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開啟日本大人系動畫、並將歐美世界觀注入日系動畫的星際牛仔 Cowboy Bebop 在 2017 年宣布將改編真人影集後,就相當受到日系動畫迷的關注,畢竟在 1998 年所推出的星際牛仔不僅在日本造成轟動,也同樣在歐美具備極高的評價,以詼諧與充滿黑色幽默的的章節故事,輔以日本知名音樂人菅野洋子以爵士樂為主的精緻配樂,造就一部足以冠上神作的動畫作品;而這部真人影集也在 11 月 19 日正式於 Netflix 上架,以下就是星際牛仔真人版的觀後心得,雖然在敘述上會盡可能不要有太完整的情節描述,但為了避免影響觀賞請斟酌閱讀。
星際牛仔於 11 月 19 日在 Netflix 獨家上映,由周約翰( John Cho )飾演史派克史比格,穆斯塔法沙基爾( Mustafa Shakir )飾演傑特布萊克( Jet Blcak ),丹妮艾拉皮內達( Daniella Pineda )飾演菲瓦倫坦( Faye Valentine ),艾力克斯哈塞爾( Alex Hassell )飾演威夏斯(Vicious),艾琳娜莎婷( Elena Satine )飾演茱莉亞(Julia)。
以 90 年代日本接受外來文化啟蒙的動畫版
在介紹劇情以前,筆者認為有必要從文化方面看待兩部作品,在 1998 年發行的星際牛仔可說是一波多折的作品,在當時動畫被視為販售周邊的重要宣傳管道的情況之下,偏向歐美單元劇取向、沒有巨大機器人或是多樣載具的星際牛仔原本被贊助商萬代否決,但最後反而被萬代旗下內容發行公司萬代影視接受,得以獲得製作與發行的機會,不過在首輪播放期間因為當時的電檢制度未能播畢,最後在第二輪推出時才得以完整播出。
星際牛仔勾勒的世界觀深受當時日本 90 年代對外來文化的影響,尤其是當時的電影文化建築星際牛仔世界觀的血肉; 90 年代是香港動作電影的黃金年代(到 2012 年金爆樂團甚至還推出一首名為「成龍很酷」的歌),同時也是美國西部片與警匪偵探片大量發行的時期,在星際牛仔的時空哩,隨處可見類似香港街頭的景色,同時片中的幫派「紅龍」更如港片中的黑幫一樣,但同時牛仔的賞金文化與硬派警匪片同樣也被加到世界觀內,同時還有些許的印地安神秘文化。
做為原著的星際牛仔動畫可說是一部實驗性的作品,若曾看過動畫版,就會發現 26 集當中有相當多天馬行空、甚至些許破劃角色個性的篇章,但一些眼尖的電影迷很快就看出那些篇章實際上是在致敬某些電影作品,可說是當初製作團隊的趣味,實際上與故事主線相關的章節不多,甚至許多集數都可視為完全獨立的情節,同時除了主角群以外的角色刻劃並不深刻,甚至是部分知曉主角過去的人物,也僅用幾個畫面呈現他們與主角群的關聯。
隨著 20 多年來物換星移以及內容呈現型態的不同,真人版的星際牛仔雖仍保留原本的香港與美國西部特色,星際牛仔真人影集的香港元素被弱化不少,而西部片與警匪片的氣氛增加許多,一方面也是顧慮到受眾並非純為動畫迷,同時也包括劇情的長度,布景搭建等等,星際牛仔真人影集最終選擇把世界觀進行取捨,成為一部更像是星際版科幻牛仔風格的戲劇。
為了推進劇情被加入複雜設定的人物
如先前提過,動畫版的星際牛仔對於主角群以外的人物刻劃並不多,不過星際牛仔真人影集卻幫主角群以及相關的人物添加許多的設定,筆者認為這部分算是有好有壞,畢竟原本的次要角色刻劃不足,也會造成觀眾難以更深入角色設定,但由於真人影集大量添加原本沒有的人物細節故事,也會使一些角色偏離原本帶給觀眾的感覺。
▲周約翰飾演的史派克少了點灑脫、多了些憂鬱
由周約翰扮演的史派克史比格不再是單純的史派克史比格,作為前紅龍組織成員的他有更多關於黑幫的刻劃與沉重的過去,雖然史派克史比格依舊嘴賤,但在真人影集當中,史派克更為了過去的事情而愁眉深鎖,少了點原本瀟灑自在的個性(縱使動畫裡多數的情況也是裝出來的),當然周約翰沒辦法如動畫裡那麼英挺瀟灑,不過該有的味道與痞子樣還算是可接受。
