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 AMD 與 Intel 的 iGPU 效能提升, NVDIA 將以 Ampere 架構精簡推出 MX550 入門獨顯

2021.12.13 12:14PM
照片中提到了NEW AMPERE、ARCHITECTURE、2nd Generation RTX,跟英偉達有關,包含了rtx 3000 架構、NVIDIA GeForce RTX 3090、NVIDIA GeForce RTX 3080、NVIDIA 創始者版 GeForce RTX 2080

NVIDIA 針對筆電推出的 GeForce MX 系列一向以作為較內顯 iGPU 略高效能、具更多功能等特色,作為提供入門級輕薄遊戲電腦或入門創作者筆電搭配使用,但隨著 AMD 與 Intel 的 iGPU 不斷升級, NVIDIA 新一代的 MX450 似乎也快招架不住; Geekbench 的測試數據資料庫出現一款聯想的測試機,雖然 GPU 的型號並未曝光,但沒意外就是 NVIDIA 新一代的 MX550 。

這款 GPU 產品具備 16 個 SM ,共 128 個 CUDA Core 與 2GB GDDR6 ,測試的平台則是採用 Alder Lake 世代的 Core i7-1260P 28W TDP 處理器,相當吻合預計在 2022 年 CES 前後所發表的機型特徵,不過畢竟這些測試數據可能還不是最終版本。

照片中提到了LENOVO INVALID、Geekbench 5 Score、39124,包含了屏幕截圖、屏幕截圖、線、字形、產品

▲聯想測試機的規格(圖片擷取自: GeekBench )

相較採用 MX450 的平台,縱使 MX550 的驅動可能還未完善,但仍有 15% 的效能提升,同時在 Geekbench OpenCL 測試項有著趨近 GTX 1650 Ti 與 RX 5600 XT 相近的表現;而 MX550 傳聞架構上是採用精簡版的 Ampere 架構,取消 Tensor Core 與 RT Core ,僅保留改良版的 Cuda 核心,故也不會支援即時光線追蹤與 DLSS 等進階功能,然而仍具備比 Turing 架構更好的效率,本質上有點類似 GTX 16 系列的做法。

▲效能約略比 MX450 提升 15% ,不過能否面對來勢洶洶新一代 iGPU 還是未知數(圖片擷取自: GeekBench )

MX550 是為了應付 AMD 即將在 Ryzen 6000 系列導入 RDNA 2 架構,以及 Intel 當前急起直追的 Iris Xe-LP 。雖然 MX 系列一向被玩家認為是有點雞肋的產品,不過畢竟記憶體獨立於系統記憶體之外,不會占用系統記憶體,同時 CUDA 架構亦可在特定的內容創作程式進行加速,仍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存在。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