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支援AVX-512的Zen 4和6nm製程的Zen 3+究竟代表了什麼

2022.01.30 08:06AM
照片中提到了TECHNOLOGIES、COMPUTE ARCHITECTURE ROADMAP、SUSTAINED HIGH-PERFORMANCE LEADERSHIP,跟塞曼有關,包含了禪宗、插座AM4、禪宗2、禪宗3、Advanced Micro Devices公司

有些事情,總是讓人覺得有點意外,但是也不會太過訝異。

2021年三月 (因為筆者實在不知道這篇文章何年何月何日會被刊出,所以寫清楚下筆的時間點),也當Intel新任執行長Pat Gelsinger在線上主題演講,宣示眾多重大戰略後,也很「剛好的」,浮出了幾個跟AMD有關、而且可信度都不低的傳聞。

  • AMD Zen 4核心將全面性支援AVX-512指令集與人工智慧深度學習需要的bfloat16 (bf16) 浮點運算格式。

  • Zen 4世代的第四代EPYC “Genoa” 將是96核心、12通道DDR5記憶體、處理器腳位  (SP5) 多達6096 Pin的超級怪物。換言之,AMD將會包出13顆晶粒的超級大水餃。

  • AMD有可能在2022年「插入」台積電6nm製程的Zen 3+世代。

  • 在全世界到處都在缺料的節骨眼,不僅晶圓廠產能滿載,AMD連製造CPU需要的載板也被Intel透過包廠手段,變相策略性斷貨,直接反應在Intel止跌回升的市場佔有率。Intel宣佈要外包給台積電,也是同樣的包藏禍心。

這些事情背後暗藏了太多「一切盡在不言中」的奧妙深意,就有請各位科科自行心神領會。

當AMD可以宣稱「提供比Intel更完整的x86指令集相容性」

嚴格說來,源自於「x86義和團精神象徵」Larrabee的AVX-512指令集,對Intel來說,一直是阻礙其x86處理器指令集相容一致性的燙手山芋。

硬科技:簡報王與他們的產地:Intel Larrabee篇

硬科技:從Linux大神的抱怨瞧瞧Intel是不是真的做錯了(上)

硬科技:從Linux大神的抱怨瞧瞧Intel是不是真的做錯了(下)

 

在Rocket Lake之前,14nm製程的個人電腦產品線遲遲「塞不進去」、創造了10nm筆電處理器 (Cannon Lake, Ice Lake, Tiger Lake) 反而支援「看起來最不可能用到」AVX-512的世界奇觀也就算了,這些年來還累積了不少版本破碎化的問題。

照片中提到了AVX-512 Subset、F CD ER PF 4FMAPS 4VNNIW VL DQ BW IFMA VBMI VBMI2 VPOPCNTDQ BITALG VNNI VPCLMULQDQ GFNI VAES VP2INTERSECT、Intel Knights Landing (2016),包含了情節、AVX-512、英特爾、x86、高級向量擴展

如果AMD能夠在Zen 4靠著台積電的5nm製程「畢其功於一役」,並避免Intel處理器執行AVX-512會降低時脈的宿疾,那對Intel將是不小的形象打擊 (那票大核配小核的產品不能啟動AVX-512,除非日後的新型小核也要支援),況且這也讓AMD的Zen 4世代的EPYC,具備全面性挑戰Intel Xeon的資格,意義不言可喻。

照片中提到了Intel® AVX instructions Optimization、AVX、Threads using AVX,包含了avx 512 說明、高級向量擴展、中央處理器、AVX-512、指令集架構

 

被產能牽著鼻子走的AMD

硬科技:AMD的CPU製程優勢和Intel的缺貨危機(上)

硬科技:AMD的CPU製程優勢和Intel的缺貨危機(下)

但上述樂觀假設的前提是:AMD要交的出貨。

其實就「生產」的角度來說,AMD最大的敵人並不是Intel,而是吃下台積電大量最先進製程的Apple (這間公司才是推動半導體製程發展的最大推手),AMD臨時冒出個6nm製程的Zen 3+,或多或少也反應了「跟Apple搶5nm搶不贏」的現況,需要過渡性產品來墊檔。目前還不知道Zen 3+到底存不存在,但AMD的產品計畫被台積電的產能牽著鼻子走卻是不爭的事實。

照片中提到了TSMC Logic Nodes、Vs. N16、+15% Perf @ iso-power,跟新銀行有關,包含了台積電 5nm、蘋果A14、5 nm製程、台積電、半導體器件製造

 

Zen 4即使能在2022年準時登場,屆時產能也絕對優先供應給高獲利的伺服器,更何況第四代EPYC的謠傳假若屬實,一次就要吃掉12顆CCD,更進一步壓縮供給給桌機的份額,然後搞不好那時AMD也還沒搞定載板缺料的大麻煩。

Intel並沒有你所想像的弱勢,AMD也沒有如你幻想的強大

英特爾 2020 年第 4 季處理器市佔逆襲,為 3 年多來首次市佔停止下滑

有時候筆者看到很多人講的Intel一副快要倒閉、非得拋棄自己的晶圓廠轉型成Fabless才能生存的言論,除了全身脫力的滿臉黑直線順便翻白眼翻到後腦杓以外,很難再有其他的反應了。講的更難聽一點 (筆者在二十五年前在TANet連線BBS硬體版打筆戰時也講過一樣的話),今天就算Intel瞬間從地球上消失,AMD也補不了那個洞。

對AMD來說,真正決勝的戰場,依舊還是那塊靠著Opteron曾打下的伺服器市場,第三世代EPYC “Milan” 也成功逼著Intel調降第三代Xeon-SP的單價,Xeon Platinum 8x80從10099美元降到8099美元。不過就算產品再好,交不出貨,也都只是白搭。AMD要能徹底顛覆Intel,恐怕還是先等台積電真的在美國蓋滿六座晶圓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