至於穆斯塔法沙基爾飾演的傑特布萊克算是主角群當中改變比較大的,至少從原本可能是白人或中南美洲的身分變成非洲系人種,此外可能為了強化作為畢波號成員當中照顧人的嚴父兼慈母角色,也給他了一個與前妻以及小孩分開的失婚者角色,而非原本的前警察光棍硬漢,傑特布萊克刀子口豆腐心的個性還有做為前警探的正義感仍不減。
▲丹妮艾拉皮內達飾演的菲努力尋找自己的過去
當時釋出丹妮艾拉皮內達扮演菲瓦倫坦劇照時引發不少爭議,畢竟與原本動畫的菲瓦倫坦相比,丹妮艾拉皮內達並不是纖瘦的爆乳、細腰美女,不過丹妮艾拉皮內達卻演出那個人前故作堅強,但更焦慮於失去過去記憶的剽悍美女,從冷凍冬眠中醒來的菲瓦倫坦失去以前的記憶,成為嗜錢如命與充滿謊言的賞金獵人,但當她知道有關她過去的線索時卻又顯露出對於了解自己過去的渴望,但雖如此,當面對同伴受難時,她也寧可把同伴放在第一位。
▲威夏斯少了霸氣,反而多了欺善怕惡的猥瑣樣貌
不過筆者對於艾力克斯哈塞爾扮演的威夏斯與艾琳娜莎婷飾演的茱莉亞的設定就比較有意見一些,原本在故事中對於兩位角色的刻劃相當零碎,只知道威夏斯曾是史派克最好的搭檔,同時也是利己主義的狂人,如今為愛反目,而神祕美女的茱莉亞出場不多,卻是推動史派克劇情主線的關鍵。
在真人影集當中,威夏斯雖同樣目中無人且自私,但比起動畫中的梟雄反而給人一種欺善怕惡的感覺,失去原本的霸氣劍客感,尤其先看完原音之後把聲軌切換到日文配音,由若本規夫霸氣的聲線搭配在猥瑣的威夏斯身上相當不搭;至於茱莉亞則從僅知道是前紅龍成員與威夏斯前女友,變成不得不嫁給威夏斯的女歌手,且不僅失去神秘感、個性有大幅的改變,雖同樣推動劇情主線,但卻也變成完全不同的茱莉亞,但到底差的多少還是建議自行觀看與比較。
▲許多角色在影集中被增添更複雜的故事藉此使故事連貫
另外與史派克過去相關的角色雖然登場,但有些則已經修改到與原本動畫有大幅的差異,例如從紅龍退出改開雜貨店的安娜,在真人影集則變成龍蛇混雜的安娜酒吧的老闆,原本宛如黑幫保守派的毛由微胖的華人男子變成白人女性,可愛的科基資料犬愛因的實驗犬身分則與在真人影集與另外不同的故事支線交錯。其它單集出場的角色的故事也有相當大幅度的變動或是改寫,不過還是安排了幾個彩蛋角色,例如賞金節目的雙人拍檔茱蒂與潘奇,與動畫中經常穿插在劇情的老人三人組等等。
將原著打散之後取其精華重塑的主線故事
雖然不少影評提到星際牛仔真人影集並未忠實呈現動畫的劇情,不過筆者得說將長達 26 集的科幻動畫翻拍成真人影集有相當大的難度,同時動畫容易呈現的世界觀與空戰難以藉由真人重現,除非把整部影集的場景盡數轉換成 CG 景,不過如此一來還不如整部動畫直接進行重製算了,但也不可否認改為真人拍攝後在世界的呈現少了些原本的味道。
也因為真人拍攝的困難以及 CG 的成本問題,原本故事中多次出現的史派克的飛艇劍魚 II 與菲的紅尾號少了許多登場的機會,甚至菲的紅尾後直到故事將完結才登場;不過劇組似乎為了使多數的拍攝場景呈現美國黑幫電影一般的氣氛,動用許多 60 年代到 70 年代的美國骨董車(雖然場景是紐西蘭架設)。
▲雖然穿插原作中的經典畫面,使用的場合卻略有不同
在預告中出現不少致敬動畫的名場景,不過實際觀看時則會發現編排的方式甚至出現的時機等等都不在原本的情節中,就連史派克、傑特與菲的相遇都不盡相同,不過許多經典故事情節仍在真人影集中獲得採用,同時也添加用以增加觀眾熟悉世界觀與人物個性的原創情節,如第一集一開始的部分就是原創,若依照動畫第一集(其實也是真人影集第一集後半段)的節奏,恐怕多數人看完會摸不著頭緒。
在大量重新編排後的星際牛仔真人版,從原本鬆散、跳躍性的劇情變得更為連貫且緊湊,也如筆者個人先前在人物介紹提到,被賦予更多設定的角色使這部真人版變成有著美式科幻戲劇色彩的影集,要說筆者對改編後的人物設定,筆者個人其實有些不滿但也感受到無奈,考慮到真人影集的受眾並非只有動漫迷,從實驗劇場變成劇情影集是無可厚非,否則原封不動把原本動畫內容翻拍真人版也不會是甚麼好事,只是筆者認為人物的設定大可不必這麼灑狗血。
