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電腦玩家而言,往往對市面上號稱針對發燒音響玩家設計的音響產品嗤之以鼻,畢竟可量化的性能與類比的聽感通常就是理性與感性之爭,牽涉到感性往往就又難透過量化方式分析,這些發燒周邊產品是否只是心理作用也難以定論;筆者稍早看到台灣代理商極品音響所代理的韓國發燒音響品牌 SOtM 推出一張主打音響級的主機板 sMB-Q370 ,號稱整體設計規劃為音響而來,能夠有更細膩的表現與空間感,但仍保有一般 PC 主機板的擴充性。
sMB-Q370 台灣代理商並未公布報價,不過韓國官方的線上合作通路的報價是 550 美金,大概是一張頂級超頻主機板的價格。
這幾年隨著串流播放系統、單板電腦盛行,組裝音響 PC 的玩家相較十年前減少不少,還猶記當時不少轉戰數位流的玩家為了求取 PC 的乾淨電源無所不用其極,包括使用低電壓處理器搭配無風扇散熱系統、特殊電源等等,只為求在 PC 系統減少雜訊。雖然單板系統已經相當方便,但 PC 平台仍有能相容豐富的軟硬體優勢,若考慮到使用的彈性還是有其優點。
SOtM 的 sMB-Q370 標榜由於在設計概念增添許多音響級的組件與布局,是一般主機板縱使安裝 SoTM 旗下 sCLK-EX 、 tX-USBexp 、 sNI-1G 等組件也無法達到的境界,同時強調 sMB-Q370 也並未追求發燒需求犧牲既有 PC 的各項功能,諸如可擴充高效能顯示卡的 PCIe 介面, M.2 SSD 介面、 M.2 Wi-Fi 網路卡、 SATA 介面等一項不缺,除了音樂欣賞以外,亦能用於影片處理、 3D 內容創作、專業混音等提供良好的音效。
▲由於官網也沒有公布細節,除了看起來電容比一般主機板更大科以外暫時看不出個所以然...
不過若以現實而言, sMB-Q370 比較大的問題應該是其平台為 Q370 晶片,已是幾個世代前的晶片,相容第 8 代與第 9 代 Core 平台,處理器取得相對要稍微費點功夫,不過其它介面都還不算過時,只是如顯示卡、 SSD 等搭配當前主流的新規格可能性能無法完全發揮。
可推測選用 Q370 晶片的原因恐怕與音響廠商的研發週期有關,畢竟隔行如隔山,若真的是要標榜音響線路設計,無論在組件的選用,主板的佈線應該都需要更為嚴謹,不光只是追求合理與效率,況且若以音響主機也不見得要追求最新的硬體就是,只是這類產品到底有沒有投資的價值恐怕只有親自體驗才能評斷,對口袋夠深的發燒玩家而言,即使只有 1% 的提升他們恐怕也願意多花 50% 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