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我們曾經測試過輕薄的K3以及65%配置的K6鍵盤,而這次Keychron把它們二合一了,做出65%尺寸68鍵的Keychron K7鍵盤。K7是針對極端需求的用戶而設計,要兼顧攜帶性、多平台連接、機械鍵盤手感的需求,過往鍵盤大多只能符合其中幾項,但K7透過緊縮尺寸、藍牙5.1以及熱插拔的機械軸,讓它能夠兼顧攜帶性與手感的平衡。另外K7也提供少見的黃色Banana軸,以及綠色Mint軸可供選擇,這次我們選擇了沒用過的Mint軸來試試看這把鍵盤好不好玩。
輕薄小巧而且好打是賣點
攜帶型鍵盤選擇非常多,但通常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難打。畢竟多數都是薄膜類型產品,甚至還有能捲著收納的鍵盤,自然無法對於手感有多少期待。K7的想法是盡可能縮減鍵盤厚度,並且將鍵盤配置與尺寸大幅緊縮,僅有68個按鍵的65%配置自然是較佳的選擇。厚度方面平均也僅有20mm,雖然不能說讓你輕鬆攜帶,但至少相較於過往笨重的鍵盤攜帶性提升不少。
此外,K7機械軸使用的是Gateron與光軸,都有紅軸、茶軸、青軸可選,不過光軸版本多了K7限定的Banana軸與Mint軸。Banana軸與Mint軸都是比茶軸按壓時,更早進入段落的軸種,特色是按壓感受強烈,過了段落回饋後則是順暢到底,能兼具清晰手感與安靜。而Banana軸與Mint軸之間差異則為觸發壓力的差別,Banana軸觸發壓力為約為57g,Mint軸則是67g,同品牌的紅軸、青軸、茶軸則分別為40g、48g、57g,可見新搭配的2款機械軸觸發壓力偏高。
▲包裝維持Keychron一貫黑色風格,裡面包含說明卡、替換鍵帽、拔鍵器、拔軸器、連接線。
▲K7為65%的68鍵配置,加上無框與薄型設計,外型更顯得俐落。
▲上方為Keychron K6,可以看到即便相同的按鍵配置,K7在體積上仍輕薄不少。
▲不只是厚度大幅縮減,扣掉邊框高度也縮間許多,外型也看起來更為俐落。
▲鍵盤出廠預設為macOS配置,另外可以更換成Windows替換鍵帽。
▲盒裝內有替換用的Windows鍵帽,另外燈效鍵也可以更換成橘色鍵帽。
▲鍵盤頂端有連接模式切換功能,並且可以在多種作業系統之間切換,從此處也能看出鍵盤厚度相當薄。
▲雖然是薄型鍵盤,但腳座仍給你可調整2種高度的結構。
▲連接介面維持USB Type-C介面,線材則是編織線材。
Mint光軸手感重 熱插拔多使用彈性
以經常使用青軸、茶軸的用戶來說,實際使用Mint軸第一印象是「打字很吃力」,由於觸發力道比起茶軸甚至青軸高出很多,因此需要更用力才能觸發,但對於偏好用力打字的用戶而言應該會覺得不錯。如果想要試試看這新手感,個人認為Banana軸可能會是比較容易適應的版本。
另一方面,Keychron不少鍵盤都支援熱插拔更換機械軸,K7也支援軸體更換,雖然說有助於機械軸損壞時自行更換。但機械軸動輒幾千萬次按壓次數,光軸則可達到1億次之多,在軸體壞掉之前,你可能會先用膩了這把鍵盤而換新。個人認為更換軸體的功能,較大的用途還是可以隨自己偏好來更換特定按鍵,像是把WASD鍵替換成更靈敏的軸體,或是將數字區更換成段落感強烈的青軸等。
▲K7雖然是攜帶為主的產品,但仍有白光或RGB背光版本可選,並可透過右上方的燈效鍵切換多種背光模式。
▲盒裝內有拔鍵器與拔軸器,左方為拆除鍵帽用的拔鍵器,右方則是拔除軸體的拔軸器。
▲取下鍵帽可以看到底下綠色的Mint光軸,此為熱插拔設計,可更換為偏好的軸體。
▲上下扣準就能卸下軸體,不過光軸有1億次敲擊壽命,要壞也有點難度。
▲底下可以看到接點與PCB,安裝時需要注意需搭配相容的軸體與方向才能正常使用。
兼具攜帶與手感的輕型機械鍵盤
雖然可能比不上一些可折疊的微型鍵盤,不過K7體積僅有307x97x20mm,外出塞在筆電包中相當方便。另外,電池容量為1550mAh,開啟背光可用38小時,關閉背光可用190小時,同時K7也能透過藍牙5.1切換3個裝置,並且支援Windows、Android、iOS、macOS等系統,在筆電、平板之間切換也很容易。不過畢竟是縮減F鍵的鍵盤,少了F鍵日常文書使用上仍有些不便,對我而言增加F鍵區的K3會更適合我一些。
整體而言,Keychron K7適合需要攜帶鍵盤外出,但又想擁有打字手感的用戶。體積小、重量僅385g是它的特色,同時也擁有5種機械軸可選擇,還有支援RGB燈效,不論攜帶或是擺放在辦公桌都不錯。RGB版本Keychron K7早鳥價格為2790元,建議售價為3190元。
▲同為65%配置,你喜歡哪款產品呢?
1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