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開發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3分鐘可檢出 Omicron也逃不過

2022.01.26 10:30AM
照片中提到了Molsentech、7.001、sentech,跟天伯倫公司有關,包含了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2019–20年冠狀病毒大流行、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冠狀病毒、非典

「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核酸檢測準確度高、一個晶片有上萬個檢測點,不需要經過核酸放大的超高敏感度,可大幅縮短核酸檢測時間的最快三分中內側出。晶片透過鼻咽檢體來做檢測,準確率達9成5以上,未來訂價約新台幣3,000元左右,價格為在快篩和PCR中間。

矽基分子、中研院、國研院儀科中心跟高雄榮民總醫院,共同開發出全球首創「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最快3分鐘內可檢測病毒量極低的感染初期或無症狀COVID-19患者,病毒變異株Omicron也可以測出。

科技部今天舉行記者會。國家實驗研究院表示,這項產品獲得科技部創新科技防疫場域驗證計畫補助,在高雄榮民總醫院(高榮)完成臨床驗證142例,在去年底取得衛福部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TFDA/EUA),預計今年2月上市銷售。

國研院表示,目前針對新冠病毒的檢測方法有抗原快篩、抗體快篩及核酸檢測(PCR)三種,前兩種方法雖然可在15分鐘內就知道結果,但抗原快篩容易產生偽陽、偽陰性,抗體快篩在感染後期才能驗出,且也有偽陰性可能,相較之下,PCR檢測可量化Ct值、準確度更高,但至少需90分鐘以上才能知道結果。

高雄榮總副院長陳垚生表示,該系統經新冠病毒核酸臨床檢測結果,敏感性96.8%、特異性95.1%,且Ct值35以下的檢體,陽性一致率為100%;也就是說,核酸不需要經過擴增,病毒量很低還在潛伏期時,就可以檢測出來,對防疫有很大幫助。

照片中提到了界首創、要緊急、OMo,包含了顯示裝置、2019–20年冠狀病毒大流行、冠狀病毒病2019、感染、病毒

 

▲科技部於25日舉行記者會,發表全球首創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矽基分子執行長褚家容表示,把檢體放入設備中,可透過晶片快速檢測出病毒量極低的感染初期或無症狀COVID-19患者,變異株Omicron也可以測出來。

矽基分子執行長褚家容表示,「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有核酸檢測準確度高的優點,一個晶片有上萬個檢測點,兼具不需要經過核酸放大的超高敏感度,可大幅縮短現行核酸檢測時間,透過鼻咽檢體來做檢測,準確率達9成5以上,可讓病人及早隔離,未來希望用唾液檢體就可檢測。

褚家容表示,如果把晶片檢測跟快篩與PCR相比,晶片檢測可選擇3分鐘快速檢測模式或是20分鐘完整模式,準確度比快篩更準,跟傳統PCR要2到4小時相比,時間大幅縮短。

成本部分介於PCR跟快篩之間,目前產品定價每人約新台幣3000元,目前盼透過防疫專案快速導入市場,提供5到6折的價格給醫院,希望讓更多人受惠,也準備申請美國、日本的EUA。

褚家容表示,產品是使用武漢株來測試,但是變異株Delta跟Omicron也可以檢測出來,未來如果有檢測不了的病毒變異株,也可以在一週內完成修改晶片。

褚家容解釋,台灣有很好的半導體產業鏈,才有機會很快速開發出晶片檢測。原理是晶片上有生物探針,探針如果抓到檢體中的新冠病毒核酸,就會造成晶片表面的電荷改變,帶來電流上升。

矽基分子運用中研院物理所量子電子元件實驗室團隊先期開發的生物矽基場效電晶體(Bio-FET)平台,先後取得台灣跟美國專利,在產品化過程中由國研院儀科中心協助安規驗證,最後在科技部計畫支持下,由高榮完成前期實驗和臨床驗證,去年底取得緊急使用授權。

照片中提到了11快 片、快迪品片、電 使用型,包含了研討會、冠狀病毒病2019、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中央研究院、2019–20年冠狀病毒大流行

 

▲科技部25日舉行記者會,發表全球首創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晶片以及機台設備。圖為科技部生科司司長陳鴻震(右3)、中研院物理所研究員陳啟東(左3)、矽基分子執行長褚家容(左4)。

 

10 則回應

  • 癮科技 是三分鐘A_A
    2022-01-26
  • 我從武漢肺炎看到omicron, 幾乎天天都有我國自產自研發的新醫療技術資源及科技, 但從來都沒在巿面上見識過.
    ---
    唯一有聽聞跟見識到的只有: 高端, 聯亞
    但是隨之而來的都不是好棒棒, 大多是負面評價
    2022-01-26
  • 癮科技 是三分鐘A_A
    2022-01-26
  • 上次看到晶片塞鼻子的~叫做余鐵雄法官~
    2022-01-26
  • 結果晶片荒…
    2022-01-26
    • 林文麒 晶片產地其實有需要沒有晶片荒的問題😆
      2022-01-26
    • 林文麒 不知道台灣有晶片大廠?
      2022-01-26
  • 這個晶片會不會中電腦病毒,讓大家以為自己都中新冠病毒😂
    2022-01-26
    • Richie Wang 電腦病毒…是惡意原始碼問題…
      這個晶片是純電路邏輯…一翻兩瞪眼
      2022-01-26
    • 李瑞彬 他說晶片可以在一週內修改,針對不同變種。很明顯是改軟體
      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