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選在 CES 前夕公布用於三款筆記型電腦的低階獨顯產品,包括具備光線追蹤、 AI 加速等完整 RTX 技術的 RTX 2050 ,還有 MX570 與 MX550 兩款入門級 GeForce MX 顯示卡。這三款獨立顯示卡預計會使用在 2022 年春季的新款筆電上,依照功耗設定應該都會是輕薄型產品,沒意外將會在 CES 期間進行發表。
▲ RTX 2050 的 CUDA Core 數量與 RTX 3050 相同但記憶體規格大幅縮水,不過最大功耗僅 45W
GeForce RTX 2050 是一款全新的 RTX 20 系列產品,規格相當特殊,有著比起 RTX 2060 更多、相當於 RTX 3050 的 2048 個 Cuda Core ,但除了 Boost 時脈較低,記憶體規格則大幅縮水,甚至不及 GTX 1650,搭載的 4GB GDDR6 記憶體不僅容量較少,記憶體僅有 64bit ,頻寬更僅有 112 GB/s ,不過整體換來錦 30-45W 的 TDP 。
由於官方並未列出 RT Core 與 Tensor Core 規格,暫且無法判名 RTX 2050 到底是由 RTX 2060 / RTX 2070 演化而來,或是根本就是 RTX 3050 的降壓版本,不過可預期由於記憶體的關係,整體效能仍會低於 RTX 3050 ,但借助支援 RT Core 與 Tensor Core ,能為更入門級且省電的遊戲筆電帶來包括光線追蹤與 DLSS 等效果,以產品定位應該是作為取代 GTX 16 系列。
▲ MX570 與 MX550 將較 MX450 有相當幅度的升級
至於 MX570 與 MX550 則是新一代 MX 系列入門獨顯,其中 MX570 標榜是最快的 MX GPU ,具備更高效能的 CUDA Core 與更快的記憶體,而 MX550 則視為 MX450 的後繼產品,比起 MX450 有更多的 Cuda Core 與更快的記憶體。
不過畢竟產品線仍僅為 MX 而非 GTX , MX570 與 MX550 的主要目的依舊不是提供足以應對 AAA 遊戲所需的圖形效能,而是借助獨立的 VRAM 、 Cuda 核心等,對特定的內容創作應用程式提供比起內顯更高的效率與軟體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