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日本的網友有一天幫長輩整理家裡,結果翻到一張明治時代發的証書,時間是明治20年4月20日(1887年)距今134年,原來是天花疫苗(牛痘)的接種証明。
NHK採訪到醫學史與醫療社會學教授香西豐子表示,當時政府規定所有的公民都必須接種,如果每隔一段時間接種幾次而且後沒什麼副作用醫生判定具有免疫力(善感)則會開立証明,如果被判定沒有很好的免疫力則為「不善感」,有可能會被叫去再打一針。在這張老舊發黃的紙上就有蓋著「不善感」的印章,証書苦主有可能「再來一隻」。
當時有為預防天花立法,在戶口名簿上要登記接種証明才能上學或是就業,通常打完後就不會被感染天花,和現在的新冠疫苗不太一樣。不過就算是有強制規定非打不可的情況下,根據衛生局的統計在明治時代也只有7~8成的人有接種,拒絕施打的約2成人口有可能是因為害怕或是經濟…等各種因素而未接種。這裡看更多。
1 則回應