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卻也直逼頂級產品效能, Western Digital WD Blue SN570 NVMe SSD 評測

2022.01.26 03:46PM
照片中提到了4.....、PU3181、PIW.2_3( SOCK,跟亞琛工業大學有關,包含了個人電腦硬件、電腦硬件、內存、電腦、電腦數據存儲

隨著 AMD 、 Intel 陸續在新一代處理器與晶片組提供 M.2 SSD 的 PCIe 4.0 通道技術,現在主流級的桌上型電腦與筆電也陸續支援此項高速儲存介面,不過相對技術已趨成熟的 PCIe Gen3 SSD ,多數 PCIe Gen4 SSD 的價格並不親民,同時若是在空間有限的筆記型電腦、微型系統等也有難以解決的發熱問題;而 Western Digital 在近期推出全新的藍標新品 WD Blue SN570 NVMe SSD ,雖然隸屬平價的藍標,卻有著不遜於高階 PCIe Gen3 產品的表現。

WD Blue SN570 NVMe SSD 提供 250GB 、 500GB 與 1TB 三種容量,售價分別為 1,320 元、 1,890 元與 3,090 元 

▲ WD Blue SN570 NVMe SSD 採單面顆粒配置

▲背面完全沒有 IC 零件

Western Digital 上一代的 SN550 與高階的 SN750 性能仍有一定落差,不過 WD Blue SN570 NVMe SSD 的定位雖同樣屬於入門的主流級產品,但筆者認為 WD Blue SN570 NVMe SSD 旨在為消費者帶來 PCIe Gen3 頂規的讀取速度,但又比起高階 PCIe Gen3 SSD 更省電,並維持親民的價格。

▲單一 NAND 顆粒

▲主控方案

WD Blue SN570 三個容量版本皆為單面單 NAND 顆粒搭配控制器的 DRAM-less  配置,不過與官方照片略有不同,標籤貼紙僅有一小張,並未覆蓋具有晶片與顆粒的正面;官方數據顯示三種容量版本皆可在讀取達到 3,500MB/s 的表現,不過寫入的性能差就比較明顯, 250GB 版本僅為 1,200MB/s ,  500GB 為 2,300MB/s , 1 TB 則是達到 3,000MB/s 。

照片中提到了Power Up Your inagination、00、M.2 PCle 4.0,包含了母板、母板、電腦硬件、PROART B660-CREATOR D4、華碩

▲使用的主機板配有單面板載散熱片,剛好適合單面顆粒的 SN570

此次拿到的是 1TB 版本,進行上機測試的平台為 Intel 的 Alder Lake 世代,採用 i9-12900K 搭配華碩 ProArt B660-CREATOR D4 主機板,金士頓 DDR4 3200 16GB x 2 ,主儲存為 Kingston FURY Renegade 2TB PCIe 4.0 NVMe M.2 SSD ,系統安裝 Windows 11 。

照片中提到了99 CrystalDiskMark 8.0.4 Tsukumo Tokka Edition x64 [Admin]、File Settings Profile Theme Help Language、16GİB,跟東京FM有關,包含了水晶盤標記、水晶磁盤標記、固態硬盤、硬盤、基準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99 CrystalDiskMark 8.0.4 Tsukumo Tokka Edition x64 [Admin]、File Settings Profile Iheme Help Language、1GİB,跟東京FM有關,包含了水晶盤標記、水晶磁盤標記、固態硬盤、硬盤、基準測試

照片中提到了AS SSD Benchmark 2.0.7316.34247、File、Edit,包含了ocz頂點2作為ssd、固態硬盤、1 TB、M.2、NVM Express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НОМЕ,包含了基準測試、顯示卡、基準測試、固態硬盤、硬盤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НОМЕ,包含了PCMark、PCMark、基準測試、未來標記、中央處理器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НОМЕ,包含了固態硬盤、固態硬盤、NVM Express、M.2、2 TB

