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簡報王」和他們的產地Intel SIOM篇

2021.11.01 11:56AM

簡報歷史背景:PCI Express的出現,讓實作「標準化」的熱抽換界面更加容易,自然就有人把腦子動到伺服器的熱抽換擴充模組。

管理機架式伺服器最讓人感到討厭的地方,莫過於替換後方的板卡,不但要設法拉出伺服器機箱、打開上蓋、轉開豎卡(Riser Card)的螺絲、並冒著誤觸排線的風險,如要求「不停機」更是困難度倍增。既然如此,為何不乾脆將板卡模組化,從外部直接抽抽樂?

在2004年的秋季IDF(Intel Developer Forum),Intel公佈其主導的SIOM(Server I/O Module,伺服器I/O模組),以PCI Express為基礎,企圖統一紛亂的伺服器熱抽換模組規格,並降低成本,結束伺服器廠商各搞各的局面。

SIOM分為寬度不同的兩種尺寸,並支援SMBus(System Management Bus,系統管理匯流排)與IPMI(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智慧平台管理界面),定義了透過SMBus傳輸IPMI訊息的方式,可透過現有伺服器管理系統去控管SIOM裝置。

 

寬度

長度

高度

供電

電路板面積

對應PCIe頻寬

Singlewide

2.1公分

16.8公分

10.8公分

25W

26吋平方

(一塊)

x1

x2

x4

x8

Doublewide

4.3公分

50W

54吋平方

(二塊)

x1

x2

x4

x8

x16(2組x8)

照片中提到了PCI>、EXPRESS、PCI,包含了blackmagic強度專業版、Blackmagic Design Blackmagic Intensity Pro、產品設計、產品、線

照片中提到了PCI、PCI>、EXPRESS,包含了blackmagic強度專業版、Blackmagic Design Blackmagic Intensity Pro、Blackmagic設計、產品設計、產品

內部結構也相當單純,這倒是讓筆者回憶起,當年買來包住淫笑卡... 音效卡防電磁干擾影響音質的薄鐵片。

照片中提到了PCI、PCI>、EXPRESS,包含了blackmagic強度專業版、Blackmagic Design Blackmagic Intensity Pro、線、Blackmagic設計、字形

當然也需要鎖扣避免誤拔。

照片中提到了PCI>、EXPRESS、PCI,包含了blackmagic強度專業版、Blackmagic Design Blackmagic Intensity Pro、線、Blackmagic設計、字形

為了方便伺服器和機房管理者辨識SIOM的功能和內部PCIe寬度,SIOM有標準的標示貼紙格式,下面即可看出SATA控制卡與網路卡的差異。

照片中提到了Required Module、Label、Optional Module,包含了鞋子、產品設計、產品、設計、牌

每個SIOM插槽也有專屬的標示貼紙,最右邊的案例清楚的顯示,Doublewide的PCIe x16是由兩組PCIe x8所組成。

照片中提到了22mm Max、System、A BC 8 14/2/1/S,跟巴黎商學院有關,包含了圖、設計、產品設計、商標、產品

SIOM須具備熱抽換的指示燈號與切換按鍵,「低成本」更是SIOM制定者念茲在茲的重點。

照片中提到了PCI>、EXPRESS、PCI,包含了黑魔法強度專業版、Blackmagic Design Blackmagic Intensity Pro、線、圖、產品

散熱風流有兩個方向:「由內到外」或「由下到上」,視伺服器機構而定。

照片中提到了PCI>、EXPRESS、PCI,包含了blackmagic強度專業版、Blackmagic Design Blackmagic Intensity Pro、Blackmagic設計、產品設計、產品

照片中提到了PCI>、EXPRESS、PCI,包含了blackmagic強度專業版、Blackmagic Design Blackmagic Intensity Pro、線、工程、Blackmagic設計

除了作為外部I/O板卡,SIOM預留了用來連接內部儲存的延伸界面,可支援4埠SAS或SATA訊號。但為了維持散熱規範,一片SIOM背版僅能提供一組儲存延伸接頭,限制了應用彈性。

照片中提到了PCI>、EXPRESS、PCI,包含了黑魔法強度專業版、產品設計、產品、工程、設計

畢竟是PCI-SIG的「標準」,所以伺服器廠商、眾多網路與儲存板卡廠商、甚至連AMD和微軟也都共襄盛舉了。

照片中提到了PCI、PCI>、EXPRESS,跟Advanced Micro Devices公司、戴爾電腦有關,包含了惠普康柏、生命值、商標、字形、英特爾

不過問題來了,事隔超過十五年,請問各位科科有幸一親SIOM芳澤嗎?筆者也僅在2005年測試過Iwill(艾崴,把Adaptec SCSI晶片種在主機板上而出名的廠商,也帶頭做了8路AMD伺服器,後來被偉創力併購)的樣品,就從此沒有下文,默默的消失在世界的盡頭。

就筆者的個人觀點,很有可能SIOM因為規格定的太死,彈性太小,區區25W或50W供電量看似杯水車薪,儲存設備支援性太過兩光,導致乏人問津,就此無疾而終。

仔細想想,好像還真的有點可惜,否則今天可隨時抽抽樂淫笑卡.... 呃,音效卡,想想好像還蠻酷的,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