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RISC諸神的黃昏系列 Sun/Fujitsu的SPARC (下)

2022.02.06 08:41AM
照片中提到了SPARC CPU Roadmap、SPARC64-VI SPARC64-VII、2.4GHZ,包含了圖、線、字形、黃色、產品

科科們應該還記得Sun這間公司打從創業以來就很堅持「開放」路線,SPARC指令集也不是Sun的私產。本質上骨子裡是軟體公司的Sun,其號稱三千人的處理器研發團隊,卻被公認打不過Fujitsu的「三百壯士」。

隨著時間流逝,一般坊間評價「最好的SPARC指令集相容處理器」不是來自「Sun本家」,而是日本的Fujitsu (與1990年代的Ross和HAL),直到併購Sun的Oracle在2017年9月擺明不玩,一口氣裁撤了所有SPARC處理器與Solaris作業系統的964人,只剩下這間日本公司和少人知悉的俄羅斯MCST以外,別無分號為止。

指令集版本

發布年份

改進重點

對應處理器

發表年份

SPARC v7

1986

開天闢地

MB86900 

1986

SPARC v8

1990

整數乘除法

128位元四倍精度浮點數格式

microSPARC I

SuperSPARC I

hyperSPARC I

microSPARC II

SuperSPARC II

hyperSPARC II

hyperSPARC III

TurboSPARC

hyperSPARC IV

1992

1992

1993

1994

1994

1994

1995

1996

1996

SPARC v8E

1992

嵌入式應用

在此不列

1992

2019

SPARC v9

1993

64位元

VIS (Visual Instruction Set) 1

UltraSPARC I

SPARC64

SPARC64 II

SPARC64 III

UltraSPARC IIs

UltraSPARC IIi

UltraSPARC IIe

SPARC64 GP

SPARC64 IV

1995

1995

1996

1998

1997

1997

1999

2000

2000

JPS1

2002

VIS 2

UltraSPARC III

UltraSPARC III Cu

UltraSPARC IIIi

SPARC64 V

SPARC64 V+

2001

2001

2003

2003

2004

JPS2

2003

支援多核心處理器

UltraSPARC IV

UltraSPARC IV+

SPARC64 VI

SPARC64 VII

SPARC64 VII+

2004

2005

2007

2008

2010

UA2005

2006

UltraSPARC T1的實作項目,包含:

 

VIS 1與VIS 2和相關暫存器

切成多個層級的全域暫存器

四個特權模式指令

存取版本暫存器須特權模式

軟體重啟系統指令須特權模式

UltraSPARC T1

2005

UA2007

2007

UltraSPARC T2的實作項目

UltraSPARC T2

UltraSPARC RK

SPARC T3

2007

被腰斬

2010

HPC-ACE

JPS2

2009

Fujitsu自行定義的128位元SIMD運算指令集

SPARC64 VIIIfx

SPARC64 IXfx

2009

2012

HPC-ACE

OSA2011

SPARC64 X

SPARC64 X+

2012

2014

HPC-ACE

OSA2015

SPARC64 XII

2017

OSA2011

2012

VIS 3

升級虛擬機Hypervisor模式

SPARC T4

SPARC T5

SPARC M5

SPARC M6

2011

2013

2013

2013

HPC-ACE2

OSA2011

2014

Fujitsu自行定義的256位元SIMD運算指令集

SPARC64 XIfx

2014

OSA2015

2015

VIS 4

硬體加密

硬體記憶體保護

SPARC M7

SPARC S7

2015

2016

OSA2017

2017

還有人關心嗎?

SPARC M8

2017

 

「軟硬兼備」的Sun,在1980年代的工作站市場在1990年代的伺服器市場,均獲得極為重大的商業成功,這從處理器業界效能指標SPEC CPU的參考基準,即可略見一斑:SPEC CPU 95是SuperSPARC,SPEC CPU 2000是UltraSPARC I,SPEC CPU 2006則是時脈296MHz的UltraSPARC II。有別於IBM、Intel、AMD和DEC,Sun並沒有自建晶圓廠,自行研發的SPARC處理器均交由TI代工製造,被Oracle併購後則轉向台積電。

但商業上的優異成就,卻難以掩蓋其處理器研發進展逐漸「脫隊」的事實。有別於其他的曾在效能排名風光一時的眾多「RISC諸神」,如一度威鎮四方的DEC Alpha和IBM Power,Sun自己的SPARC處理器卻是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明顯的單核效能競爭力,到了2004年,UltraSPARC IV竟然還沒有非循序指令預測執行 (OOOE) 核心,落後x86陣營近十年 (x86第一顆OOOE處理器是1994年的Nx586),僅仰仗多處理器延展性與Solaris作業系統的優勢,守住高階伺服器市場,最終也不得不導入x86處理器去彌補產品線的漏洞。

在本世紀初期,「軟體色彩極度濃厚」的Sun,與「高效能傳統路線」的Fujitsu,就互通有無的組成被IBM公開嘲笑 “Sujitsu” 的APL (Advanced Product Line) 聯盟。Sun轉戰「超多簡單核心、超級多執行緒、巨量記憶體頻寬、目標鎖定網路應用」的Throughput Computing,Fujitsu SPARC64繼續專注於「較少複雜核心、優秀單執行緒效能、大型主機等級可靠度、應對高效資料處理」,再彼此截長補短,採用對方的處理器推出伺服器產品。

照片中提到了Sun、microsystems、Throughput Computing:,跟太陽微系統有關,包含了組織、SPARC、電腦、電腦硬件、中央處理器

2008年4月20日,Oracle併購Sun,繼承了龐大的遺產。在之後原先Sun的SunFire和Fujitsu的PrimePower,再一同被兩家攜手的SPARC Enterprise品牌取代。2010年後,再統一更名成SPARC M/T (與後來追加的S)系列。

照片中提到了The SPARC Enterprise Server Family FUJITSU、T-series for Web/AP workloads、Scalability up to 4 sockets/256 threads,跟富士通有關,包含了富士通、電子配件、產品設計、產品、輸出設備

只不過,SPARC處理器的商業價值依舊奠基於Solaris作業系統之上,當Oracle停止發展Solaris之後,SPARC指令集的未來就註定烏雲罩頂。從2017年的Fujitsu SPARC64 XII和Oracle SPARC M8後,就毫無高階SPARC處理器的動靜。更何況,Fujitsu在A64FX開了「用ARM換掉SPARC」的第一槍,天知道會不會哪天Solaris + SPARC將被Linux + ARM取而代之,步上諸多RISC諸神的後塵,只剩下MCST的俄羅斯人繼續做軍用的SPARC處理器。

硬科技:Arm邁向高階伺服器最偉大的一步:Fujitsu A64FX

照片中提到了FUJÍTSU、ORACLE、Delivered,跟甲骨文公司、富士通有關,包含了Solaris 路線圖、SPARC、甲骨文

在計算機工業的歷史洪流,從來沒有任何一套指令集架構,能夠比歷經網際網路大爆發的SPARC,更有資格得到「繁華落盡」的稱號,相信各位歷經那段歲月的科科都懂。RISC指令集在伺服器領域的「文藝復興」能否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就得瞧瞧ARM與RISC-V陣營的努力了。

1 則回應

  • 超喜歡水球哥這一系列文章。
    20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