▲可愛的資料犬愛因
而在調整劇情後,不僅故事的走向與原本大相逕庭,原本 4 人一犬的故事也變成 3 人一犬,無論是預告或是演員清單皆少了劇情中期加入的天才駭客艾德(不過已經有劇透提到狀況了),但真人影集卻預留了可能發展第二季的伏筆,意味著真人影集版本的星際牛仔已經是取動畫框架的改編,並設法作出與原作的區別,這點倒是比起攻殼機動隊真人版設法在前半段還原電影劇情(尤其是刻意釋出與 1995 年電影版幾乎相同運鏡的前 15 分鐘影片)、後半卻大量參雜其它情節來的高明。
菅野洋子的配樂絕對是賦予靈魂的關鍵
20 多年前,筆者會接觸星際牛仔就是因為出色的配樂,在那個沒有串流、市場上仍充斥奇怪發行商的 CD 的年代,在唱片行偶然買下當時貼著「笙美」發行的星際牛仔無版權 CD ,縱使當時還沒看過動畫,就已經被出色的音樂所吸引,而在星際牛仔之後,由菅野洋子負責的的狼雨、攻殼機動隊動畫版、超時空要塞 Plus 、超時空要塞 Frontier 、鋼彈 Turn A 、坂道上的阿波羅與恐怖殘響等原聲帶也同樣多元而出色。
對於筆者而言,驅使筆者能看完整部星際牛仔真人影集的關鍵之一,莫過於製作團隊找回已多年未參與動畫配樂的菅野洋子操刀,菅野洋子不僅延續原本星際牛仔的爵士為主的配樂,更在重新看過真人版的劇情後,僅使用原本約 10% 的配樂重新混音,將近 9 成的音樂則重新因應真人版製作,連片頭曲都找回菅野洋子召集的 SEATBELTS 重新演出。
在先前 Netflix 釋出的菅野洋子對配樂的採訪短片就提到,菅野洋子創作音樂的方式並非為角色塑造專屬的萬用主題曲,而是因應當下的氣氛甫以合適的配樂,從專輯曲目中即可看到除了真人版身為歌手的茱莉亞有專屬的曲目以外,所有的配樂都非為特定的角色所製作,在真人版有些音樂旋律雖然同樣熟悉,卻使用在完全不同的場景,但也沒有造成任何的違和感,顯見菅野洋子獨特的音樂世界觀是成就這部作品的重要關鍵。
除了動畫原聲帶以外,菅野洋子也在去年疫情嚴重之際,與 SEATBELTS 透過 YouTube 釋出四首星際牛仔的音樂作品,雖然這些歌曲並未盡數使用在真人影集,不過除了識別性的主題曲 Tank ! ",還有由山根麻以詮釋的動畫版片尾曲" Real Folk Blues ",都會另曾看過動畫版的粉絲起雞皮疙瘩,即便是 20 年前的歌曲,如今依舊動人。
不到慘遭真人化的惡評、但可視為二創致敬的真人影集
對於動漫迷而言,科幻與奇幻類經典作品改編真人作品往往會被冠上「慘遭真人化」的戲謔說法,不過這也是一種無奈,畢竟不受場景、物理效果的動畫或是漫畫作品一旦由真人飾演以及在真實環境拍攝,就很難呈現原本的氣氛;而且不用說到真人影集,就連漫畫、輕小說改編動畫往往都會因為集數限制或是故事還未完結卻得收尾不得不大幅修改,或是原本作品內容廣度不足只能畫蛇添足加入原創情節。
對筆者而言,星際牛仔真人影集在看過的真人翻拍作品當中還稱不上糟糕,但硬是把鬆散的短篇故事改寫成劇情連貫的劇集卻也充滿許多問題,尤其是為原本背景空白的人物強加為了推動劇情的設定,可說是讓筆者對許多角色在真人版的演出感到幻滅,雖然不是演員表演有問題,不過卻令筆者對於該角色從原本的喜愛轉化為厭惡。
對於曾看過星際牛仔動畫原著的鐵粉,勢必對於真人影集改編會有些意見,不過至少不會是一面倒的惡評,多少還是可看到真人影集的可去之處,不過筆者認為若未看過原作,可以考慮先看完真人影集再回過頭去看動畫作品,就會發現這部電視仍是 4:3 比例時代的作品在當時有多出色,然後再打開串流音樂服務,好好回味星際牛仔優異的配樂。
5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