚回
如果女兒在初二因事無法回娘家的話,可以寄送自己穿過的衣服給娘家,表達自己回家的心願。也有說法認為,女兒出嫁後若連續3年沒有回娘家,則之後就不能夠再回家,才因此衍生出寄送舊衣代替的習俗。
除了以上介紹的習俗之外,初二也有一些禁忌,比如說盡量不要過夜、以及贈送的禮品禮金不可以是單數等等。而若是真的無法在初二回娘家的話,女兒也可以選擇農曆2月初二補回。
初二禁忌:
- 禮金、禮品不可以贈送單數。
- 盡量早去早回,傍晚前離開。
- 不要留下吃晚餐。
- 若在初二以外的時間回娘家,可攜帶一桶食油,代表「遊」不算數。
2022初二農民曆:
- 宜:嫁娶、祭祀、開光、出行、理髮、動土、安床、放水、掃舍
- 忌:伐木、行喪、作灶、作梁、安葬
初二回娘家起源說法不一
早期有著重男輕女的觀念,因此認為女兒出嫁就是潑出去的水,需要以夫家為主,返回娘家反而會帶來晦氣,或是有把娘家「吃窮」的意涵。然而,現代觀念改進許多,生活上不需要太過注重傳統,也有說法表示會將回娘家的日子定在初二,僅是因為大年初一家裡較忙,初二比較空閒而已。
3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