照片中提到了10 PCMark 10 Professional Edition、PCMARK10、НОМЕ,包含了顯示卡、顯示卡、華碩、筆記本電腦、中央處理器

▲測試成績

從測試的結果發現, WD Blue SN570 的整體傳輸表現不遜於高階的 1TB PCIe Gen3 SSD ,在實際的讀取與寫入皆有出色的成績,然而在進行大型檔案寫入時會有一定程度的性能下降,以 CrystalDiskMark 進行 16GiB 的測試,可看到自 1GiB 的 3,144MB/s 下降到 2,670MB/s ;若對比採用 PCIe Gen4 的 WD_Black SN750SE ,雖乍看下 SN570 讀取性能並不遜色,但一旦涉及隨機存取, SN570 的表現就明顯遜於 SN750SE 。相較高階 PCIe Gen3 的 WD_Black SN750 ,則 WD Blue SN570 在隨機存取的表現更為出色。

照片中提到了A CrystalDisklnfo 8.12.12 Kurei Kei Edition x64、File Edit Function Iheme Disk Help Language、Good,跟特拉戈米爾斯有關,包含了晶盤信息 8.11 2、硬盤、水晶磁盤信息、Crucial 英睿達 MX500 固態硬盤、固態硬盤

▲待機溫度約 30 度

▲沒有散熱片時寫入滿載約 66 度

照片中提到了99 CrystalDiskMark 8.0.4 Tsukumo Tokka Edition x64 [Admin]、File Settings Profile Theme Help Language、16GİB,跟東京FM有關,包含了水晶盤標記、水晶磁盤標記、固態硬盤、硬盤、基準測試

▲ 不過縱使是溫度偏高對性能的影響不算明顯

照片中提到了A CrystalDisklnfo 8.12.12 Kurei Kei Edition x64、Disk 1: WD Blue SN570 1TB SSD 1000,2、File Edit Function Iheme Disk Help Language,跟Calzedonia有關,包含了晶盤信息 8.11 2、硬盤、水晶磁盤信息、固態硬盤、Crucial 英睿達 MX500 固態硬盤

▲ 如果安裝主機板附屬的散熱片滿載約 42 度

不過發熱部分 SN570 則有不錯的表現,在不安裝散熱片的情況下, SN570 仍在此開放測試環境自待機的 30 度攀升到寫入時最高溫 66 度,同時對於存取的影響較不明顯,而安裝  ProArt B660-CREATOR D4 的板載散熱片,則最高溫控制在 40 度附近,顯示只要有散熱片即可進一步抑制發熱。

照片中提到了4.....、PU3181、PIW.2_3( SOCK,跟亞琛工業大學有關,包含了個人電腦硬件、電腦硬件、內存、電腦、電腦數據存儲

▲ WD Blue SN570 NVMe SSD 定位在入門、低發熱但不亞於高階 PCIe Gen3 SSD 效能的產品

從結果論, WD Blue SN570 NVMe SSD 雖定位在入門級的產品 ,但最高傳輸表現不僅與高階 PCIe Gen3 SSD 相當,隨機存取性能亦有顯著的提升,同時有更低的運作耗電與發熱量,筆者認為這款產品除了適合預算導向的族群,亦適用於減少主儲存空間負擔的多媒體檔案存放的第二儲存空間使用,或是用於擴充創作者筆電的第二條 M.2 SSD 空間等。

6 則回應

  • 欸等等這是3.0的速度阿,人家之前是1tb賣2000欸
    2022-01-27
  • WD買黑標SN750的1TB花了4990有點虧。
    2022-01-27
  • 我認爲價位還是有點高。以Gen4來講。
    2022-01-27
  • SN570是採用不具緩衝記憶體的DRAMless架構喔,內文有誤
    2022-01-27
  • 好像也沒什麼特別 我看漏了什麼嗎?
    2022-01-26
  • 我看光華報價單SN570不是Gen4的分類內
    202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