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物聯網感測設備:氣象站、土壤感測器、縮時攝影機和訊號閘道器

by atticus
2022.02.04 12:56AM
照片中提到了智慧農夫、Smart Growers、在地氣象站,包含了草、字形、儀表

台灣農產屬於小規模多元的作物,如何用簡單好安裝的物聯網裝置,能偵測出有用環境數據,好幫助農民優化耕種的過程並避免災害。多年前在農業黑客松就接觸到專注在該面向發展的廠商「阿龜微氣候」,這次在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又看到相關物聯網裝置的展覽,可介紹給讀者認識:

在阿龜微氣候的官網就有介紹這些裝置:

完整的種植數據是資料分析與應用的基礎,而種植管理最重要的資訊,在於天氣條件、土壤狀況、作物性狀以及農務行為。我們提供「在地氣象站」蒐集天氣條件、「土壤感測器」理解土壤狀況、「縮時攝影機」捕捉作物性狀,並以無線傳輸模組將數據蒐集於「訊號閘道器」並上傳雲端,協助使用者即時監測數據進行農務決策。

在地氣象站:太陽能供電、每10分鐘回傳資料

在地氣象站可大量蒐集溫溼度、降雨速率、日降雨量、光照強度、風速、風向等數據,並每十分鐘傳輸資料一次,因為是裝載太陽能板搭配鋰電池供電,就算是沒有太陽照射也能支援45天運作,非常適合戶外使用。

照片中提到了and improve overall yields.、訊號閘道器、Signal Gateways,包含了草、產品設計、設計、產品

▲在地氣象站

土壤感測器:蒐集土壤溫度、含水量和酸鹼度

土壤感測器除了感測器本身以外和在地氣象站一樣,都是裝載太陽能板搭配鋰電池供電,就算是沒有太陽照射也能支援45天運作,非常適合戶外使用。感測器可偵測土壤溫度、含水量、電導度和酸鹼度等數據,也是10分鐘回傳一次。

照片中提到了土壤感測器、Soil Sensors,包含了樹、樹

▲土壤感測器

縮時攝影機:觀察植物生長開花結果

稻米、茶葉以及蔬果類的種植,就可以透過縮時攝影機拍到抽穗、結莢、開花、結果等性狀改變,經常是農民判斷農務行為以及預期生長時程的重要指標,也可用於拍攝大田狀況或植株性狀,幫助使用者觀察並紀錄生長狀況。

縮時攝影機和上面裝置一樣搭在太陽能面板加上鋰電池供電,沒有太陽照射的話可運作15日,影像解析度可以到達1080p,還做成工業級防水避免故障。

照片中提到了縮時攝影機、Time-Lapse Cameras,包含了相機配件、相機配件、攝影、相機

▲縮時攝影機。

訊號閘道器

在農業物聯網中,不論是LORA/wifi/RJ45等不同的傳輸方式,這台訊號閘道器都可以支援數據傳數。而且內建網路斷線暫存備援系統,在網路斷線情況下,閘道器會持續蒐集資料,並於網路恢復後重新傳輸,補齊資料。可以說是上面裝置的核心樞紐,並執行將數據上傳到雲端,好讓農業者可以即時觀察。

使用這些物聯網裝置的各種應用,都可以到阿龜官網上看喔!

2 則回應

  • 這些硬體設備都不是重點,而是你要如何解讀分析收集到的資料
    2022-02-04
  • 這些硬體設備都不是重點,而是你要如何解讀分析收集到的資料
    202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